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汕头文脉⑤ 侨批打捞:无偿捐赠+有偿转让+合作互惠

汕头观察

“汇侨批之萃,补群典之缺”,这是汕头《潮汕侨批辞典》编委会经反复讨论,为编纂定下的原则。自2018年4月至今,这部收录并解释了潮汕侨批相关词语的工具书作为国内首创,倾注了20多位侨批研究专家的心血。近日,《潮汕侨批辞典》书稿已全部校对完成,将于今年印刷出版。汕头侨批文化研究和传播工作者“编纂一部专业辞典”的心愿顺利达成。

从“搭建一批平台”“建设一批馆”“出版一批书”三个方面,《汕头市加强历史文化保护和利用实施“八个一批”工程方案》对侨批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一背景下,侨批文化应如何做好保护、展示和研究?

4

◎搭平台推动侨批记忆工程

“侨批文化资源是需要被抢救的。”汕头侨批文物馆首任馆长王炜中说。

2013年6月,侨批档案以其原始、真实、唯一、不可再生、不可复制、正在消失等特点,作为独特的历史文献和记忆遗产,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

“搭建一批平台”工作任务的首要要求就是做好侨批的保护、研究、开发和利用,推动侨批记忆工程。从发动社会力量捐赠侨批文物、优化侨批存藏环境、提升侨批展示水平、持续推进侨批数字化保护等方面助力侨文化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

目前,侨批文物馆馆藏的各类侨批档案逾11万件,其中侨批原件有3.2万封。“这个数量相较于《世界记忆名录》的高度来讲太少了。”王炜中认为,要做好侨批的抢救保护工作,首先就要做好原件征集。

汕头侨批文物馆馆长林庆熙表示,发动侨批捐赠只是抢救侨批档案的途径之一,但在侨批价值越来越被重视的当下,单靠无偿捐赠已不现实,“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十几年行之有效的方法,是无偿捐赠、有偿转让、合作互惠三管齐下”。

王炜中和林庆熙都提出,成立一个侨批文化基金,由国家、省和市拨款,专项负责侨批的征集、宣传和展示工作,也可为侨批存藏环境优化和数字化保护提供设备改进和人才培养的资金。

在侨批数字化方面,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很早就和汕头大学图书馆特藏部进行了尝试,合作建立侨批档案检索系统。2018年5月,研究中心又和中山大学合作创建“潮汕文献数据库·侨批数据库”。截至2020年5月,列入《世界记忆名录》的115050件侨批档案已全部收录进省档案局侨批档案管理系统,形成比较完整的数据成果。

汕头多维度推进侨批保护开发利用。图为“陶瓷侨批”。王涵琦 摄

汕头多维度推进侨批保护开发利用。图为“陶瓷侨批”。王涵琦 摄

加快汕头侨批文物馆整合提升

自2020年10月以来,汕头侨批文物馆的“观展潮”热度不减。

“建设一批馆”工作任务要求全面立体展示汕头历史文化和人文形象,提出要加快汕头侨批文物馆的整合提升。作为汕头侨批文化最重要的展示平台,汕头侨批文物馆于2003年5月,由国学大师饶宗颐首倡建立,后又于2013年7月搬迁到由中国银行汕头分行改建而成的新址。迁址扩容后,侨批文物馆的展览场地扩大,文物展品也得以丰富。

林庆熙告诉记者,汕头市委已决定侨批文物馆依法依规划转市档案馆管理。他认为,侨批档案的搜集、整理、存藏和数字化处理交由档案主管部门管理,既依法依规,也合乎专业要求;而侨批文化的展示、文物展厅的运作,可委托市文化主管部门管理,纳入小公园开埠区博物馆群。

在展馆的内容设置上,王炜中认为还有改进的空间,“要让观众看完能理解为什么侨批能入选《世界记忆名录》”。他提出,展览既要深化对侨批文化内涵的挖掘深化,也要加强对侨批现实意义的宣传。

“心系家国,知恩图报;勇于开拓,锐意创新;笃诚守信,言出必行;坚韧不拔,百折不挠;团结互助,同舟共济;崇文重教,兴学育人。这六个方面是侨批体现出来的华侨精神,更是侨批能给现在汕头发展带来的精神力量。”王炜中说。

除此之外,王炜中还提出要优化侨批文物馆的环境,增设办公区和研讨区,可供侨批研究会就地进行分组讨论,有利于后续研究的开展。

凝聚学界民间力量致力侨批研究

即将出版的《潮汕侨批辞典》收录了潮汕侨批涉及的词语1851条,分为商号、机构、专名、文著、邮政、金融、地名、语言八个大类。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创会理事长刘峰在序言中写到,该辞典兼具工具书和普及读物双重功能,将在普及侨批知识、传承和弘扬侨批文化方面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出版一批书”的工作任务要求高质量编撰《汕头侨批文物馆资料丛编》,多角度、跨学科、全方位展示侨批文物,同时在编制《穿越小公园》系列丛书中,也包括了“批局旧址”这一主题。

