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组团、私人订制……嘉外课程立足“升学”与“素质”结合

教育莞家
+ 订阅

东莞教育频道头图

课程组团、私人订制……嘉外课程立足“升学”与“素质”结合 

1月27日,南方+以“大揭秘!东莞首所民办未来学校空间设计惹人注目”为题(戳蓝色字查看详细报道),报道了东莞市嘉荣外国语(下称“嘉外”)的空间规划,揭秘其空间赋能教育的深意。

报道推出引发多方关注,以“东莞首家民办未来学校”为办学定位的嘉外,依托空间呈现创新性未来学校气质,不仅有料且充满想象力。

学校校门。

学校校门。

如果空间是一所学校的躯体,课程则是填充其中重要的内核,正如学校对校园环境的描述“我想给你的校园,要足够美,但,绝不止于美”,围绕课程校方指出“我想给你的课程,要足够丰富,但,绝不止于丰富”。今天南方+继续为大家揭秘,看嘉外在小班制、跨学科、课程组团中,如何实现学业成绩与综合素养的结合。

校园一隅。

校园一隅。

课程成为未来教育竞争的重要“赛道”

课程是学校教育价值的基本载体,什么是未来教育,未来教育应该配置什么样的课程?这个问题在东莞教育圈并不陌生,2019年3月,随着东莞市政府与中国教科院签署《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东莞市人民政府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松山湖成为中国教科院在国内首个未来教育实验区,标志着未来教育在东莞正式启动。

随后在4月份,“未来课程”研讨在东莞落地,并同步推出全市中小学未来课程设计大赛。未来课程研发工作成为东莞开启未来学校建设系列工作的第一切入点。

“举办‘未来课程’设计大赛就是鼓励大家运用新理念、新思路、新技术,面向未来推动课程改革与创新,更好地培养适应未来社会的创新人才。”东莞市教育局副局长王健如是阐述活动的意义,“未来课程”建设需要全市学校共同参与,“未来课程”成果也是全市学校的共同财富。

发展面向未来的教育,培养适应未来的人,而未来的教育充满无限可能。事实上,不管是围绕未来教育展开的课程研讨,还是现阶段各学校对于培养人的不断探索与创新,课程皆成为高频词,也将成为今后学校竞争的重要“赛道”。

学校外围。

学校外围。

围绕品牌学校建设,目前东莞先后认定了第一、第二批共60所品牌学校,聚焦学校办学理念、特色,凝聚学校办学品牌,课程成为其中的一大亮点。

以第一批品牌学校为例,东莞外国语学校秉持“博雅立人”办学理念,学校用十二年制课程体系实现“立人”目标——以国家课程为主体,以校本特色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为两翼、必修和选修相结合的特色课程体系;围绕教学改革与创新,松山湖实验中学采用“走班制”“导师制”相结合的教学机制,实施“创造教育”课程体系,开设了涵盖人文、科学、健康、交往、多素养融合的180多门校本选修课。

立足未来办教育,未来学校需要有不一样的空间实体,更需要异于传统的教育理念。对于课程的设计,嘉外提出“绝不一味耗费你的时间与体力来换取学业成绩,我想要给你的,是用高效课堂超标准完成国家课程的同时,让你依然学有余力,能够在我为你提供的100多门选修课程之中,挖掘兴趣,发挥特长”。

而“学业成绩与综合素养,你都会拥有”的课程价值追求,无疑正中当下社会与家长痛点。从这个意义上说,平衡“升学率”与“素质教育”,实现两者的完美结合,这样的课程理念有诚意、接地气,同样也值得期待。

音乐教室。

音乐教室。

提供100多项选修课,实现课程“私人定制”

不然看出,课程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随着城市提质与人口的不断叠新,公众对于优质教育的需求与期待愈发明显,而对于部分追求高品质教育的家长而言,通过学校表象看育人内涵,也将成为择校的必然趋势。

