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疆是一种使命,也是一种担当。2020年3月,来自广东省妇幼保健医院的陈广道飞赴万里之遥抵达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喀地一院)。自援疆以来,临床、教学、管理、科研……陈广道“几手抓”,不仅为喀什地区广大儿童撑起了“健康蓝天”,也在古城喀什种下了一片医术传承的“健康树”。
不遗余力 全力开创“新局面”
工作环境、气候的改变丝毫没有影响陈广道的工作热情,接过喀地一院儿童中心主任的担子,他就迅速进入了工作状态,为自己制定了周密的援疆工作安排。
通过深入临床调研,他发现儿科医护梯队存在断层、高年资医师少、亚专业临床人才缺乏、专业化团队建设不足等诸多问题亟需解决。如何从顶层设计带动医院及科室的整体发展,陈广道逐步捋清思路,提出适合儿科现状和发展的整改措施,并逐步推进实施。
“我们援疆时间很短,加之疫情防控期间儿科医生少,大家工作压力都很大,我想为大家多分担一些。”儿科全体医护人员见证了陈广道与时间赛跑的场景,他总是仔细聆听医护人员交接班,指导年轻医生制订合理的诊疗方案,将发现的问题及患者的病情变化都详细记录在自己的笔记本上,生怕工作繁忙导致遗漏患者病情,同时也快速有效地了解了科室现状。
作为儿童哮喘病方面的专家,陈广道通过开展科室讲座、儿童哮喘病健康科普、哮喘病义诊等活动,广泛普及哮喘疾病控制知识;完善喀什地区多发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扩张诊疗的电镜检查和基因分析;使用手机问卷整理出肺炎等9个呼吸系统常见病的诊疗常规,方便临床一线医生使用;规范诊治流程,致力为哮喘儿童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促进本院儿童哮喘专科发展,同时带动周边县级医院儿童哮喘专科的发展,从而推动我区儿童哮喘防治工作水平的整体提高。
2020年9月26日,在陈广道的不懈努力下,喀地一院成功挂牌儿童哮喘标准化门诊,并成为南疆唯一一家挂牌医院和省级示范中心。
此外,针对南疆地区儿童血液病较多,却无任何一家医院建立儿童血液专科的现状,他安排专科医生到血液科独立管理儿童血液病,逐渐过渡到在儿科病房独立收治儿童血液病患者,通过带教本地专科骨干医生整理出常见血液病的送检和化疗方案,联系血液内科援疆专家苏畅教授定期到儿童血液病房查房,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方建培教授签署学科顾问等一系列措施,积极建立和发展儿童血液病专科。
功夫不负有心人,三个月后,喀地一院儿科血液肿瘤组迅速发展壮大,正式告别了南疆儿童肿瘤患儿大多数必须上转的历史。
悉心带教 培养人才“固根基”
“选择援疆的那一刻,我就明白自己的职责,变‘输血’为‘造血’,‘传帮带’培养和转变医护人员的诊断、治疗、护理理念,教会他们工作方法。”作为一名儿科医生,他深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在工作中,不论何时何地,他总是利用一切时间,抓住任何机会,将自身所学的诊疗方法和理论知识传授给儿科的医务人员。在每周的教学查房、每日查房期间,他都会讲解一些相关疾病的基础理论知识,并协助科室医生共同处理危重病人并进行现场指导,及时给大家讲解诊断治疗中注意事项,随时向大家传递新理念及方法。
陈广道非常注重人才梯队的建设。入疆伊始,他除了为儿科制定了详细的教学计划,还从科室选定了一名骨干医生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并量身制定了相应的培养计划。
通过日常教学查房、查体培训、病例书写指导、多学科疑难病讨论、参加各种学术会议等,不断培养科室医生的临床医疗能力;通过儿科住院医师小讲课、疑难病例讨论、临床操作技能培训等,系统培训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儿科常见病临床指南培训,分享学习最新进展诊疗指南等,不断更新骨干医生的知识库,打牢科室医生基本功,锻炼临床思维,提升诊疗技能。
“陈广道主任自来到我们科室,不畏困难,帮助科室解决了很多棘手的疑难问题。他还主动要求,每周至少进行两次大查房,重点查看疑难病人,并在笔记本上飞快记录,密密麻麻,这个本子他从不离身。除了大查房,陈主任还每周给我们进行一次科内讲课、疑难病例讨论,没落下过一次,是一名尽心尽责的医生,更是一名好老师。”穆尼热医生介绍道。
勇挑重担 健康守护“无死角”
“对于孩子的治疗,没人告诉我该怎么办。幸好遇上了陈主任,是您救了我们孩子一命,更是拯救了我们这个家庭,谢谢您!”在喀地一院儿童重症监护室门口,一位31岁的父亲紧紧握着儿科援疆专家陈广道主任的双手,激动得哭成泪人。
去年五月,家住喀什市的4岁小古丽热依拉(化名),突然出现发热,体温飙至40℃,但因症状不明显,并没有第一时间引起父母的重视,随机找了一家私人诊所进行治疗,但小热依拉的病情不但没有好转,持续的高热让她早已失去了活力。
就在小热依拉父母对孩子的病情一筹莫展时,喀地一院来了一位广东儿科援疆专家的消息,传到了他们的耳中,这让一家人看到了希望。入院后,陈广道主任立即对小热依拉病情进行了详细了解,结合她的症状、实验室检查等各种数据,诊断为“噬血细胞综合征”。
听到结果,科室医生买西热木不淡定了,“陈主任,我们以前也诊断过,远程会诊后都建议转院,从来没敢治疗过,我们转院吧?”“不要慌,既然诊断明确了,就严格按照指南一步一步治疗,不会有问题的,更何况我们身后还有一支强大的援疆团队。”陈广道主任拍拍买西热木的肩膀,笑着说道。
小热依拉这种由EB病毒引起的“噬血细胞综合征”,治疗效果并不显著,死亡率高达80%,而陈广道主任就是为这仅有的20%,带去了希望。
经过与血液内科聂大年教授和苏畅教授的沟通交流后,陈广道与PICU张林主任组成治疗团队,参考疾病诊疗指南,共同制定了符合小热依拉病情的化疗方案。在接受化疗后的第5天,小热依拉体温完全恢复正常,随后转入普通病房。21天的漫长化疗过程中,陈广道主任每天亲自查看小热依拉的病情,认真核对每日的治疗清单,生怕一点点差错的发生,“对于一名儿科医生来讲,每个患儿,都像是自己的孩子一样,用心爱护,是我们的职责。”
来源:广东省援疆医疗队
通讯员:胡晓丹、冯家乐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