据林庆熙介绍,除《潮汕侨批辞典》外,在20余年间,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相继出版了一批潮汕侨批研究专著,初步构成了学科体系;2003年10月28日,以侨批为研究对象、侧重学术研究的内部刊物《侨批文化》创刊号出版,至今已出版32期。

但王炜中指出,已出版的研究专著有的来自专家学者,有的来自民间收藏家,更多的是独立分散的研究。广东省档案馆民间档案征集鉴定专家、民间收藏者张美生认为,侨批文化研究需要长期从事基层实践,掌握大量实物、证据,而民间收藏者在这方面更具优势。

学界学者有着进行学术研究的实力,而民间收藏者有着长期钻研的条件,如何才能促进两者结合,推动侨批文化更进一步的研究发掘呢?

林庆熙表示,侨批文化的研究,仍应该依靠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近20年的丰富经验和研究实力。王炜中也认为,应该由研究中心设立的侨批研究会组织一支专家队伍,制定近期、长期的研究规划,提出一系列课题,定期召开研讨会。

“只有这样,才能让研究行动统一起来,队伍建立起来,方向明确起来,也才能将学界和民间两股力量捏合在一起,共同为侨批研究贡献力量。”王炜中说。

■行思录

张美生:

我与侨批的不解之缘>>>

张美生。王涵琦 摄

张美生。王涵琦 摄

“文华、文彬二儿均悉,前月回批收妥。内云政府为要增加粮食生产,呼唤海外华侨支援购肥以资帮助。欣向来最关心家国民生,亦尽我力量,在此帮寄港币贰佰元……”张美生半跪在地上,将一封侨批长信小心地摊开,逐字逐句念过,其间忍不住拭了拭眼角。

自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收侨批,这样令人动容的瞬间张美生已记不得有多少次了。每每夜里拿出收藏的侨批细读,张美生都觉得好像是有一圈侨胞围坐在自己身边讲述在他乡的不易,对亲人的思念和对家国的牵挂。

“我和侨批的缘分是注定了的,”他笑着说,“我一辈子就干这一件事。”

作为汕头侨批研究会副会长、侨批文物馆顾问、广东省档案馆民间征集鉴定专家,56岁的张美生和侨批相伴了30余年。

回忆起收藏侨批的契机,张美生也觉得凑巧。他的舅舅擅长书法和裱画,从小耳濡目染,张美生也学了两手。后来,爱上收藏旧版人民币的他第一次从“落乡人”(专门下乡收购旧书杂货的人)手里看到侨批时,只一眼,就被侨批上娟秀的书法迷住了。一读批上的文字,张美生又被其间蕴含的浓浓家国情感动,从此开始大量地收购,并重新捡起裱画的技艺,学着开始修复破损的侨批。

30年间,张美生收藏的侨批一度多达6万余封,他又将部分收藏的侨批捐赠给了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而他自己慢慢也从最初的民间收藏者,开始研究侨批,陆续出版了《潮汕侨批赏析》《潮汕侨批书法荟萃》《侨批档案图鉴》等著作。

“这是我应该去做的事。”张美生说,2020年5月份出版的《侨批档案图鉴》是他想了十几年要出的书。

尽管在心里已经打过无数遍腹稿,出书依旧困难。张美生不会使用电脑,36万字的书稿只能手写,再雇人帮忙打印。“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著书期间我得到了省档案馆以及很多专家学者的支持,是有许多人在为侨批文化事业努力,”张美生说,“当我终于收到样书的时候,巨大的欢喜让我整个人都懵掉了,看着封面呆愣了好久,我觉得我又为侨批做了一件事。”

2017年6月,《见字如面——张美生收藏侨批书法荟萃展》在广东省档案馆集中对外展示了563件侨批档案,时间跨度从1906年至2007年。此前,省档案馆已经办过2次侨批展,但张美生的个展依旧大受好评。展览中,他将收集的全国最长的2.2米侨批和最短的只有三个字“外平安”的侨批放在一起展出,令来观展的市民都大为惊叹。

张美生认为,推广和传播侨批文化,就要让侨批活起来。他向记者展示了2013年6月19日他协助一家艺术馆设计的陶瓷侨批摆件,摆件1:1等比例制作,正反面都按照侨批原件复制了制式、印章、信息和款项。“像这样的陶瓷侨批,是可以作为很好的文创产品,让侨批得到更好的传播推广的。”张美生说,不光是文创产品,讲座、读书会、座谈会等,一切好的传播形式都值得尝试。

【记者】 王涵琦

编辑 肖俏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