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登上《新闻联播》!2020年汕尾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还有哪些亮点?

南方+ 记者

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

2020年,是被历史铭记的一年。这一年,汕尾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主动担当作为,积极履职尽责,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奋战三大行动、奋进靓丽明珠”注入了强大精神力量。

坚定不移举旗帜

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新征程需要新力量。一年来,汕尾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头等大事和首要政治任务。

举办海陆丰红色智库研讨会。

举办海陆丰红色智库研讨会。

一场场思想洗礼让学习走深走实。汕尾高标准筹办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11次,全市党员人手一本《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发动19.6万名群众注册“学习强国”开展线上学习,

一次次基层宣讲让学习入脑入心。大榕树下、田间地头、渔船码头到处都有宣讲员的身影,1300余场次宣讲活动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更多“寻常百姓家”。

一个个专家智库让学习凝心聚力。建立“海陆丰红色智库”、举办海陆丰红色智库研讨会、开展“奋战三大行动、奋进靓丽明珠——汕尾高质量发展大讲堂”活动、开设《湾区乡贤献智访谈》电视栏目,汇聚各方智慧为汕尾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在交流讨论中碰撞思维火花。

勇于担当战疫情

疫情期间,汕尾市宣传文化系统尽锐出战、精准发力,加强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及时回应社会关切,为打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振信心、凝聚人心。

组织策划“战‘疫’快、早、实”“小城市有大担当”等主题宣传报道活动。

组织策划“战‘疫’快、早、实”“小城市有大担当”等主题宣传报道活动。

一篇篇消息传递着权威声音,一帧帧影像记录下逆行者的最美身影,一个个故事激发着战“疫”的必胜信心……汕尾组织策划“战‘疫’快、早、实”“小城市有大担当”等主题宣传报道活动,在央媒省媒刊播了1200多篇报道;建立新闻发布常态化机制,运用宣传画、拍手歌、大喇叭、“土味”快板等宣传载体和宣传形式,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做好防疫知识宣传解读。汕尾广播电视台还开设了《战“疫”督查》栏目,92期节目曝光了183个疫情防控、复工复产、返校复学、网格化管理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有力推进“双统筹”工作。

讲好故事展形象

汕尾突围,成就瞩目。

这一年,中央媒体高度关注汕尾。央视《新闻联播》播出汕尾新闻3次,央媒刊发刊播汕尾新闻110余篇。

这一年,省级媒体纷纷聚焦汕尾。南方日报头版、重要版面10次聚焦汕尾,广东广播电视台推出的《飞越广东•汕尾篇》获颁收视传播奖,创《飞越广东》最高收视率。

央视《新闻联播》播出汕尾新闻3次。

央视《新闻联播》播出汕尾新闻3次。

这一年,市级媒体坚持用新闻的力量推动工作。汕尾广播电视台开设《新闻聚焦》栏目,推动各地各部门狠抓工作落实,并实现了高清频道开播和节目全新改版,与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汕尾日报社新媒体发布信息2.4万多条,并与深圳报业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这一年,网络宣传亮点频现。建立“2+13”网络宣传矩阵,发布信息1万多条次;举办“脱贫奔康•粤来粤好”——扶贫助农公益活动,吸引近800万人在线观看,带动农产品销售金额超2330万元;举办“山盟海誓 我爱汕尾——520大爱汕尾城市幸福日”网络主题宣传活动,收获阅读量超2400万。

岁末年初,人民日报、南方日报、广州日报等30多家媒体平台聚焦汕尾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发稿300篇以上,总阅读量突破一千万。浓墨重彩的新闻宣传、社会宣传、对外宣传、理论宣传、文艺宣传,向全国人民展示了汕尾从“后进”到“先进”的奋进姿态和突围精神,让360万汕尾人为之自豪、为之振奋。  

文明新风进万家

文明花开结硕果,同心掬得满庭芳。汕尾跻身广东省文明城市行列,陆河县荣获“广东省县级文明城市”称号,新增市气象局等2个全国文明单位和南方电网广东汕尾供电局等8个广东省文明单位,复查保留6个全国文明单位和20个广东省文明单位,市城区新港街道海滨社区获评“全国先进单位”,东涌镇碧桂园社区获评“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陆丰市陂洋镇龙潭村被评为第六届全国文明村镇,陆河县螺洞村、高塘村、河北村被评为第六届全国文明村镇,红海湾经济开发区文明村创建达标率为100%。

大力推进移风易俗。

大力推进移风易俗。

爱心食堂、农村文化礼堂、村史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丰富多彩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如星火燎原般铺开。汕尾还在全国率先设立了51个镇(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中心机构,统筹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文化礼堂+村史馆”融合发展,积极探索“基金会+志愿平台+实践评议”新时代文明实践汕尾路径。

移风易俗蔚然成风。汕尾以“把群众的人情负担减下去、把社会的文明风尚树起来”为目标,牢牢牵住限额标准细化量化、党员干部示范引领两个“牛鼻子”,有力有序推动671个村(社区)除陋习、树新风。

善美之城加速崛起。汕尾积极打造“善文化”内核和标识,开展2020年“走进汕尾 发现善美”——善美好人推荐评议活动,选树草根典型,弘扬社会正能量。1人获评第六届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工作者,3人获评“广东好人”,新增广东“新时代好少年”、广东“最美教师”和广东“最美志愿者”各2名。

文化强市迈大步

这一年,汕尾提出做好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兴业三篇文章,加快推进文化强市建设。

白字戏《彭湃之母》。

白字戏《彭湃之母》。

作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020年,汕尾成功创建了“广东省戏剧之乡”品牌,成为全省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地级市,制定了《汕尾市稀有剧种传承保护办法》,促进稀有剧种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音乐《爱在蓝天下》、皮影戏《女子粉枪队》、正字戏《黄厝寮》等一批优秀文艺作品新鲜“出炉”,白字戏《彭湃之母》入选广东省艺术节大型舞台艺术作品终评演出作品。

举办广东(汕尾)第二届红色文化旅游系列活动。

举办广东(汕尾)第二届红色文化旅游系列活动。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汕尾多次邀请专家学者、全国各地旅行社代表参加文旅融合发展座谈会,探讨汕尾文旅融合发展新思路。汕尾市文广旅体局赴重庆、成都举办文旅专场推介会,吸引千人旅行团、百家旅行社到汕尾拥抱“诗和远方”。此外,汕尾还成功举办了广东(汕尾)第二届红色文化旅游系列活动,推出了3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以及晨洲村、温厝村、北中村等新一批“网红村”。

【记者】陈欣欣 南小渭 

编辑 莫凡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