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在中国 2025大湾区消费季”在广州启动 黄坤明李家超岑浩辉慎海雄王伟中出席活动或作视频致辞

打开
南方Plus广东头条新闻资讯平台
打开

浙江余姚一学校食堂绞肉机发现活蛆,多人被处理

打开

王楚钦/孙颖莎,世乒赛混双三连冠!

打开

“购在中国 2025大湾区消费季”在广州启动 黄坤明李家超岑浩辉慎海雄王伟中出席活动或作视频致辞

打开
南方Plus广东头条新闻资讯平台
打开

遛狗新规定,不拴绳违法!

南都周刊
2021-01-25 14:05IP属地:广东
+ 订阅

1月2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动物防疫法》,该法将于2021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

编辑 | 林意欣

新《动物防疫法》通过

将于2021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

1月2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动物防疫法》,该法将于2021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

哪些动物防疫适用这部法律?法律规定,家畜家禽和人工饲养、捕获的其他动物适用本法。根据动物疫病对养殖业生产和人体健康的危害程度,法律将动物疫病分为三类。

为保证动物防疫工作效果,法律提出,国家对严重危害养殖业生产和人体健康的动物疫病实施强制免疫。饲养动物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履行动物疫病强制免疫义务。

狗是人类接触最多的动物之一,狂犬病是病死率极高的传染病。为进一步强化养犬管理,防止犬只伤人、传播疫病,法律明确,单位和个人饲养犬只,应当按照规定定期免疫接种狂犬病疫苗,凭动物诊疗机构出具的免疫证明向所在地养犬登记机关申请登记。携带犬只出户的,应当按照规定佩戴犬牌并采取系犬绳等措施,防止犬只伤人、疫病传播。

对街头巷尾的流浪猫、流浪狗,法律也作出了明确规定。法律规定,街道办事处、乡级人民政府组织协调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做好本辖区流浪犬、猫的控制和处置,防止疫病传播。

野生动物疫病防控关系重大。相关检疫规范的缺失,是当前野生动物疫源疫病防控工作的一个短板。

对此,法律明确,国务院农业农村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制定野生动物检疫办法。

法律还规定,因科研、药用、展示等特殊情形需要非食用性利用的野生动物,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报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检疫,检疫合格的,方可利用。人工捕获的野生动物,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报捕获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检疫,检疫合格的,方可饲养、经营和运输。

此外,法律还明确了病死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的无害化处理,规定了可参加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的人员范围,并鼓励和支持执业兽医、乡村兽医和动物诊疗机构等开展动物防疫、提供防疫服务。

近年来,由于遛狗不牵绳引发的危险屡见不鲜。针对这一问题,新《动物防疫法》明确规定,携带犬只出户,应当按照规定佩戴犬牌并采取系犬绳等措施,防止犬只伤人、疫病传播。

养狗还有哪些需注意?一图全解↓↓↓

除了对宠物防疫有新的明确规定外,对于家禽家畜、人工饲养捕获等其他动物的防疫,新《动物防疫法》也作出了一系列明确规定:

遛狗不拴绳引发的案件层出不穷

随着国内饲养宠物的人越来越多,由于遛狗不拴绳而引发的案件也层出不穷:

据媒体报道,今年1月21日,上海一名主人带狗进入写字楼,狗被旋转门卡住,主人见状立即倒地痛哭,随后工作人员赶来查看也怎么也取不出来。最终在狗主人的强烈要求下,工作人员拿来工具把玻璃砸碎将狗救出。物业工作人员称,该写字楼是不允许带宠物进来的,而且该女子也没有牵狗绳。

2019年2月,深圳龙岗恒裕嘉城小区一9岁男童在等电梯时,被从电梯出来的3条没有拴绳的大狗追撵至摔跤。幸运的是,摔跤后,狗狗只是从他身上踩过去,并没发生攻击行为。事后,犬主傅先生为狗吓男童一事向男童家属表达了歉意。但家属认为,在小区遛狗不牵绳影响非常不好,这一点也严重影响到小区其他住户。

