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晚8时,电视专题片《正风反腐就在身边》第二集《守护民生》播出,讲述了纪检部门彻查孙小果离奇“复活”的全过程。
被判死刑的他为何又“复活”?
2019年3月,一个叫孙小果的人因故意伤害案被昆明市官渡区人民法院决定逮捕,他和同伙在一家KTV打架斗殴,踢爆了对方的膀胱,将对方打成二级重伤。公安机关调查发现,孙小果注册有多家公司,经营多家酒吧夜店,是昆明夜场上有名的“大哥”,貌似合法的公司外衣背后实质是一个涉黑涉恶团伙,做着诸多违法犯罪勾当,开设赌场、放高利贷、非法拘禁、故意伤害,不一而足。
孙小果这个名字一经公布,顿时引起轰动。许多昆明人都有印象,20多年前就有个孙小果,犯下多起性质恶劣的大案,当年已经被判处死刑。
这个孙小果正是20年前的那个孙小果。他是如何离奇“复活”的,是否涉及公职人员违纪违法?
政法机关对孙小果涉黑涉恶团伙犯罪展开调查的同时,纪检监察机关也成立专案组与政法机关协同办案,深挖背后的“保护伞”和涉黑涉恶腐败问题,对涉及的一百多名公职人员进行了审查调查,最终给予党纪政务处分60人,组织处理50人,谈话提醒22人,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19人,查清了这一案件中存在的公职人员徇私枉法行为。
第一次被判死刑后,经历了两次改判
梳理孙小果案跨越20年的过程,他第一次犯罪是在1994年,当时在昆明市环城南路,他和另外四名男子光天化日之下将两名女青年强行拉上车,开到郊区实施轮奸。当时孙小果不是主犯且未满18岁,被判处三年有期徒刑。然而到了1997年,本应在监狱服刑的孙小果离奇地出现在了社会上,再次强奸4名未成年女性,其中1人是未满14岁的幼女。他还非法拘禁并虐待侮辱两名女性,手段极其残忍,伤情惨不忍睹。他的恶行当时引发公众强烈愤慨。经调查,发现是孙小果的母亲孙鹤予和继父李桥忠,在1995年找关系非法为孙小果办理了取保候审,随后又非法为其办理了保外就医。
调查发现,孙小果1998年一审被判处死刑之后,先后经历了两次改判。第一次是1999年,孙小果被判处死刑后上诉,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经二审,改判为死刑缓期两年执行。经调查,这次二审改判在事实认定和适用法律上存在错误,但并未发现徇私枉法情节。
改判死缓后,孙小果被投入云南省第一监狱,按照法律,死刑缓期两年期间没有新的犯罪,则转为无期徒刑。如果孙小果就此依法服刑,也不可能再为祸社会,然而,2003年他的母亲孙鹤予刑满释放后,又一门心思要从监狱里捞人。
孙鹤予(孙小果母亲)接受采访时说:“很矛盾,也很恨他,你说不疼他吧也不可能,总是想让他(受处罚)能够轻一点,有溺爱在里面,这是我的问题。你说做这个母亲做得失败不?很失败,真的,很失败。 ”
孙鹤予当时已被开除公职,但李桥忠仕途又有了起色,在五华区城管局担任局长。孙鹤予于是向李桥忠提出让他再去找关系,李桥忠也就一口答应。
李桥忠(孙小果继父)说:“他是他妈生的,他妈是我的老婆,作为他的继父,他妈提出来这个东西,肯定是找熟人,更好说话,更好通融。”
调查发现,正是李桥忠和孙鹤予的多方运作,致使2007年9月,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对孙小果案启动再审,并最终由死缓改判孙小果有期徒刑二十年。这一再审改判显然极不正常。
时任立案庭庭长开了“第一个口子”
秦光荣的秘书也参与其中
田波,时任立案庭庭长。立案关是再审的第一关,正是田波开了这第一个口子。孙小果的继父李桥忠曾经在部队服役,他打听到田波也曾经在同一个部队当过兵,就辗转托战友约田波吃饭。两次每次5万块钱给田波送去,田波在这个过程中为李桥忠出主意想办法。“处理我,我都接受,这个案子最后给社会造成的影响真的太坏了。判决拿到那一天我掉眼泪了,做了一辈子的法官最后成了罪犯。”
立案关之后是审判关,李桥忠夫妇自然接下来就把审判监督庭庭长梁子安作为重点公关的对象,向他行贿十余万元。
当时梁子安明知这个案子不该改,但面子上又抹不开,他于是告诉李桥忠夫妇,这事难度大,建议他们再找找院领导。时任云南省高院院长是赵仕杰,虽然李桥忠不认识赵仕杰,但却绕着弯子,找到了能和赵仕杰说上话的人。
调查发现,李桥忠通过不止一个人和赵仕杰打了招呼,其中之一是时任云南省省长秦光荣的秘书袁鹏,李桥忠辗转通过一个私人老板结识了袁鹏,送了3万元,袁鹏接受请托给赵仕杰打了个电话。
这些绕着圈子打的招呼起到了作用,赵仕杰找到时任审判监督庭庭长梁子安提了这个案子,大意是如果能动就动一动。
孙小果案再审历时一年进行了三次审委会讨论,不少审委会成员都认为,这个案子事实证据没有错误,不该改判。梁子安回忆,最后一次合议表态没有改事实,只改了刑期,“这个案子谁都不敢动事实。”就这样,孙小果刑期变成了有期徒刑20年。
