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熟茶冲泡方法

茶行天下
+ 订阅

熟茶冲泡,看似简单,其实还是挺复杂的。特别对于新手,最大的难题就是,泡出来的茶汤浓到酱油一样。一杯真正好的熟茶茶汤,呈现出来的汤色应该是,透亮的酒红色,在光下如玛瑙般晶莹剔透。今天和大家分享个人冲泡熟茶心得。

一、熟茶冲泡,首选紫砂壶

很多人喜欢用盖碗、还是瓷盖碗,瓷盖碗上了一层透明釉,透气性差,不利于熟茶茶味发挥。

且盖碗口比较大,水注入碗里很快散热,茶叶还没舒展开来,水温已经下降了,茶叶溶解内含物,难以充分发挥出来。之所以建议要推荐紫砂壶冲泡熟茶,首先紫砂不上釉,有气孔透气好,盖密封好,保温时间久及热量保持久,这样一来,容易把茶叶里的物质释放出来。

紫砂壶好像天生就是为熟普洱而生的,它的自身特质刚好满足熟普要求。 嘴小、盖严实、可有效保持水温,使温度不宜散;由于没有上釉,紫砂本身有气孔,其吸附性较好,能吸附热茶的渥堆味、杂味,能让普洱熟茶更好展现它的优点,醇正顺滑。

二、普洱熟茶最关键还是“醒茶”

醒茶是冲泡熟茶之前,必做的功课之一。熟茶经过渥堆发酵,会产生堆味、杂味,还有在长期仓储的过程中,还会有仓味、闷味,所以,不管是新的、老的熟茶,在冲泡之前都必须醒茶。

什么是干醒?什么是湿醒?

1. 干醒就是,把饼茶撬开后,装入醒茶罐(建议用云南建水陶)、牛气纸袋,最好是在天气比较干燥的情况下撬开,放在阳台或院子里,半小时左右,或者十几分钟也可以,然后密封后再放置一周左右时间即可。就是把堆味、仓味散发掉,这样茶汤口感也可更加黏稠、顺滑。

稍微注意一下,干醒袋及罐不要装太满,让内部留有空间,使得茶叶更能充分接触空气,对了,要避免接触光线、及异味,不能受潮。

2. 湿醒普洱,首先温壶,加热壶的温度,再把茶投入壶里,注入沸腾开水,盖好盖再观音沐浴,稍稍闷5秒,让块状熟茶能够得到充分润浸,头水醒茶汤直接倒掉。

三、投茶量决定口感及汤色

很多时候,经常会有朋友问我:“孔老师,为什么我泡的茶汤像酱油一样浓黑,还苦涩?”投茶也有讲究的,量少,没味寡淡。

一般来说,茶与水的比例是:100ML的水比7克茶,当然,关键还是看人投茶,有些人喜浓茶,有些人喜稍微淡一点;有些茶内含物质比较丰富,就少投点,出汤快一点,还有一些朋友的壶嘴出汤水路比较细慢,建议投茶少一点。千变万化,需要大家自己摸索,在冲泡过程中留意。同一把壶,不同时间使用,寻找最佳投茶量。

(温馨提示:一饼撬开一定会有茶沫,建议投茶时按照7:2-3比例投茶,以块为主,再以散及沫作补充,这样才能保证一饼茶喝到最后,口感稳定,并且不会出现酱油色。)

四、水温控制

大家应该都知道,熟茶特别是老熟茶,必须要沸腾的水冲泡,才能达到最佳。

例如:有一定年份的老熟茶,或者原料比较粗的茶,冲泡时内含物质溶出比较慢,所以需要沸腾的水,出汤可稍微慢一点。如果是“宫廷普洱”,出汤要快。关键烧水壶最起码是陶壶,铁壶更好,保温性能好,每次烧水刚好两冲的量。不锈钢烧水壶,散热快,水温不够,茶香气出不来。

新的熟茶,水温可95度,可避免各种杂味;老熟普必须沸腾水,还要慢出汤。这些需要不断练习、摸索。

五、出汤时间很关键

冲泡熟普时出现酱油色,一是投茶量大;二有可能茶本身质量问题;三是出汤时间没掌握好。一般来说,前面几水,掌握在5秒时间左右,不易闷泡过久。

云南普洱茶的内含物质很丰富,很饱满,如果出汤时间久,茶叶中茶多酚、芳香物质等会过度氧化,导致颜色偏暗、香味和滋味都不好。冲泡至中间时,闷20秒再出汤,后面可闷1分钟再出汤,尽量平衡每一泡的浓度。

每一次出汤一定要沥干茶汤,不要留根。如果中间有间断,再冲时的第一次出汤也是要快。

每日一茶,当做修行。在冲泡的过程中,也是历练自己。

【作者】孔源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