于传统头部学校,课程改革与创新会成为学校的重要抓手;而之于市场竞争趋于白热化的东莞高端民办教育而言,课程的高下也将成为学校的主要竞争力,不断强化特色与优势。

超宽走廊学习街。

超宽走廊学习街。

围绕“升学”与“素质”,嘉外提出课程“要足够丰富,但,绝不止于丰富”。根据学校介绍,以小班化教学,未来学校将打造四大深度学习中心——中国文化体验中心、阅读与影视戏剧研究中心、“英语+”学习中心、STEAM科创中心。从而构建从小学至高中的12年链式化学习模式,学生在国学、阅读、外语、科创等多领域得以深耕。

阅览室。

阅览室。

继1月26日学校官微发声《你好!我是嘉外》之后,1月28日学校再以《十问十答,您想了解的嘉外都在这里》,进一步阐述学校。将课程理念转化为落地实践,嘉外课程共分为:国家课程、选修课程、特色课程、活动课程四大模块。

其中,国家课程校本化,对国家要求开设的课程,结合“六大特质”“八大能力”的培养目标,进行校本化延伸与拓展;

选修课程超市化,根据学生的兴趣差异性和个性发展,提供轮滑、高尔夫、击剑、钢琴、小提琴等100多项选修课程供学生选择;根据学生需求另设“私人定制”课程;

特色课程链式化,四大深度学习中心,研发部署独一无二的项目式深度学习课程,突出跨学科、国际视野、高阶性、创造性,关涉科学精神、人文情怀、语言素质、实践能力,12年链式化培养适应未来社会的“未来人”;

活动课程则常态化,八大节日课程、十大研学课程、八大礼仪课程。

校园学习街。

校园学习街。

“我们希望通过学校的精心打造,知识的广博与深度,学生均能获得。” 嘉外执行总校长易志军表示,以课程育人,在嘉外的价值排序中,学生的身心健康,远居一切之上。

特级教师团队办学为课程构建提供支撑

“得人着兴,失人着崩”,现代社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课程建设与创新同样离不开人,背后是高素质师资团队的支撑、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对于一所初创学校而言,师资的质量、创校团队的专业素养或直接决定了学校未来的走向。

聚焦未来教育,嘉外矢志创办大湾区百年名校,并以“国际化的中国教育”为办学方向,打造高品质国际化民办学校。日前,南方+报道了嘉外高标准招聘教师(点击查看报道详情:录取比例100:1!东莞嘉荣外国语学校优中选优组建创校教师团

当前,学校已经完成了首批创新团队组建,来自校方的最终数据,首轮招聘142:1的录取率,以“高品质”师资打造“高品质”教育,校方指出 “对教师选拔的严苛背后,是我们对教育事业如履薄冰的责任与良知”。

首轮教师招聘,录取比例为142:1。

首轮教师招聘,录取比例为142:1。

由课程延伸到师资团队,由师资团队支撑学校课程建设,从当前学校透露的信息来看,同样值得细究与期待。在东莞教育圈,学校执行总校长易志军大名鼎鼎,他是中小学高级教师、广东省特级教师、广东省第二师范学院兼职导师,专业头衔众多,教学成绩斐然。

不仅如此,在莞城中心小学任教多年经验,让其对教育现象、教育矛盾、学生需求、家长关注、社会期待等教育问题有更清晰与直观认识。无疑,创校总舵手及创校团队从一开始便统筹学校创建,将为学校课程规划一以贯之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避免了课程实施与师资“两张皮”的矛盾。

学校庭院。

学校庭院。

同时,嘉外集小学、初中、高中于一体的12年一贯制办学模式,也为培养全面发展的“未来人”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平台。立足学生的兴趣与个性发展,层层推进的课程及围绕课程延伸活动、学校空间等,皆为体系化课程服务,厚植育人氛围与优势。

升学率与素质教育的矛盾,如何真正实现平衡?考验学校,同样考验家长,理念的一致与彼此之间的教育信任因而更显重要。对于创校期的嘉外来说,学校还有大量的时间打磨课程,而对学校感兴趣的家长,也不妨关注学校微信公众号“嘉荣外国语”,进一步了解学校动态。聚焦小班制、跨学科、私人订制等课程创新,南方+也将继续关注。

【记者】黄婷

图片来源学校微信公号

编辑 毛敏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