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汕头文脉③ 非遗寻路:从深闺走向市场

汕头观察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遗存的佐证。它记录着数千年来的中华民族记忆,凝聚着一代代人的辛勤和智慧。

汕头现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3项、省级非遗项目39项、市级非遗项目102项,涵盖了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传统美术、传统技艺等类别,展现了潮汕传统文化独特的魅力。

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当下,非遗不能“藏于深闺无人知”,只有使其“活起来”,才能真正融入百姓生活。近几年,汕头市非遗项目呈现活起来、传下去的良好局面,非遗保护工作一直走在广东省前列。通过非遗活化,越来越多市民近距离感受到非遗之美,城市文化自信和百姓幸福指数也有所提升。

1

走近群众>>>

进学校出国门展示非遗魅力

近几年,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很多非遗项目、非遗传承人也纷纷走进校园,用“进校园”的方式推广普及非遗项目、传承非遗精神。汕头以重大节日展演、文化遗产日等活动为载体,积极开展“非遗进校园”“非遗进社区”等活动,提高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进一步推进非遗保护和传承。

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2019年的主题为“非遗保护,中国实践”。2019年6月16日,在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举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高校宣传展示活动中,外籍教师、广以学生和嘉宾市民聚集校园,与表演团队一同参与非遗日系列活动,潮汕大锣鼓《社庆》、潮曲清唱《盼亲人》、潮剧折子戏《杨子良讨亲》、潮州音乐《浪淘沙》等经典节目,吸引参加活动的师生和市民驻足观看,气氛热烈。

不过,让非遗教育作为一种传统文化教育走进校园仍任重道远。以灯谜文化教育为例,在汕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灯谜(汕头)代表性传承人黄育群看来,灯谜文化博大精深,趣味无穷,但现在年轻一辈喜欢谜语的人越来越少,“传承还得从娃娃抓起,要加快推进灯谜进校园工作”。

非遗展示不仅进学校、社区,还走出了国门。2019年12月12日由泰国潮州会馆、汕头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联合主办的“汕头文化周”展示的潮汕卤鹅、工夫茶艺、陶瓷微书、印章镌刻技艺、潮州木雕、潮绣、老菜脯制作技艺、潮式粿品制作在曼谷引起轰动,唤起了在泰国的潮汕乡亲的乡愁。

活化传承>>>

探索新模式保护传承非遗文化

去年6月到9月,位于汕头小公园开埠区的潮汕文艺人才一条街热闹非凡。汕头一批非遗传承人逐一登台,向市民游客讲述他们对非遗文化的坚持与传承,并当场展示各自擅长的木雕、陶瓷微书、抽纱等传统技艺。

潮汕文艺人才一条街于2019年初在小公园国平路启动建设,总建筑面积1590平方米,在省级以上工艺美术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以及汕头有较高声望、社会公认的国协会员书画名师中,首批挑选设立王芝文(陶瓷微书)、陈建全(微雕)、黄荣浩(玉雕)、何汉林(木雕)、陈树泽(抽纱)、许遵英(剪纸)、许少雄(嵌瓷)7个大师工作室及汕头中国画院艺术交流馆,并建设潮汕文艺人才交流中心。

“汕头目前专门从事木雕工艺的民间艺人越来越少,我希望有更多人来了解支持这个行业。”何汉林说。他是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省级非遗木雕代表性传承人,与木头打交道已40多年。《岁寒三友》《百鸟图》《半畔花篮》《百鸟朝凤》等名作都出自他手,一些作品被国家级、省级博物馆收藏,其中《百鸟朝凤》还曾获得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奖。

虽然自己的木雕作品屡被收藏及获奖,但何汉林仍专注于木头的世界里创作。自从在小公园开埠区设立工作室后,何汉林还经常为往来游客、当地市民展示木雕技艺,也时常为中小学生开设讲座,努力将这门传统技艺传承下去。

汕头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非遗传承人工作室的设立将带动整个开埠区的保育活化,展示潮汕文化艺术的丰硕成果和深厚底蕴,同时作为潮汕传统文化对外交流平台,培养更多文艺人才。

实际上,汕头还在积极探索非遗保护与传承发展新模式,推进汕头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造性发展,拓展非遗影响力,真正融入群众生活。如建设非遗数据库,开展“抢救性记录”工作,健全传承机制,利用数字多媒体现代化技术手段,全面、真实、系统地记录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掌握的非遗知识和技艺,为传承研究、宣传、利用非遗留下宝贵资料。此外,整理出版《汕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非遗丛书》等非遗史料性书籍。

■行思录

非遗传承人>>>

让非遗推陈出新走向市场

说起潮剧盔头,看过潮剧的人都不会陌生,它是潮剧舞台上人物所戴的各种帽子的统称。作为潮剧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潮剧盔头的传统制作技艺在潮汕地区已流传了580多年。2011年,“潮剧盔头制作技艺”项目被列入汕头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由于潮剧盔头是纯手工打造,一般需要7道工序才能完成,且每道工序环环相扣,尤其是帽盔边缘镶凸线工艺是其他剧种的盔头所没有的,也是最考验功力的,如今在潮汕地区懂得做盔头的人已不多。在潮剧盔头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看来,盔头不仅仅是艺术品,更是一种文化形象,能够讲述汕头故事,展现潮汕民俗文化。

近些年来,致力于潮剧盔头改良制作的陈洁,一直在发展传承与市场化运作之间寻找着平衡。她在传承父辈技艺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探索,尝试创作更精致的迷你盔头摆件,同时加以包装、附上简介,不仅将沉重的盔头进行“轻量化”改良,也让人们了解更多有关盔头的历史文化知识。

跟陈洁一样,省级非遗项目“胪溪壁画”代表性传承人、首届广东省九大建筑名匠(壁画名匠)吴烈波,也找到了壁画技艺与市场对接的结合点,走上了市场化发展之路。

省级非遗项目“胪溪壁画”代表性传承人吴烈波创作的瓷盘画作品。张伟炜 摄

省级非遗项目“胪溪壁画”代表性传承人吴烈波创作的瓷盘画作品。张伟炜 摄

吴烈波深耕壁画技艺已有30多年,创作的壁画作品遍布省内各地,且多次参加各地举办的文化展览屡屡获奖。让壁画技艺与市场对接上,得从2010年开始讲起。那时候,吴烈波已经开始尝试将壁画转移到木板和瓷盘上来,调色、绘画、烧制等工序均是他一手完成。

2014年,他创作的一套名为“梅兰竹菊”的瓷盘画被广州一个朋友相中并买下,这让他真正尝到了转型的甜头,此后更是“一发而不可收拾”。多年来,吴烈波笔耕不辍,创作热情不减,不仅善于将鲜明的时代主题绘入精美的瓷盘中,他还发现,传统的壁画完全可以应用到现代空间来,“家居装饰不只是悬挂宣纸作品,也可以将壁画创作成一种装饰性挂屏,轻便的木板挂画同样也称得上是壁画作品”。

“非遗市场化发展,能够为一些潜在经济价值较高的非遗项目提供自我发展、自我保护的可能,前景非常广阔。”吴烈波认为,非遗市场化发展能为传承人增加收入,有了经济效益,传承人才能有更多的资金反过来用于非遗的保护和传承,这其间离不开政府和全社会的支持、鼓励和帮助。传承人应以开放的姿态迎接市场化发展,为非遗在延续着生息的同时寻觅新的生活土壤,带来新的审美感受,从而在新时代绽放第二春。

【记者】 张伟炜

编辑 肖俏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