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产简介
田心村制作的鸟笼工艺精美,用料考究,每年吸引不少广州、香港、新加坡等地的采购商直接到村里订货,其产品远销到东南亚等地区,因而有“鸟笼村”之美誉。鸟笼的制作是一项手工技术含量颇高的民间工艺,鸟笼的价值不仅在于制作材料的讲究,还取决于手工的精湛程度,一只鸟笼的价格从几十元到几万元不等。鸟笼制作一般分为选竹、雕花、扎笼三个步骤。所需主材为毛竹,主要来自清远市清新区当地的浸潭、石潭等镇,以及连州、南雄等地。雕花,一般是在鸟笼的底圈雕上富有传统艺术特色的图案,增加鸟笼的美观和艺术性。扎笼,即将前期制作好的各个部件组合起来,一个精美的鸟笼便做好了。
新式鸟笼(潘俊坚摄)
历史渊源
田心村制作鸟笼至今逾50年。1967年,一位鸟笼制作师傅从广州返乡(邻镇龙颈西坑大队),田心村生产队长看中其一手好技艺,便请他来教授村民制作鸟笼,并成立了两个鸟笼(灯笼)厂。掌握技艺之后,村民农忙时耕作,农闲则进行鸟笼制作。为获得额外收入,村民积极性很高。1980年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推行,分田到户,生产队的工厂也被解散,村民便以家庭作坊形式继续制作鸟笼。鼎盛时期,鸟笼生产收入一度成为大部分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还带动附近十多个自然村掀起一股鸟笼制作热潮。
传统鸟笼(潘俊坚摄)
链接
田心村,位于清远市清新区禾云镇西北部,距离镇政府约10千米。田心村始建于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由梁氏和陈氏族人先后迁移至此地定居而形成。村庄地处清远滨江山区,村舍周围有水田围绕而取名田心村。又因滨江河流经该村北面,曾用名水边围。
田心村村貌(谢云龙摄)
来源:《广东物产》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