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去年空气质量六项指标全面达标,监测工作领跑全国

南方日报

冬日晴暖,广州塔上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正“悄无声息”地工作。作为广州地标建筑的“小蛮腰”,既是游客心中的网红打卡点,也是全国最高大气监测点。  

“天更蓝了”“空气更好了”……市民的直观感受,是广州近年来积极打赢蓝天保卫战、守护蔚蓝的最佳评价。2020年,广州PM2.5年均值再创新低,连续四年稳定达标,并首次实现空气质量六项指标全面达标。  

作为一座实际管理服务人口超2200万人次的超大城市,广州经济体量大、交通流量大,如何守护蔚蓝?这对于广州这座城市和市民来说,都是一道难题。  

如何破题?空气质量监测工作领跑全国,在全市52个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点;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020年前三季度,广州第一、二、三产业占比为1.04%、26.92%、72.04%;减煤、控车、降尘、少油烟,在全国率先开展燃煤电厂“超洁净排放”改造……打好蓝天保卫战,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以良好生态环境为背景色,为老城市新活力提供支撑,蓝天保卫战,广州怎么打赢?  

downLoad-20210122085121.jpg

织密监测网络  

建成52个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点  

2020年12月30日晚上,“小蛮腰”上“广州空气质量全面达标”10个大字环绕,向市民宣告全市空气治理成效,也为广州蓝天保卫战写下注脚。  

“2014年,依托高耸入云的广州塔,生态环境部门在广州塔地面、塔身118米、168米、488米处分别设置4个自动监测站,建成了广州市空气质量垂直梯度监测网。”广州市生态环境局有关负责人介绍。  

空气好不好,监测得到的数据最有说服力。生态环境要改善,必须先从监测手段入手。  

领风气之先的广州在这方面也“领跑”全国。早在1984年,广州便建立起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到2011年底,全部11个国控监测点均建成PM2.5自动监测系统,为广州在全国率先将PM2.5纳入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指标、实施环境空气质量新标准奠定了坚实基础。  

目前,全市已建成52个能全面监测PM2.5等六项主要污染指标的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点,广州塔4个垂直监测站,组织道路移动监测,形成大气环境立体监测体系。实施污染源在线监测、无人机巡查、遥感监测、用电量监控等,实现精准管控。  

“广州不仅在近地面布点监测方面不断突破,也在积极探索建立不同高度的垂直监测。”上述负责人表示,广州垂直梯度监测网位于广州市核心区域,是目前全国垂直高度最高的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梯度站。梯度监测站数据可反映城市近地层污染物垂直分布状况,助力广州开展污染传输、高空反应机制、垂直遥感监测等前沿监测探索。  

聚焦治理前线,广州还建立全省首支镇(街)园区专职环保员队伍,配备2300余人,实施污染源网格化管控。“这支队伍是‘千里眼’‘顺风耳’,也是一支高效专业的环保新力量,为广州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强大助力。”市生态环境局新闻发言人郑则文在“广州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现场表示,这在广东省属于首创,是弥补当前基层生态环境执法力量不足的制度创新。  

精准监控网不断织密,基层执法力量不断强化,科技+人力为广州空气质量监测和治理织牢了守护网。  

对症施策治源头  

持续开展PM2.5源解析工作  

“小蛮腰”上一行字,但值得解读的数据却不止于此。  

从具体数据看,2020年环境空气综合指数3.54,同比下降17.1%,空气质量明显改善;空气质量达标331天,同比增加38天;达标天数比例90.4%,同比增加10.1个百分点。  

值得关注的还有PM2.5等指标。2020年,广州PM2.5年均值为2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3.3%;PM10年均值为4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8.9%;二氧化氮年均值为3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0.0%;二氧化硫年均值为7微克/立方米,同比持平;臭氧浓度为16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0.1%;一氧化碳浓度为1.0毫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6.7%。  

成绩单如何?横向对比国内其他中心城市数据能够更清晰。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官方网站数据显示,2020年北京市PM2.5年均浓度为38微克/立方米,首次达到“30+”水平,同比下降9.5%;PM10、二氧化氮连续两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二氧化硫年均浓度稳定达到国家标准并保持个位数水平。  

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官方网站数据显示,2020年,重庆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33天。PM2.5浓度33微克/立方米,PM10浓度53微克/立方米,二氧化硫浓度8微克/立方米,二氧化氮浓度39微克/立方米,一氧化碳浓度1.1毫克/立方米。  

