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17日,数据宝与中国基金报联合发布《中国内地城市上市公司总市值排行榜(2020)》、《2020年新一线城市上市公司总市值排行榜》等榜单,深广佛跻身中国内地城市上市公司总市值排行榜前十。
据悉,本次数据统计范围包括全部A股,以及主营业务在内地的港股和美股,对于有些注册在百慕大等地的红筹股,则主要选择内地总部所在城市。
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内地上市公司总市值高达116万亿元,较2019年底增长了约29万亿元,增速达33%。
其中,共有17个城市的总市值越过1万亿元门槛;“北深沪杭广”稳居前五,五强格局稳定;新一线城市经济活力迸发,市值涨幅明显;二三线城市也不乏“黑马”企业。
在上市公司总市值排行中,广东哪些城市表现最为抢眼?一起来看看。
01.深圳
深圳456家上市公司2020年底总市值达到163597亿元,继蝉联榜首的北京(271790亿元)之后,排名第二。
从小渔村崛起为全国资本市场重镇,深圳目前形成了以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区域性股权市场为体系的多层次资本市场。
深圳拥有25家千亿市值公司,仅次于北京49家,领先上海1家。
其中,除了互联网巨头腾讯及腾讯音乐外,还有立讯精密、思摩尔国际、工业富联、比亚迪、中兴通讯、传音控股等重量级企业,多集中在电子、信息技术、金融地产、电子通信、保险银行等领域。
民营企业的快速成长,对深圳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若是剔除2020年央企市值的数据,深圳上市公司总市值为15.22万亿元,而北京为12.03万亿元。这意味着不计算央企,深圳排名反超北京,蝉联第一,且遥遥领先于第三名上海(11.18万亿元)、第四名杭州(7.72万亿元)。
此外,在内地城市科技公司总市值排行榜中,深圳以106399.95亿元夺冠, 同比增长68.96%。
02.广州
各榜单排行中,广州似乎与“第五名”结缘。
在内地城市上市公司总市值排行榜中,广州2020年底总市值达到32807亿元,排名第五,不仅与第四名杭州差距拉大,还被坐拥贵州茅台的仁怀市紧追不舍。
广州总市值同比增加1.02万亿,增量排名第五,约为第一名上海的1/4。
在剔除央企的万亿市值城市排行榜中,广州以2.92万亿元居于第五,但不及第四名杭州的一半。
在科技公司总市值排行中,广州以15052.97亿元位居第五;同比增幅为114.11%,继宁德(271.86%)、无锡(169.28%)、长沙(158.29%)、上海(144.98%)之后,排行第五。
受疫情影响,与深圳相较之下,广州的“成绩单”显得差强人意。
2020年上半年,广州完成地区生产总值(GDP)10968.29亿元,同比下降了2.7%,一度被重庆(11209.83亿元)超越。
在2020年前三季度中国城市(大陆)GDP前50强中,广州已经跌出前四强,与重庆GDP有着231.24亿元的差距,艰难地挤进前五。
03.佛山
佛山2020年底上市公司总市值超过2万亿元大关,位居全国第七,超过两个重庆、五个郑州、六个沈阳,成为打败大部分二线城市的“黑马”。
此外,在2020年新一线城市上市公司总市值排行榜中排名第二的,既不是南京、武汉、成都等省会城市,也不是苏州、宁波、青岛等经济重镇,而是新一线城市“新秀”——佛山,仅次于杭州。
早在2017年底,佛山首次以9700亿元,接近万亿元市值晋升中国城市上市公司市值前十强,三年后,市值成功增长了一倍。
据统计,佛山上市公司数量达到56家, 数量位居全国第十七位;有4家千亿市值上市公司,分别为美的集团、海天味业、碧桂园、碧桂园服务。
其中美的集团和海天味业市值均超过6000亿元,两家企业合计市值总额超过佛山去年年末上市公司总市值的60%。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宅经济”发展,佛山泛家居行业的企业紧握机遇,实现营收和利润双上涨。
美的集团和海天味业去年股价持续走高,市值分别同比增长了70%和124.8%;小家电企业的市值也一路高歌,代表企业新宝股份和小熊电器市值分别增至349.29亿元和176.83亿元。
04.莞珠惠
在新一线城市中,东莞的表现也值得关注:以3706亿元的年末总市值排名位于全国第13,59.32亿元的涨幅在广东省内属第一。
“世界工厂”落地中国的第一站便是广东东莞。
制造业基础好的东莞成为不少深圳企业转移的首选,目前东莞拥有华为、大疆等大咖级别企业的驻扎,民营经济约占全市GDP50%。
在二三线城市上市公司总市值排名中,珠海和惠州分别位列第10、18位。
格力电器成为领跑珠海资本市场的明星企业,在最新中国上市公司市值500强中排名第43。
惠州亦是深圳发展的“僚机”之一。
以深莞惠大都市区为主中心,深圳协同东莞、惠州,共同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电子信息、人工智能等世界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与周边城市构建半小时交通圈。
上市公司作为市场经济的“晴雨表”,其数量多寡、规模大小、竞争力,反映了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每座城市都铆足干劲、逆势突围,不断改革创新、营造良好的市场经营环境,孕育上市公司成为城市资本市场的中坚力量!
END
编辑:享 耳
数据:数据宝 中国基金报
文中所用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