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州市委组织部:突出“六新”抓重点,真抓实干开新局

南方+ 记者

回首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化州市委组织部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茂名市委组织部正确指导下,带领全市组工干部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主动作为、真抓实干,积极探索新时代组织工作新路径,在抓重点、打基础上出实招、谋实效,主动开拓创新,各项工作亮点纷呈,推动实现了组织工作高质量发展。

突出稳好快“新要求”,高质量圆满完成村级换届工作

化州市委组织部坚持全市“一盘棋”工作思路,按照“全当选、零事故”部署要求,实行“挂图作战”,逐镇逐村制定时间表,每周一通报,每天一提醒,提前部署调查摸底、人选规划、民主评议、财务审计、业务培训等工作。组建11个换届督导组,常态化督促指导。近30000名基层党员干部全部签订严守村级换届纪律公开承诺书。213名需调整的村级党组织书记全部提前到位。精准整顿转化32个重难点村。在茂名地区率先圆满完成全市367个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年龄学历结构大幅优化,其中党组织书记平均年龄43.6岁,较上届下降10.2岁;大专以上学历213名,较上届增加104.9%。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委“两新”党工委书记武延军到化州调研时,对化州市“两委”换届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化州市举办新一届村(社区)“两委”干部岗前培训班。

化州市举办新一届村(社区)“两委”干部岗前培训班。

突出组织振兴“新荣誉”,高规格打造党建工程示范点

化州市委组织部加大财政支持,拓展项目开发,优化基础设施,先后投入3250多万元打造“红色村”柑村党建工程示范点和化州市委党校柑村分校建设,吸引省内外各地党组织不断到柑村学习借鉴,已有2000多批次15万余人次开展党日活动、红色旅游和购物消费,推动实现了组织振兴与乡村振兴“双振兴”。柑村在2020年相继获得“全国组织振兴建设试点村”“广东省红色村党建工程示范点”“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等荣誉称号。同时深入挖掘化州市作为全国一类革命老区丰富红色资源,开展“六个红”工程,以红色教育基地为依托,组建5支共27人红色宣讲团,开设150多场次红色讲堂,大力宣讲红色故事,弘扬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化州市笪桥镇“红色村”柑村。

化州市笪桥镇“红色村”柑村。

突出基层治理“新品牌”,高水平打造边界党建联合体

化州市委组织部创新提出“跨省域边界党建联合体”思路,联合广西陆川县与湛江廉江市、吴川市两省四地边界的14个镇53个村,开展“同饮一江水,党建一家亲”活动,签订合作框架协议,打造“1+6+6+3”边界党建联合体,组建20支边界联合巡防党员先锋队共180多人,开展疫情防控宣传40多场次,有效推进疫情联防联控工作。先后开展研讨活动60多场次,规划合作项目13个,协调化解矛盾纠纷181起,解决群众急事难事120件。茂名市委书记许志晖对边界党建联合体工作给予高度肯定并批示;经验做法被《中国基层党建网》《人民论坛网》等大力报道推广;同时也被广东省委政法委以《简报》的形式在全省范围内深度推广学习。

突出共建共治“新成效”,高标准建设城市基层党建示范县

化州市委组织部持续深化区域化党建联盟、党员志愿服务站、“橘城红”、社区“三化”、“小个专”等工作,加强品牌联动,放大辐射效应,打造18个城市基层党建先行点。投入160多万元建成800多平方米的工业园党群服务中心。大力推进“两新”领域党建“双同步”工作,成立化州市委教育工委、市非公经济组织党委和市社会组织党委,全面理顺3大板块党建隶属关系。省委书记李希到化州市化橘红药材有限公司、海利集团公司进行考察调研时,对化州市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在367个村(社区)全面完成一村(社区)一党建工作指导站的基础上,乘势而上在23个镇街投入200多万元将镇级党建办、青年人才党支部、人才驿站“三位一体”联合打造,吸纳2500多名青年干部人才参与到基层治理工作。持续完善“村到组、组到户、户到人”三级党建网格,组建网格12065个,配备网格员18182名,联系服务约27万户。

化州市委组织部党员干部积极参加“双报到”志愿服务。

化州市委组织部党员干部积极参加“双报到”志愿服务。

突出干事创业“新面貌”,高要求推动干部担当作为

大力实施一线考核干部办法,在脱贫攻坚、征地拆迁、信访维稳、疫情防控等一线工作中提拔重用干部142名,择优选派3名干部到基层一线、产业园区挂职锻炼,安排16名选调生到农村基层挂职锻炼。开展一线考察识别干部,抽调21个市直机关干部160人次,点对点参加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工作做法被《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报道。派出8个专项检查组,对22个单位开展选人用人工作专项检查。严格开展全市1474条共1064人的财政供养人员违规经商办企业或在企业兼任职务信息核查及专项整治工作。认真实行“三书”预警告诫制度,开展干部谈心谈话323人次。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公务员局局长刘旭奇到化州开展“深调研”时,充分肯定化州市在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方面的工作举措。

突出柔性引才“新引擎”,高站位集聚各方面人才

立足化州市产业发展和长远需要,化州市委组织部引进南方医院、中大附院等30多名高层次人才专家组团式帮扶化州市人民医院和中医院,其中南方医院帮扶团队组长张晟挂任院长,推动“骆抗先乙肝防治工作室”、“国家创伤区域医疗中心试点单位”、肿瘤早筛项目、“健康管理综合服务应用示范”等10多个重大医疗项目相继落地化州,填补了化州乃至粤西地区的多项医疗技术空白,化州市人民医院成为了化州人民心中“家门口的南方医院”。化州市人民医院荣获“全国医共体建设示范奖”。引进的张晟同志被评为全国县域卓越院长。发放人才补贴经费90.3万元。到国内高校引进医疗卫生人才70名,教育人才130名。吸纳完善1500多名化州籍高层次人才数据库管理,为下一步引才用才打下了坚实基础。

【记者】杨建雄 李文才

【通讯员】陈高强 谢振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