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思还接地气!东坑木鱼歌掀起百姓宣讲新高潮
以传承数百年的民间说唱形式传播党的声音,如此接地气的百姓宣讲活动你见过吗?
为了有效打通了理论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东坑镇在开展百姓宣讲活动中,把理论宣讲与传统文化艺术相融合,采取“文艺搭台,理论唱戏”的宣讲模式,围绕党的创新理论,编写寓教于乐、富有地方特色的木鱼歌作品,并制作微电影《粤歌木鱼》。此外,东坑还建立了木鱼歌传习所,培养了8000多名学生进行传唱。
通过这种新颖而又接地气的形式,东坑镇将群众眼中“高大上”的宣传教育,转化成“能听懂的语言”,让群众从身边“小故事”中听懂党的“大道理”、牢记党的“大政策”,拉近了理论和群众的距离,增强了党的创新理论成果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从而推动新时代新思想进入千家万户,掀起了百姓宣讲新高潮。
自2018年以来,东坑镇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各时期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国家、省、市各时期制定的政策方针,累计开展了各类宣讲活动130多场,受众人数超过2万人次。
袅袅莞音,悠悠莞事。木鱼歌起源于明末清初,最早见书记载于明末南海人邝露的《峤雅》,书上有云:“琵琶弹木鱼,锦瑟传香蚁。”主要流传于广东白话地区,东莞尤盛。由于歌词浅白,木鱼歌曾是莞人的“流行歌”。目前,木鱼歌已经成为东坑镇的一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唱了400多年的东坑木鱼歌,近年来被东坑镇赋予了崭新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正在重新焕发活力。
【记者】韦基礼
【来源】东坑镇宣传教育文体旅游办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