逆势增长6.2%!大岭山GDP总量突破300亿,增速全市第三

南方+ 记者

2月2日,大岭山镇召开2020年工作总结暨2021年工作部署会议。大岭山镇委书记张拔海介绍,2020年,大岭山镇在取得疫情防控阶段性胜利的同时,经济发展实现稳中有进、进中向优,经济总量突破300亿元,增速位居全市第三。

image.png

张拔海表示,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大岭山砥砺实干,奋摘硕果的一年。过去一年,大岭山积极抢抓“三区”叠加、“南部临深片区”等重大发展机遇,团结带领全镇广大干部群众众志成城、迎难而上、砥砺实干,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取得了实为不易的工作成果。

image.png

2020年,大岭山镇累计投入疫情防控专项资金2568万元,全力保障医疗物资配备,成功阻断疫情蔓延传播,有力保障全市“菜篮子”正常供应,持续做好跨境司机、冷链物流等重点领域、场所的防控工作,有序推进重点人群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有效保护了广大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

紧抓疫情防控的同时,经济发展实现稳中有进、进中向优。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2.07亿元,增长6.2%,全市镇街中排名第3;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7.34亿元,排名第5,增长26.8%。此外,规上工业增加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村组两级经营纯收入等都实现大幅增长。

image.png

经济发展逆势迈上新台阶背后,是优质项目“用脚投票”所带来的强劲推动力。2020年,大岭山新引进9宗重大产业项目,协议投资总额133亿元;华为、捷讯等4个产业项目顺利完成土地摘牌,正式落户大岭山,协议投资总额163亿元;伟创力、海能一期等4个优质产业项目集中动工,协议投资总额31.5亿元。

image.png

与此同时,大岭山经济增长中的“科技含量”也不断提升。2020年,“紫外线LED光固化处理技术”“水溶性树脂”等新技术、新材料实现转化应用,家具产业链不断向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发展。目前,大岭山全镇共有高新企业153家,自建研发机构规上工业企业172家;共有省级重点实验室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4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家,并新增1个省级博士工作站。

image.png

与快速提升的经济实力同步,大岭山城市品质也进一步优化。2020年,轨道交通1号线大岭山东站主体结构顺利封顶,大岭山广场亮景提质和31个街头小升级改造完成。大岭山还铁腕治理各类违法建筑143万平方米,累计新建污水管网239公里,6个水质考核断面实现达标,全镇23条内河涌基本消除黑臭,17条内河涌水质达V类水及以上。

image.png

民生事业的改善是民众幸福感最直接的来源。2020年,大岭山教育扩容提质、品质交通千日攻坚和脱贫攻坚取得重大进展,医疗卫生体系和社会保障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持续提升,创新“1+17”大综管治理模式,社会治安和公共安全基础不断夯实。

会议指出,2021年是我国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开官之年,也是大岭山镇向着高质量发展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要充分发挥大岭山在区位、产业基础、生态资源等方面优势,牢牢把握“三区”叠加、“南部临深片区”“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等重大机遇,推动更高层次改革开放。

image.png

新的一年,大岭山将坚定不移地走好城市品质提升、科学创新引领、产业体系升级、深化改革开放、创新基层治理、保障改善民生“六步棋”,举全镇之力支持推进松山湖科学城建设,扭住南部九镇发展趋势,高水平对接和融入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进一步拓展与湾区一流城市全方位合作,打造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高品质现代化城镇。

【记者】陈启亮

图片来源文明大岭山

编辑 冯文美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