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风采 | 谭立:在诉调对接工作中充分发挥调解优势

东莞市中级人民法院
+ 订阅

“商铺和商场就像鱼和水的关系,没有这潭水,鱼不可能活;没有了鱼,水也失去了生命力。”专职调解员谭立语重心长地讲着“大道理”,圆桌两边的当事人若有所思。

2020年3月底,东莞某商场一商家的天花板漏水存在隐患,商场方不同意其闭店修葺,反而以商场升级为由,发函要求其搬至新场地,双方因此发生纠纷。商家主动向东泰社区发起维权申请,在驻社区法官的指导下,谭立组织双方进行调解。

“和”则合作共赢,“损”则两败俱伤。谭立条分缕析,说明利弊,商场方态度有所缓和,提出支付搬迁补偿16万元、一个月装修期免租、提供场地存放设施等条件,降低商家损失。

“快速解决纷争,快速恢复经营,才能快速挽回损失。”在谭立的劝说下,商家亦同意此方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昔日的合作伙伴握手言和。从纠纷上报到案结事了,仅用3天时间。

谭立是东莞市第一人民法院东城人民法庭的专职调解员,自2012年进入东莞市第一人民法院以来,一直在东城人民法庭从事审判辅助、诉讼服务、诉调对接等工作。他凭借丰富的外出执行经验及临场应变能力,善于与当事人沟通协调,将案件迎刃而解。今年1月,东莞市司法局联合东莞市调解协会印发通报,对全市“调解工作先进单位”和“调解工作先进个人”通报表扬,谭立榜上有名。

充分发挥调解的灵活性

自从担任专职调解员以来,谭立始终尽心尽力,尽职尽责。他摸索出“三心调解工作法”——真心、诚心、公心,“四讲调解工作法”——讲政治、讲法律、讲人生、讲伦理,为化解矛盾纠纷打下坚实基础,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在工作中不断总结提炼,调动调解的灵活性,使调解的优势在诉调对接工作中得到充分的发挥。谭立还创立了“调解融合”机制,将调解融入立案、送达、财产保全、信访、执行等工作之中,实现各阶段的无缝对接,为当事人提供一站式的便捷诉讼服务。

2019年12月,东莞两企业因误会闹上法庭,在谭立的“牵线搭桥”下,双方冰释前嫌于疫情冲击下携手复产,共克时艰。

原来,曾是长期合作伙伴关系的东莞某公司与主营广告物料的某公司因一次物料交接误会于2017年断绝了合作关系,更是在2019年12月打起了“斗气官司”。

双方虽合作多年,但当时都在气头。谭立在多次联系后,决定先放一放,等!“每年春节后,对企业而言都有太多不定因素,说不定会有契机。”

2020年春节前后,突发的疫情让两家企业措手不及,一方是多笔订单被退、大批材料压舱,一方是因多家供应商未复工、无法生产交货。复产复工在即,双方均是焦头烂额。了解情况后,谭立当即决定趁热打铁,约双方面谈,促成调解。

2020年2月11日,三年没见面的“老伙伴”再次碰面,在谭立的引导下,双方负责人从拉不下脸面到互吐苦水。谭立趁势提出和解,某公司负责人当即叫来公司财务,付清当年15万元尾款,双方还就继续生产合作就地达成一致协议,约定双方“冰释前嫌”两家公司再次携手共度难关。

做好“传帮带”

2019年3月,市第一人民法院东城人民法庭设立了以“谭立”个人为名义命名的调解工作室。“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谭立看来,指导、发现和培养优秀的调解员,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带领个人调解工作室进行诉调对接工作时,谭立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把“真心、诚心、公心”“讲政治、讲法律、讲人生、讲伦理”四讲联调法传授给工作室的专职调解员及其他在诉讼服务中心的兼职调解员。

谭立调解工作室在诉讼服务的过程中贯穿调解的理念,致力于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庭前,每天通过电话、面谈、微信和短信等方式约谈当事人,开展“一对一”全天候调解服务,通过初步筛选、精准分流、专人跟进、结果反馈等环节无缝衔接。

自成立以来,谭立调解工作室共调解案件3199宗。截至2020年12月,成功调解案件1572件,日均调解成功案件多达3件。

谭立表示,从事专职调解员以来,用一份真心、诚心和公心真正地帮助到了案件的当事人,化解了当事人之间的矛盾纠纷,扶危助困,实践了“司法为民”的承诺,是他最大的收获!

来源:东莞市调解协会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