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九江司法所得知九江户籍居民陈某某在江门某监狱刑期已满,且已接受疫情防控隔离14天期满,经检测各项指标均已合格,需返回户籍地。九江司法所及时向当地村委会核实情况,并安排工作人员联合陈某某家人一起接他回家,形成从监狱到社区的“无缝对接”。
到江门监狱接送重点释放对象。
2020年6月,九江司法所工作人员在日常跟踪交流中,获知陈某某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后,联系到一家企业,为其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目前收入还不错,家庭和睦。
近年来,九江司法所围绕“工作规范化、对接无缝化、帮教社会化”的目标,主动破解帮扶难题,探索出一套具有九江特色的安置帮教工作制度。刑释解矫人员安置率达98.06%,帮教率达100%,重新犯罪率远低于全省水平。
立足需求 大胆创新探寻帮扶新出路
在九江司法所工作人员眼中,帮教一个对象,就是挽救一个家庭,进而平安一个社区。
“有些服刑人员多年没有接触外界的人和物,容易产生警惕心理,出狱后又会走回‘老路’。”九江司法所有关负责人说,根据往年的工作经验,按老套路、老办法等刑满释放人员出狱再对接,衔接率不高,无法很好地取得释放对象的信任,帮教效果并不理想。
“我们要换位思考,犯错的人最想要什么?”九江司法所带着想法,立足于基层工作,不断反思,不断尝试,最终找到答案:信任。2014年,九江司法所率先独创性提出“监狱-社区”无缝对接,主动靠前,消除与服刑人员“最后一厘米”的距离,探索帮扶新出路。
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九江司法所通过购买第三方服务,让社工走到服刑人员身边,使他们放下戒备心,了解他们的心声,从而更好地开展服务。
刑释对象申请个性化再就业培训。
“你好,我们是九江司法所合作社工机构工作人员,专门为你提供结对帮教服务。”2014年的一天,九江司法所工作人员带领佛山市大同社会服务中心的社工走进佛山监狱,社工利用PPT演讲、小组焦点访谈的手法对服刑人员进行帮教,通过展示家庭探访和帮扶活动的照片,让服刑人员了解家人和家乡的变化,同时介绍社工服务和相关扶助政策,帮助传递家属希冀。此举有利于社工提前与服刑人员建立关系,取得他们的信任。
及时衔接释放人员。
正因这种创新举措,自2014年起,佛山监狱九江户籍服刑人员在出狱后,大多主动到司法所报到,报到率达80%。无缝对接服务对象的出狱后报到、跟进情况与其他刑释解矫人员相比,配合支持度更高。接受“监狱-社区”无缝对接服务的佛山监狱释放人员,重新犯罪率为零。
据统计,2015年起,九江司法所进入佛山监狱开展“无缝对接”服务共计5次,累计接触九江镇户籍服刑人员共116人次。
监狱无缝对接服务照片。
“无缝对接能够有效解决刑满释放人员出狱后的脱管、漏管问题,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情况发生,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九江司法所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与专业社工合作,提前与服刑人员接触,建立双方关系,从而促进对刑释解矫人员的综合帮扶措施的落实,让更多刑释解矫人员都能享受到服务,更好地融入社区,实现刑释解矫人员的再社会化。
制定服务标准推广“无缝对接”经验
九江司法所针对刑释解矫人员家庭不同情况,不断改进安置帮教衔接工作,构造系统化管理模式。制定精准接收安置方案,按照早、准、稳的流程,与区司法局、各监所采取反馈信息和跟踪落实办法,严格执行“必接必送”制度,在刑满释放人员释放前1个月进行家庭走访。回归当天,由司法所派出专员对接和登记,签署帮教协议,做到家底清、情况明,从源头上筑牢了刑满释放人员的“帮、管、教”工作基础。
慰问困难安帮人员。
据统计,2015年起,九江司法所通过购买专项社工服务,跟进九江镇安置帮教人员324名,电访963次,入户家访504次;开展社区活动7场次、社区倡导宣传9场次、小组活动68节;组织刑释人员参加义工服务18场次;建立个案共计61例。
在九江司法所精心孵化下,“无缝对接”模式逐渐成熟。2018年5月,九江司法所还协助南海区司法局制定出“监狱—社区”无缝对接的服务标准,为“监狱—社区”无缝对接得以在全南海区乃至全市、全省等的推广、复制提供明确的操作指引。
实际上,众多刑释解矫人员回归社会后的直接难题就是就业,他们因为与社会隔离,时间较长、年龄较大、就业技能相对落后和社会歧视等原因,就业往往比较困难。
“刑释解矫人员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是其顺利融入社会的先决条件。”九江司法所有关负责人表示,在“无缝对接”项目实施后,后续只有解决他们的生计问题,才能不让其走回“老路”。
介绍安帮对象就业。
此外,九江司法所广泛发动社会组织参与九江镇安置帮教工作,为刑释解矫人员提供心理健康服务、社会适应性指导、未成年子女关爱服务等多种服务,累计服务1000余人次,开展就业帮扶54例,实现了42人次成功就业,开展就业创业训练4场次、其他就业服务8场次。2015年至今,共发动7名安置帮教人员参加“个性化”再就业培训,培训补助金额逾2万元。刑释人员安置率达98.06%,帮教率达100%,重新犯罪率远低于全省水平,有力促进了刑释解矫人员的回归。
孵化社会企业助力刑释解矫人员就业
在“无缝对接”项目实施过程中,九江司法所工作人员发现就业技能低下、就业空间狭隘、企业不接纳、长期与社会脱节无法融入职场和各种陋习、懒散心态等导致就业时间不能长久,是刑释解矫人员的普遍问题。
因此,九江司法所萌生了一个想法:为两类特殊群体“量身打造”具有中途之家、回归驿站功能的九江镇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基地,并以基地为依托,与社工机构合作深入开展就业帮扶服务,孵化一家具有承担社会责任效能的企业,接纳刑释解矫人员就业。于是,以“就业帮扶”为切入点,九江社区矫正与安置帮教基地和半爱司法社企应运而生。
2017年9月,九江司法所协助博雅机构成功链接到南海区社工委2017年创投资金20万元,开展“半爱——九江镇司法社会企业孵化”服务项目,配备了两名全职社工进驻基地,对九江镇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人员进行帮扶。
介绍社矫对象就业。
2018年3月开始,博雅机构与南海赛兄纳弟合作引进办公用品生产线,同时打造半爱社会企业产品展示区,同时也开通了1688网上采购平台,真正让半爱社会企业成功孵化。
“安其身,方能安其心,只有让他们稳定下来,他们的心才会安定。”九江司法所有关负责人表示,从“无缝对接”项目到建立基地、孵化社企,九江司法所对安置帮教工作的情怀和初心始终如一。2020年,九江司法所更借佛山市创建“一所一品牌”工作契机,确立安置帮教工作为品牌建设目标,继续推进安置帮教“工作规范化、对接无缝化、帮教社会化”,做实做好刑释解矫人员的回归帮扶,推动他们更快融入社会,重返人生正轨。
来源:珠江时报
通讯员:黄碧珊、潘伟玲、沈芝强
编辑:佛山新闻网 丁锦漩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