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刚刚结束西藏林芝援藏任务的他,带着“第八批优秀援疆干部人才”荣誉称号返回广州。当得知广东新一批援疆任务下达时,他毫不犹豫决定再次“披甲上阵”,在组织的号召下远赴喀什援疆,在戈壁大漠继续以奋进的姿态,书写人生的又一新华章。他就是,广东省第四批“组团式”对口支援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喀地一院)的援疆专家吴文。
新疆大漠风光壮丽,瓜果丰甜,但气候干燥,沙尘多,常年无雨。2020年3月26日,在漫天黄沙的“迎接”下,来自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骨科的吴文,随队入疆,开启了为期一年的援疆工作。
多措并举帮扶,科室焕然一新
“喀什地区小儿创伤是高发、常见疾病,近年来,我院面临的疑难病例越来越多,但在这方面的救治技术却还仍旧需要提质升级,广东援疆专家吴文主任是这方面的顶尖‘大牛’,他的到来,无疑为我科提供了源源不竭的新动力!”喀地一院小儿骨科玉素普卡地·阿提汗副主任在谈到吴文,不由自主地竖起了大拇指。
作为骨科中心主任,甫到科室,吴文便马不停蹄投入到工作中,深入科室开展“地毯式”调研,举行讲座、研究病例、带教查房、临床经验交流、开展新技术,每天几乎除了睡觉就在科室工作,干劲十足。“我希望带动当地医生,提升科室的诊疗水平和管理水平,尽可能把我会的本事都教给他们。”年过五旬的吴文,每日奔波在科室、宿舍两点一线的路上,只为在短时间内给科室带来新的蜕变。
吴文的目光首先着重放在了管理上。工作中,吴文发现科室存在病例书写不规范等问题,为了强化临床医师的质量意识、服务意识、法律意识,推动落实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他对科室规章制度不合理的地方进行补充完善,并严格要求科室医护人员将其记在心里、落到实处,同时开展病例书写规范化培训,一周一次,风雨无阻,快速使科室各项医疗服务形成规范化流程。
“援疆工作是艰苦的,但当我每天走入病房,看着患者病情逐渐好转,自己科室医生的诊疗水平不断进步,我的幸福感和成就感油然而生!”在吴文的带动下,喀地一院骨科科室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亦师亦友培养,队伍建设显成效
吴文在喀地一院开展工作仅2个月,所带教的两位徒弟已经能独立开展“断指再植”手术了,进步速度之快,在援疆工作中极为少见。“徒弟自己能做上一台,比我自己能做上10台都高兴!”,他自进科室后,每一台手术都争取带上徒弟,在无影灯下言传身教,无私传授自己的技术,“我的两名徒弟,基本都达到了我为他们制定的培养目标!”,师带徒的种子已经生根发芽。
工作上的严师,生活中的好友,这是两位徒弟对吴文主任最深刻的印象。“吴老师在平时的查房和讲课中,不断积累我们的理论知识,手术之余也不放过任何一次带教的机会。说实话,第一次被告知要独立完成‘断指再植术’时,我还是比较紧张的,但吴老师术前的加油打气,给了我极大的信心。”谈起师傅吴文,徒弟梁志林言语中尽是敬佩之情。而如今的梁志林,就算没有师傅在旁,他也已经可以游刃有余地“操刀上阵”了,“断指再植”对他来说已经变成了“小菜一碟”。
艾克拜尔是吴文的另一名徒弟,谈及和师傅的日常相处,“吴老师一流的手术技术没得说,但没想到他还是个大才子,平时我们常常会一起出去逛逛喀什古城,他豁达、乐观、幽默,经常给我们分享一些自己写的优美诗文,教给我们很多人生哲理,我可是他的头号‘迷弟’!”不只是业务技术上的老师,吴文始终认为,师徒关系贯穿方方面面,既是严师,也是益友。
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
“我终于又可以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了!”7岁的患儿艾布力在查房时,开心地握着吴文的手说道。
不久前,吴文了解到科内有两个儿童因慢性骨髓炎多次住院治疗,但病情恢复不甚理想,并且家庭经济面临巨大压力。经过科室团队反复多次讨论,他决心“赌一把”,带领团队预设了一切可能突发的状况,并且做了万全准备后,吴文决定为两位小患者进行腓骨移植手术治疗。
“当带血管的腓骨顺利取出,大家还沉浸在吴文主任取腓骨的精髓技术中时,问题果然出现了!在需要移植腓骨的区域找不到可吻合的动静脉了。”参与手术的小儿骨科医生阿不来提江至今回忆起来,仍感觉心有余悸。
“麻醉从开始到现在将近5个小时了,如果不能找到合适的血管进行移植腓骨动静脉吻合,手术将以失败告终,后果不堪设想。”但拥有丰富经验的吴文并未慌张,他立即指挥大家开始排查操作,还提醒在场医生,“别紧张,保持镇定”。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两小时,“找到了,找到了!”随着吻合动静脉的发现,手术得以继续。最终,在吴文的带领下,手术宣告成功。
这一台手术下来,大家都疲惫不堪,但吴文坚持完成患儿皮肤缝合后,才脱下早已被汗水湿透的手术服。“纹丝不动地上8小时的手术,这对我们年轻医师来说都有点吃不消,但吴文主任在50多岁的年纪,都能坚持下来,让人敬仰!”在场的年轻医师无不被吴文的高超医术和敬业精神所感动。三天后,吴文再次带领全科医师成功完成了第二例腓骨移植手术。而这,也缔造了南疆首例新技术的佳话。
在喀什,从吴文手里抢救过来的患儿不计其数。常常是深夜,一个电话就能把吴文召唤回去,手术一做就是黑夜到白天,他不断为这些孩子和家庭创造着奇迹,带来完整的幸福。“绝对不能让祖国的花朵变成残疾”,这是他的理想,也是他的抱负,同样也是他充分践行“救治一位患者、幸福一个家庭、温暖一片人心”的医者仁心精神。
来喀一年,手术连轴转,工作不停跑,但却从未言一句退却,反而更加努力向前,不辞辛苦,只求付出,以一双“神手”,让断肢“复活”再生,让缺损修复完美,创下了南疆多个首例,带领喀地一院创伤骨科技术不断发展与超越,水平引领疆内。吴文这位50岁的前军医,再一次向我们展示了一名优秀广东援疆人的职业操守和高超医技,生动诠释了“援疆又援藏”的高尚奉献情怀。
来源:广东省援疆医疗队
通讯员:胡晓丹、钱卫秀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