2018年9月,网传杭州一名怀孕32周的孕妇在与丈夫散步期间,被一只未拴绳子的法国斗牛犬飞扑。丈夫保护妻子踢了犬只,后与狗主人发生纠纷,孕妇被狗主人殴打,被送往医院。随后杭州市公安局滨江分局通过微博发布通报,系陈某伊(女,君尚金座住户)、施某华(女,陈某伊母亲)与杨某(女,孕妇)夫妇因遛狗引发争吵,继而发生肢体冲突,双方均无明显伤势,杨某因情绪激动引发身体不适。

相关的案件还有非常多,因此文明养犬显得越发重要,带狗狗出门需做好约束措施,这样不仅仅可以避免狗狗走失,也可以避免宠物伤人的情况。

新《动物防疫法》出炉引发网友热议

自从昨天(24日)#遛狗拴绳入法#话题一出,网友纷纷评论,话题一度冲上热搜。截止目前,该话题已经有3.3亿阅读量,讨论1.8万。

对于这个规定,微博上不少网友表示支持:

而今天早上在小南的后台,也有不少表达支持的网友留言:

同时,还有不少网友期待着动物保护法的出炉:

国外如何促进文明养犬?罚遗弃、上强制险、办电子“身份证”

据媒体梳理发现,在实现人与犬的和谐相处中,多国摸索出了一些经验,制定严格的法律条款成为共性。

日本:滥杀和任意伤害动物 处一年以下徒刑并罚款

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95%以上的人类狂犬病病例由犬伤所致。2017年,我国共报告516例狂犬病死亡病例,是仅次于印度的狂犬病世界第二高发国家。

但据日本厚生劳动省的数据,自1950年制定了《狂犬病预防法》后,日本1951年起狂犬病例急剧减少,1958年之后开始0发病,至今已经60年没有发现狂犬病例了。

日本宠物食物协会最新调查结果显示,日本国内养犬数量为892万只,如何管理数量如此庞大的犬类?日本的立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狂犬病预防法》规定,家养宠物犬猫必须注册登记,并且每年都需要接种一次狂犬疫苗,否则将被处以20万日元(约12300元人民币)以下罚款。

任何人在大街上发现没有系戴登记证和狂犬病疫苗注射证的野犬,都可以给当地政府卫生部门打电话,当地政府会派专人对野犬进行扑杀。

日本厚生劳动省还颁布了动物体检规则,要求各级政府对咬伤人后死亡的动物、非正常死亡的犬只以及死于交通事故的野生动物进行详细检查,野生动物中,浣熊、狸等优先接受检查,流浪犬猫由政府出资捕捉后登记并免疫,对野生动物则采用撒播食饵型狂犬疫苗免疫。

2002年,环境省根据《动物爱护管理法》又出台了《家庭动物等的饲养和保管标准》。该标准对于饲养和保管犬只作出更加详细的规定,包括只能把犬只放养在被栅栏围绕的自家土地和室内,以及不会对他人生命、身体、财产造成危害和带来影响的场所;犬只的所有者在室外遛犬时,必须使用犬绳,并注意遛犬的地点和时间等。

在日本的《关于爱护及管理动物的法律》中规定,滥杀和任意伤害动物要处一年以下徒刑,同时处以100万日元的罚款,虐待和遗弃动物罚款30万日元。

日本各地方政府也都制定了饲养动物的管理条例。例如茨城县的条例规定,对于特定大型犬,必须要在住宅入口等容易看到的位置按照规定张贴饲养特定犬的标识。如果犬只危害他人,可以扑杀、没收犬只,或要求佩戴口套等防止危害的措施。

德国:大型犬犬主需考饲养执照

德国专门设有一部《养狗法》,由各联邦州制定,内容基本相同。以柏林为例,主人必须花费50欧元,为每条犬植入电子芯片,记录出生日期、防疫情况和主人的姓名、住址。而在收养大型犬及特定犬种之前,犬主必须参与理论测试,取得饲养执照之后才有权养犬。

此外,根据柏林颁布的最新规定,宠物犬只能到授权的育犬中心购买,或到宠物收容所领养,宠物商店只售卖宠物用品及食品,不允许售卖宠物。

但育犬中心的犬只价格十分昂贵,以至于收容所的收养率激增。在购买或领养时,对方会严格考察养犬人,追问养犬动机和经验,提交必要材料证明经济条件、家居空间可以保证犬只的健康生活,不合格者则无权养犬。

