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英国《每日邮报》近期报道,英国国家统计局最近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在16岁至24岁的英国青少年人群中,吸毒者的比例已经从当初的1.3%增加到5.3%,增长幅度超过了3倍。
令人担忧的情况还不止于此。另据英国媒体The Tab报道,在去年12月份发起的针对英国14所高校的一项抽样调查中,在多达1.6万名受访学生里,有55%的受访者认为,尽管英国的疫情形势不容乐观,但毒品泛滥的状况却并没有因此而得到遏制。
在那些承认了自己曾在疫情期间吸食过毒品的英国学生之中,占比最高者选择了大麻,这部分人群的比例高达44%。其次是可卡因,占比高达12.5%。再者是一氧化二氮(即所谓的“笑气”)和氯胺酮,占比分别高达12.1%和11.7%。
研究人员在调查过程中发现,许多英国学生是因为疫情期间被约翰逊政府的“禁足令”限制在家,实在感到“闲极无聊”才沾上了毒品了,这部分人群的占比高达44%。其次是以“放松或替代疗法”为由的吸毒者,他们占比高达37.5%。还有一部分人是觉得“自己压力太大”才吸的毒,这些人的占比高达17%。
与英国“90后”的吸毒率飙升这一问题同样值得关注的,还有英国青少年对毒品种类的选择问题。英国皇家精神病学会成瘾问题研究专家艾米丽·芬奇表示,英国青少年越来越倾向于尝试那些“劲大”的毒品,比如可卡因。虽然抽大麻者众,但这种软毒品在年轻的瘾君子圈子里头并不是“潮流”,甚至就连海洛因也过时了。可卡因仅需更少的剂量就能达到同样甚至更强的效果,因此自然更受英国青少年的追捧。
即便不考虑这些90后的瘾君子群体,英国的毒品泛滥问题本身也已经非常严重了。《每日邮报》指出,在过去10年多来,英国40岁以上的阿片类药物成瘾者人数足足翻了3倍。在2006年,需要因此而接受戒毒治疗的英国中年人仅有2.5万人,而到了2018年,这一数字已经增长到了7.5万人。
据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统计数据,截至今年1月末,英国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累计已超过377万例,死亡病例突破10万例。时至今日,英国仍然是欧洲疫情最为严重的国家。由于约翰逊政府此前订购了新冠疫苗遭到了欧盟方面的“截胡”,因此疫苗供应紧张的局面恐怕还得持续上一阵子,这对于眼下的英国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老的没个样,小的不学好,汹汹疫情又难以遏制,所有这些负面因素叠加起来,给本就不堪重负的英国医疗保健系统补上了“致命的一刀”。遏制疫情还能靠疫苗,可英国青少年的吸毒率却没法通过灵丹妙药降下来。对于英国而言,新冠疫情是眼前疮,吸毒少年是心中病,哪一个应对不好都有可能会给英国造成致命后果。然而问题在于,约翰逊又有能力处理好这其中的哪个问题呢?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