“广州的PM2.5和空气质量达标率在9个国家中心城市里指标是最优的。”生态环境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作为一座大体量的国家中心城市,广州空气质量“成绩单”来之不易。  

正如其所言,广州PM2.5年均值连续四年稳定达标,并首次实现空气质量六项指标全面达标的成绩,只是广州打好蓝天保卫战的结果体现。  

要控制污染物,首先要知道污染物从何处来。广州是全国首批开展PM2.5来源解析及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编制试点城市。近年来,广州市生态环境部门致力于推动专项研究与业务实践相结合,组织每年动态更新PM2.5解析结果和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为科学、精准实施污染控制提供技术支撑。  

2020年9月22日,黄埔区永和街环保管家试点项目启动会现场,一辆VOCs走航监测车吸引了众人的关注。这台看似普通的车辆具备秒级响应,可快速深入了解区域污染物分布情况。该街道还同时计划将50套VOCs预警预报装置安装在各重要点位,及时对重点企业车间、厂界废气进行在线监测、实时监控。  

污染源头找到了,才能对症施策。  

作为全国三大综合交通枢纽,该负责人透露,2019年,广州货运量达13.6亿吨,位居北上广深四大城市之首,其中公路的货运量是8.84亿吨。“这也就意味着广州除了其自身的汽车保有量以外,还有大量过境汽车,机动车污染治理是一个很大挑战。”  

减煤、控车、降尘、少油烟——这是广州的治气思路。  

减煤方面,在全国率先开展燃煤电厂“超洁净排放”改造,2018年以来关停广州发电厂等9台燃煤发电机组,2019年提前一年完成省下达广州三年减煤199万吨的任务。  

控车方面,累计投放纯电动公交车超1.25万辆、纯电动巡游出租车超1.3万辆。  

降尘方面,制定扬尘防治“6个100%”管理标准图集,开展扬尘治理“净化”专项攻坚行动。  

少油烟方面,2018年以来,完成410家企业“一企一方案”综合整治和872家企业销号式整治。  

追根溯源,对症施策,广州用大数据手段让污染源无处逃遁,从源头守护蔚蓝。  

推动绿色发展  

提升蓝天幸福感  

在广州黄埔区,首条氢燃料电池公交示范线15辆车来回运载乘客,首批氢燃料电池物流车也已投入示范运营。  

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是广东省氢燃料电池产业发展的三个依托园区之一。《广州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19—2030年)》提出,广州将打造千亿级氢能源产业体系,该区是广州市氢能产业创新核心区。  

为什么要发展氢能?答案要从广州的能源结构讲起。  

广州是典型的能源输入型地区,能源资源十分匮乏,本地可利用的可再生能源资源十分有限,能源结构调整压力巨大。同时,广州正处于产业体系改革和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期,迫切需要加快改革创新,培育新动能,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发展氢能产业,将减少广州对化石能源的依赖,优化能源结构。”在介绍《广州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19—2030年)》时,广州市大湾区办常务副主任、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陈建荣说。  

能源结构优化带来的是产业结构的优化。氢能产业的发展还将引领电力、石化、汽车、装备制造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氢燃料电池汽车可在纯电动汽车难以覆盖的长距离或重型车领域实现柴油替代,携手纯电动汽车,解决城市交通污染难题。  

以此为缩影,本着安全为本、节约优先、绿色低碳、多元驱动的能源发展战略,广州着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将为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作出更大努力。  

作为一座超大型城市,空气质量“成绩单”背后蕴藏着广州绿色发展的密码。  

广州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前三季度,广州第一、二、三产业占比为1.04%、26.92%、72.04%。第三产业占比越高,越有利于空气质量的优化。  

1月7日,市生态环境局公布了2020年全市空气质量状况和各区排名情况。2020年,各区空气质量均有好转,空气质量改善排名前三为越秀、荔湾、增城区。按照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排名,从化、增城、花都排名前三。  

“我们将全力推进大气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效应;2021年着重巩固PM2.5稳定达标和二氧化氮首次达标成效,遏制臭氧上升趋势。”该负责人说。  

蓝天白云、璀璨星空,良好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也是人民群众对幸福感、获得感的具体感知。作为经济大市的广州,在抓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抓好生态建设,才能以更稳健的步伐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铿锵前行。

【记者】宾红霞 郎慧

【实习生】廖宇民

编辑 万映雪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