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地铁2号线二期6站点设在西樵,岭南名镇进军“轨道上的大湾区”

南方+ 记者

岭南名镇即将融入“轨道上的大湾区”。日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官网上发布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佛山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二期建设规划(2021-2026年)的批复》。根据批复,佛山地铁二号线二期(以下简称“2号线二期”)在南海区西樵镇辖区内计划设有西樵客运站、樵丹路、西樵山、西樵、官太路、平沙岛6个站点。 

届时,西樵将正式步入佛山市中心到南海西部“半小时生活圈”和广佛都市圈“一小时生活圈”,推动文旅、产业、城市、民生发展更好融入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格局。

西樵将融入“轨道上的大湾区”。通讯员供图

6站点计划设在西樵

将融入广佛“一小时生活圈”

佛山地铁2号线二期是佛山市西南部的快速轨道交通线,是衔接佛山西南地区与中心城区和其他片区间联系的重要纽带,串联了高明、西樵、南庄等功能组团,加强了组团间、组团与主城区的交通联系。

线路起始于高明区西安站,终止于南庄站,全长23.5公里,其中地下线12.7公里,高架线10.8公里;设10座车站,其中地下5座,高架5座;设置停车场一处;最高设计速度100公里/小时,系统制式采用6辆编组B型车系统。

2号线二期10座车站中,有6个车站途经西樵的新城区、听音湖片区、平沙岛、重点产业片区,无缝对接西樵客运枢纽站、把西樵中心城区、核心旅游区域和重点产业发展片区串联起来。

佛山地铁2号线二期将有6个站点设在西樵。通讯员供图

随着地铁2号线二期的延伸,西樵镇将全面拥抱轨道时代,进一步缩短西樵镇到佛山市禅桂中心、广州市中心的时间,全面融入广佛都市圈“一小时生活圈”。不仅如此,佛山市中心到南海西部的“一小时生活圈”还将缩减成为“半小时生活圈”。

西樵镇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此机遇下,西樵将充分发挥轨道交通对城市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大力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进一步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更好服务群众出行,更好融入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格局中,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高品质岭南文旅小镇,促进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为南海区建设创新发展引领区、城乡融合示范区、广佛同城先行区、人文生态宜居区,佛山市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极点城市、全省地级市高质量发展领头羊和面向全球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贡献西樵力量。

扩大文旅影响“半径”

发展全域旅游延伸产业链条

2号线二期途经西樵的6个站点中,备受游客瞩目的非平沙岛站和西樵山站莫属。

上述负责人介绍,届时凭借轨道交通的便利,粤港澳大湾区范围内的市民游客到西樵山感受五百年理学名山的风采,到听音湖片区感受“夜经济”魅力,到松塘、简村等历史文化名村寻踪探幽,都将更为便捷;平沙岛站还将成为佛山地铁中首个建于小岛上的地铁站。

目前,西樵不断深化“文化+旅游+体育+会展+演艺+乡村振兴+生态公园”融合发展,拓宽文旅产业形态,建设成为引领佛山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极点镇,做好准备迎接轨道交通建设新机遇。

听音湖片区周边文旅商业配套设施不断完善,听音湖获评“佛山首批夜游地”。片区内文旅会展新业态正在形成:以樵山文化中心为载体,西樵会展产业和会议经济新业态持续升温。飞鸿馆岭南功夫文化体验馆正式开馆,有为馆正式动工建设。听音湖美食集聚街区、樵顺嘉宝酒店、云影琼楼及白云楼升级改造等项目加快建设。佛山千古情项目主建筑封顶,园区中轴线显现。

西樵镇听音湖片区。通讯员供图

迎接产业发展机遇

优化产业布局吸引人才落地

近年来,西樵镇科学规划镇域产业布局,规划了五大主题产业片区(共约14115亩)。而2号线二期正途经其中的山北片区、听音湖拓展区、西江片区,面积约达9000亩。

其中,山北片区总面积约2034亩,以通用设备制造业、汽车配件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新材料等为产业主体,打造为“新材料+智能装备制造社区”。

临近该片区的华南国际轻纺城项目计划在今年年底整体封顶,将以西樵轻纺产业为核心,融合总部经济、贸易会展、新零售、电子商务、智慧制造、现代流通等服务为一体,建设线上线下联动发展的轻纺全产业链智能化综合平台。

而在西樵山站附近的听音湖拓展区则主要引进一批文化、旅游、商业等特色项目,成为“文化+旅游+产业”的产业集聚区,以现代商贸促进片区经济蓬勃发展。

据了解,官太路站所在的西江片区计划以计算机、通信设备制造及通信服务为方向,打造成为“工业互联网产业社区+IT数据产业园”。目前,该片区内已引入多个项目。其中,计划总投资达110亿元、预计年产值可达百亿元的腾龙湾区数据中心项目就落户在该片区,项目已正式动工建设。

此外,西樵客运站站点所处的西樵镇新城区已形成商贸、居住、学校、医疗的健全配套,人居氛围浓厚,西樵第二小学、西樵高级中学、樵北中学、新城区幼儿园、南海区第四人民医院等民生项目已在此生根,周边有樵高路、樵金路、龙湾大桥、西樵大桥、新城区三纵三横路网(一期)等重点交通路网。

据介绍,未来,西樵新城区将作为城市的主体功能区,与以文化和旅游发展为主的听音湖片区形成功能错位,定位发展商贸、居住、办公、金融和新的产业形态。

西樵新城区。通讯员供图

构筑立体交通体系

完善交通路网实现外联内通

城市发展,交通先行。除了新近公布的地铁线路规划,近年来,西樵镇交通迎来新一轮大发展,镇内外交通路网不断优化。这包括了:全力配合落实一环西拓、季华西路延长线、广明高速金白立交、佛山市龙翔大桥及引道工程建设以及佛山地铁二号线二期前期研究工作,新城区三纵三横道路一期、猫儿闸二桥重建工程和百西大地桥改造完工通车。

轨道交通的发展,将有利于进一步推动西樵构筑立体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实现外联内通。据介绍,下阶段,西樵镇还将做好重大交通设施规划衔接,争取同步实施樵高路听音湖主线下穿隧道、崇民路樵金路交叉口改造工程以及平沙公铁两用桥梁纳入地铁建设工程,配合广湛高铁项目前期手续完善工作。进一步衔接市、区轨道规划和交通规划中涉及西樵镇的线网方案。

西樵也紧抓南海交通大会战“六纵六横”快速干线建设契机,协同开展樵金路-樵江路、樵丹路-樵高路提升改造工程建设,推进官太路二期及太平景隆片区道路改造提升。提速建设樵江路(西樵段)道路拓宽改造工程、新城区“三纵三横”二期工程、河岗大道及沿线拓宽提升工程、碧霞一路西延线、上金瓯片区道路改造等项目。

【南方日报记者】卢浩能

【通讯员】 关蕴琪

编辑 朱苏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