如果犬只肇事、伤人,犬主除了要受到法律的惩罚,还会被吊销养犬证明。为了让犬只有良好的行为规范,很多犬主把犬只送到专门的“学校”里接受为期三个月的培训。学习课程包括犬只对主人的服从训练、训练犬只对外界噪声不产生敏感、犬与人和谐相处的伴侣训练、犬对红绿灯等各种日常标志的认知和服从训练等。

因为犬只的攻击造成人们受伤的事件层出不穷,有时候因为赔偿金额难以协调,不少人诉诸法院。

为了更高效地解决此类问题,在德国,每只犬都必须被投保以作可能造成他人一切损失的赔付。养犬人必须为犬只投保“第三者责任险”,这是一个强制的保险。养犬人每年为犬只缴纳75欧元至270欧元保险费,一旦出险,最高可获得100万欧元的赔偿。当犬只“犯事”之后,只需说明情况,走保险索赔程序,双方不必争执。

因为犬只户外游走、排便的天性,必须上缴“犬税”,以补贴市政清洁、维护费用。按照规定,在柏林养第一只犬每年交税为120欧元(约950元人民币),养第二只犬则要再交180欧元。不交税而偷养犬只或养犬未及时申报纳税的市民,一旦被查处,则要面临高达1万欧元(约79249元人民币)的罚款。

法国:违规遛犬最高判6个月监禁

法国人以爱犬闻名,但犬粪遍地如何清理、公共场合烈犬伤人等隐患也随之而来,为规范犬主和犬只的行为,法国政府早在1999年初便颁布关于规范家庭养犬行为的法律,随后多次进行修订。

多地犬只管理中,及时办理犬证是第一步。世界动物保护协会近期发布的《犬只人道管理手册》建议,全面推广电子芯片植入加强犬只登记管理。 在法国,芯片识别是一项强制措施。每只犬都必须身份登记和建档,到了6个月时就要强制植入芯片,以便宠物走失后可以追踪位置。外出时,每只犬都要挂上写有主人姓名、住址和犬名的身份牌,如果没有挂牌,将会被视作无主的流浪犬。

在法国,犬只自2个月开始就必须免疫,如果不打,犬主将受到重罚。另外,对于未打疫苗且没有牵绳的犬只,法国政府一经发现,都会对其进行安乐死。

另外,法国从1999年起就颁布法律,依照犬只的习性分为两大类。包括斗牛獒、布尔獒在内的攻击型犬不得出现在公共场合,也不能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如果违反,将被判处6个月的监禁和高达15000欧元的罚款。

第二类则为防守型犬,包括斯塔福郡斗牛、美国史特富郡梗、土佐獒犬和德国种洛特威勒猎犬。相比之下,它们可以搭乘地铁、公交等公共交通,但也有一些限制条件,比如小型犬需要被放入小于长度45厘米的袋子或笼子里。大型犬则要购买特定车票并同时戴嘴罩和拴牵引绳。

在其他公共场所,法国的犬类也并不是随处可去。巴黎六区的卢森堡公园规定:宠物犬主人在拴着犬绳的前提下,只能在其中两条街的林荫道上遛犬。巴黎20个区的绿地都有类似规定,严格限制宠物犬的活动范围。

此外,为了防止宠物犬产生的大量粪便对环境造成污染,巴黎市政府发布法令,强制在公共场所遛犬的养犬人及时清除宠物粪便,违者将被处以180-450欧元的高额罚款。

(综合:央视、新华社、南方都市报、漩涡视频)

来源|南都周刊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78
+1
您已点过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

去南方+听新闻

精选频道点击切换频道
粤学习
首页
本地
读+
南方号
订阅
推荐
视评
+音
粤港澳大湾区
党建
经济
文化
国际
体育
南方报业小记者
南方报业精选
南方都市报
南方农村报
观点
电影文娱
社会
健康
视频
广东人大
百千万工程
教育+
南都湾财社
创投
南方优品
美食
文创
马上办
茶业
直播
视界
消费
温泉
旅游
房产
科技
汽车
GDToday
非遗
成长
N视频
惠你钟村
粤龙合作
国防军事
广东退役军人
绿美广东
青春广东
广东援疆
电子竞技
广东科技发布厅
广东乡村振兴发布厅
健康广东
广东应急管理发布厅
广东市场监管发布厅
广东金融发布厅
广东税务发布厅
广东国资立体发布厅
广东电信发布厅
广东自然资源发布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