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知识】古代会有近视眼吗?近视的古人如何生活?

精彩石碣
+ 订阅

近视是现代社会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据报道,2020年可能有7亿人患近视,也就是说平均每两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是近视。不过,并不是只有现代人才会近视。从一些记载中可以得知,司马光就曾说自己“素有眼疾,不能远视”,白居易在《眼暗》中写道“早年勤倦看书苦,晚岁悲伤出泪多。眼损不知都自取,病成方悟欲如何。夜昏乍似灯将灭,朝暗长疑镜未磨。千药万方治不得,唯应闭目学头陀。”讲述早年间刻苦读书导致视力下降所带来的不便。在隋唐的《治目方》《疗目方》等专业典籍里,还记载了各种“眼伤”症状,与近视眼的表现十分吻合。孙思写《千金方》中记载了老视现象:“凡人年四十五以后 , 渐觉眼暗 , 至六十以 后还渐自明 。 ”古人近视了老花了该怎么办呢?据史料,在宋朝时,中国人就已经用上了眼镜。这比13世纪威尼斯的眼镜要早多了。此外,古人也有自己的“奇招”:将烛光变绿光、热水敷眼、还有“减书存眼力”等。近视从古至今一直在困扰着人们,保护视力真的十分重要,不如此刻放下手机,让眼睛放松一下吧~

来源:国家人文历史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