狱中发明“井盖”获得减刑
调查发现,李桥忠夫妇同时又在监狱系统活动,操作违规减刑,时任云南省监狱管理局政委罗正云和李桥忠既是老乡又是战友,于是不顾原则答应给他帮忙。
罗正云把时任云南省第一监狱政委刘思源叫来和李桥忠一起吃饭,嘴上说在原则范围内关照,下属也就心领神会。
调查组调取孙小果服刑期间的记录查证,发现多名监狱管理人员在领导授意下违纪违规,给予孙小果不正常的特殊待遇,孙小果每个月考核都是满分,连续七年被评为劳动改造积极分子,接连获得减刑。
尤其荒唐的是,孙小果还号称在监狱里发明了一个“联动锁紧式防盗窨井盖”,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后获得了实用新型专利,第一监狱据此认定孙小果“重大立功”再次报请减刑。
井盖设计图纸其实是孙鹤予托人从外面带进去的,在一些监狱干警帮助下,同监其他懂技术的犯人制作出了模型。孙小果的设计陈述材料经鉴定都不是本人笔迹,是同监犯人代写的。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图
经调查核实,孙小果在云南省第一监狱总共减刑3次,2009年1月转监到云南省第二监狱,在二监又减刑两次,于2010年4月出狱,实际服刑时间只有12年5个月。之所以中间要由第一监狱转到第二监狱,是因为违规减刑遇到了阻力。
监狱纪委书记多次反对减刑
时任第一监狱纪委书记何绍平在多次会议上提出反对意见,认为孙小果的减刑不符合规定。罗正云为此专门打来电话,但何绍平仍然不同意:“我不图什么,我必须要依法,你领导认为我不行,你给我换了就算了,没事。纪委书记有这个职责对这个事情进行监督。”
正是因为何绍平的反对,罗正云等人只好将孙小果转到第二监狱,绕过何绍平继续操作。如果多一些人能够像何绍平一样坚持原则,孙小果也不可能“复活”,但遗憾的是,许多人选择了另一个错误的答案。
涉事官员开绿灯多是因人情面子
孙小果家究竟有多大权力能办成这么多事?调查发现,孙家最大的官员只是继父李桥忠,这个区城管局长却成功打通了层层关节。不少收受孙家钱物的人表示,主要不是图财,更多的是因为“朋友圈”“战友圈”的熟人请托,看的是人情和面子。
2019年12月23日,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对孙小果案经再审依法公开宣判,对之前两次改判依法予以撤销,维持1998年一审的死刑判决,并和他出狱后犯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等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十五年的终审判决合并,决定对孙小果执行死刑,2020年2月20日,孙小果被执行死刑。
2019年12月15日,19名涉孙小果案公职人员和重要关系人职务犯罪案公开宣判,19人分别被判处两年至二十年不等有期徒刑。此外,60人被给予党纪政务处分,50人被组织处理,22人被谈话提醒。
中纪委评论:荒唐背后是权力失去监督
人情关系学打通办荒唐事的渠道。孙小果母亲孙鹤予、继父李桥忠疯狂托关系,利用“朋友圈”“战友圈”熟人请托,打通层层关节;司法人员、监狱管理干部关关失守,碍于情面、领导招呼,弃原则、规矩于不顾。调查表明,井盖设计图纸是孙鹤予托人从外面带进去的,在一些监狱干警帮助下,同监其他懂技术的犯人制作出了模型。孙小果的设计陈述材料经鉴定都不是本人笔迹,是同监犯人代写的。第一监狱在相关领导授意关照下,据此认定孙小果“重大立功”报请减刑。
固然有孙小果家人请托、人情社会积弊等原因,但更关键在于相关司法权力失去了监督制约。综观孙小果案,从立案关、审判关到减刑关,多个环节都有公职人员严重徇私枉法问题。“中间只要有一个人是严格执法,他的这个事情就走不下去,每一个人都松这么一个小口子,最后就撕开了一个大口子”。这反映的是很多环节上的权力运行都出现了漏洞、职责职权失去了刚性约束,要么是制度不完善、要么是制度不执行、要么是监督不到位,最终导致权力寻租、权力滥用,孙小果得以离奇“复活”。
司法是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孙小果案警示我们,要坚决整治政法战线违纪违法问题,推动扫黑除恶常态化,坚决打击黑恶势力及“保护伞”,深入查找司法权力运行薄弱环节,依法设定权力、规范权力、制约权力、监督权力,坚决防止对司法活动的干预、插手,严查知法犯法、滥用权力,以言代法、以权压法等,确保领导干部特别是司法执法人员严格按制度行使权力,公正廉洁司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给人民以踏实的安全感。
来源:长安街知事、每日经济新闻、央视新闻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