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海洋所2项相关研究获海洋工程科学技术一等奖

南方+ 记者

红树林如何适应极端环境?砗磲规模化人工繁育科技难题从何攻破?南海海洋研究所“红树林对极端环境响应及其分子生态学适应机制”项目和“南海砗磲规模化人工繁育和中培技术体系构建及其在生态修复中应用”项目荣获2019年度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基础研究类、社会公益类一等奖,获奖项目证书于近日颁发。

红树林被誉为“海岸卫士”,近年来红树林面积锐减,极端环境对红树林的影响也越来越被重视。

广东目前拥有红树林约1.21万公顷。图为珠海淇澳岛—担杆岛红树林。冯建奎供图

针对因人类活动导致污染加剧、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温度异常、海平面上升等问题,南海海洋研究所王友绍研究员团队依据过去近20年对红树林的调查,阐明了红树林抗污染机理及其分子生态学机制,揭示了红树林对异常气候变化响应与适应机制。同时阐明了红树林湿地物质循环过程及其微生物调控机制,建立了红树林生态系统评价与修复技术体系。该研究成果的发表填补了国际红树林分子生态学研究的空白。

“红树林对极端环境响应及其分子生态学适应机制”项目获2019年度海洋工程科学技术一等奖。

该项目完成红树林生态修复示范区16000多亩,多次向国家提供有关红树林生态修复与保护的研究报告,为我国近海生态修复与保护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持,成果也推广至南亚和东南亚,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

汕头市科普日活动现场,千姿百态的砗磲珍珠令人目不暇接。李俊伟 摄

当次获奖的另一项成果则与砗磲相关。砗磲,是海洋中最大的双壳贝类,在我国被列为一级国家保护海洋生物。由于存在虫黄藻植入难、幼虫变态率低、国内无移植放流先例等技术瓶颈,实现规模化人工繁育始终是科技难题。

南海海洋研究所喻子牛研究员团队通过构建“无应激法”虫黄藻高效植入技术,成功攻克了幼虫植入虫黄藻的难题,实现幼虫变态率从1%提高到30%以上,稚贝中培过程中的存活率可达90%以上。

“南海砗磲规模化人工繁育和中培技术体系构建及其在生态修复中应用”项目获2019年度海洋工程科学技术一等奖。

该项研究成果填补了国内砗磲规模化人工繁育技术空白,实现了砗磲苗种的规模化生产,成功在南海相关海域开展了批量化的底播放流,开创了国内砗磲资源生态恢复示范应用的先例,有效推进了砗磲人工繁育的产业化进程,在南海砗磲资源保护、珊瑚礁生态系统修复、南海岛礁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生态社会效益和经济价值。

【记者】刘佳荣(见习)罗慧庭(实习生)

【通讯员】黄蔚霞

编辑 姚昱旸
校对 冯志坚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