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持码返乡,春运首日东莞各车站客流量较往年明显下降

南方+ 记者

春运首日东莞各车站客流量较往年明显下降

▲点击上方看视频

春运首日,阳光成了返乡的伴手礼。1月28日,一年一度的春运拉开序幕,经过测温、验码,一批批返乡旅客平安顺利踏上回家路。

更多人选择了在莞过年。根据市春运办公布的信息,2021年春运,东莞市旅客发送量为2782.8万人次,比2019年(下同)下降35.97%,其中,公路旅客发送量2096.8万人次,下降40.24%;铁路发送量266万人次,下降18.9%;市内地铁发送量420万人次,下降17.23%。东莞将加强各项防控措施,把疫情防控放在春运工作首位,让返乡旅客安心。

东莞东火车站节前开行始发临客3趟

据介绍,节前东莞东站开行旅客列车共83趟,其中图定列车和管内过路临客80趟;始发临客3趟,为东莞东至重庆K4087次、东莞东至南昌K4368次、东莞东至阜阳K4260次。

据介绍,车站设置了10个验证检票口(5个自助实名验证闸机,5个人工实名验证口),共配置安检仪6台,其中既有候车室4台,第三候车室2台。车站启用一、二候车室、母婴、软席5个固定候车室,第三候车室为应急候车室,共7710m2,可同时容纳约8481人。

节前,站前广场施行全封闭管理,在站前广场平台下方设置集中进站口,设置2条红外智能测温通道,所有进入站内旅客均需经过测温、验码,体温正常及持健康绿码的旅客才能进入实名验证区。如体温超过37.3°C的旅客,安排至“留观室”交医生处置,持红码的不得进站。节后,在出站口设置2条测温验证通道、配套设置4条验码通道。车站与地方疾控部门建立联系协调机制,发现发热旅客及时交120转运。

而在虎门高铁站,客流量也较往年同期有所下降。车站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去往各方向的车次均有余票,受到疫情影响,预售数据变化比较大。

多项“便民利民”措施服务旅客

为了让旅客温暖返乡,车站准备了各种便民措施,包括为老年人提供服务,还免费提供口罩给旅客。

在东莞东火车站,售票厅设置“老、幼、病、残、孕”和“军人依法优先”“广铁U彩*春燕服务台”专用窗口。优先为老年旅客办理现金购票、改签等业务,线上线下均尽可能优先安排下铺。广场设置“春燕伴你行”服务台、“志愿者接待区”,负责接待旅客咨询及引导服务。服务台旁设置饮水区、手机充电区等便民措施。

此外,东莞东火车站站内的第一候车室内设置“广铁U彩春燕服务台”。与在广场候车区设置的“志愿者服务点”联合,对行动不便、需要帮扶的旅客提供轮椅、帮扶、送车服务。

在进站口,火车站增设免费口罩机。有需要的旅客可通过手机扫码免费领取,此外,还在医疗点配备口罩,给没有口罩的旅客免费提供。

铁路部门提醒广大旅客,旅客列车具体开行及调整信息,请登录www.12306.cn查询或请致电广州局集团公司官方客服热线12306咨询。春运出行请配合车站和列车工作人员做好测温工作,全程佩戴口罩,关注目的地疫情变化和疫情防控政策措施,合理安排出行计划,共同维护健康安全的出行环境。

公路客运车流下降

春运拉开帷幕,在东莞市各大客运站,已经出现了出行小高峰,旅客持续增加。不过,受到疫情影响,公路客运的客流相比往年同期有所下降。

在汽车总站,旅客正排队有序进入候车。车站专门设立了便民服务点,主要协助老年人和儿童旅客操作出示粤康码或者证件用于出入站场。对于来自中高风险地区的旅客,工作人员会进一步核实其身份信息和行程轨迹,要求旅客提供相关核酸检测证明。

据介绍,受疫情影响,今年选择留莞过年的市民增多,部分跨省线路有所减少,春运前夕的日均旅客发送量相比往年下降约35%,日均旅客发送量约1300-2000人次。汽车总站发往省外的线路目的地主要为湖南、广西、福建等地;省内出行线路集中在广州、深圳、佛山以及中山等珠三角周边城市。

而在南城车站,前往广西、湖南、贵州以及云南等地的旅客明显增加,相关线路的运力也实时增加,能满足广大旅客的出行需求。疫情影响下,车站可供运输客流的线路均前往低风险地区,暂停了所有前往中高风险地区的班次。春运首日,车站预计发送1500人次左右,同比减少七成;2月3日至5日将是春运高峰期,预计单日发送人次均在1万以内,不到往年一半。

【记者】欧雅琴

【摄影/视频】孙俊杰

【通讯员】黄文燕 陈志敏

编辑 冯文美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