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群深调研 | 一家研究所怎样孵化出千亿级产业

南方经济智库
+ 订阅

◎产业集群:前沿新材料

◎调研地点:苏州

穿过中科院苏州纳米技术与仿生研究所(以下简称“苏州纳米所”)行政楼走进园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矗立在入园之路上的四个醒目大字——年少有为。背后是苏州纳米所十余年间建成的重点实验室、纳米加工与测试平台、项目孵化基地。不时有科研人员快步穿过大楼,身影忙碌。

中科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受访者供图

中科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受访者供图

这是苏州纳米产业发展的第一颗“种子”。自2006年苏州纳米所落户至今,苏州工业园区“磨剑”十五年,不仅是国内首个将纳米技术应用产业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园区,还发展成为全球八大纳米技术产业集聚区之一,“产业生态圈”蓬勃发展。2020年,园区纳米产业产值预计达1000亿元;到2025年,力争建设成为国际纳米技术应用产业先导区。

目前,广东前沿新材料产业集群仍处于培育发展阶段,创新能力相对薄弱。以苏州纳米所为“源头”突破材料核心技术,支撑乃至引领苏州纳米产业实现飞跃,这一路径值得广东借鉴。

刚刚过去的2020年,跻身全球八大纳米技术产业集聚区的苏州工业园区再获“丰收”,预计纳米产业产值将达1000亿元。这里的第一颗“种子”,当属苏州纳米所。

中科院苏州纳米所

“从我们开始,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企业孵化、人才培育、公共技术平台建设……园区纳米创新链与产业链上各个环节一一打通。”中科院苏州纳米技术与仿生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邓强表示。

2006年,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业园区与中国科学院联合创建苏州纳米所。业界轰动,但也有不同声音:苏州外向型经济正处高峰,制造业一派繁荣,为什么要投入大量资源去培育一个前景不明、基础不强的全新产业?

“选择产业布局,要考虑5到10年、甚至更长远的发展趋势。光靠外向型经济走不远,关键还得自主创新。”苏州工业园区产业主管部门相关负责人说。15年前,苏州纳米产业基础薄弱、基础研究实力不足,寻找自主创新的突破口要从技术“顶层”入手,引进国内顶尖的大学与科研院所。

中科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受访者供图

中科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受访者供图

“高、转、融”是苏州纳米所15年来的关键词。邓强告诉记者,苏州纳米所建成后,一方面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做强基础研究,形成了一批重要科技成果;另一方面围绕苏州发展纳米产业需求,打通科研院所和地方产业资源。

“高”是科技研发剑指高端。在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碳纳米管材料、新能源电池材料、生物材料和仿生材料等重点领域,苏州纳米所已颇有建树。其中,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基础创新已有重要突破,项目实现量产;碳纳米管材料有望成为下一代核心加热材料,为产业发展带来颠覆性影响。

“转”是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目前,苏州纳米所争取花2年建成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产业化示范基地,并服务企业壮大规模,推动成熟企业冲击科创板。

“融”则是充分撬动资本力量。目前,苏州纳米所正计划与国科控股、地方银行等合作筹建成果转化基金,按照科研、中试、产业化环节1∶10∶100的比例,撬动更多社会资金投入产业化环节。

“前沿新材料产业是系统性工程,不要怕‘慢’。”邓强认为,培育前沿新材料产业集群,市场需求导向和科技推动导向缺一不可,不能只求短期效益,还要依靠原创性颠覆性技术突破,才能实现创新链和产业链融合、实现从科技界到产业界全链条贯通。这正是苏州纳米所作为产业“源头”的意义所在。

宽敞洁净的生产车间里,一片片直径2英寸的白色半透明小圆片整齐摆放,像普通塑料一样不起眼。然而,这种被称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的氮化镓晶片,每片的国际售价高达数千美元。

园区内,苏州纳米所孵化的第一家企业——苏州纳维科技有限公司已实现氮化镓单晶衬底量产,2020年更打开国际市场,出口日本。“以前核心技术主要掌握在国际巨头手上,我们在国内率先自主突破了氮化镓单晶衬底量产技术。”纳维科技总经理王建峰告诉记者,2020年公司营收突破2000万元。

中科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受访者供图

中科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受访者供图

2007年,苏州纳米所开始探索科技成果产业化,副所长徐科带着团队与技术创立纳维科技。“我们伴随着苏州纳米所的发展而成长。”王建峰说。

就在纳维科技研发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原型产品的2011年,苏州纳米所又瞄准了碳纳米管材料领域,找来联想之星、苏州纳米城等机构和企业,联合创立苏州捷迪纳米科技有限公司。“纳米所以知识产权入股投资,有力激发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捷迪纳米执行董事金赫华回忆,公司创办前6年,一心扑在技术上,几乎没有市场销售,每年营收只有一两百万元,但纳米所提供的一系列软硬件优惠,免除了公司后顾之忧。

若把纳米所比作苏州纳米产业发展的“种子”,如今由它而来的创新“森林”正不断壮大。从研究所到企业、再到公共技术平台,环环相扣,推动材料创新系统能力日益增强。

苏州纳米所内,纳米加工、测试分析、纳米生化三大公共平台,是许多像纳维科技、捷迪纳米这样的初创型企业成长的“摇篮”。三大公共平台既有力支撑纳米所及其孵化项目的科技研发和创新,也服务周边地区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需求。“中小企业资金有限,即使自购设备也往往‘用不满’。但如果没有这些设备,技术研发进度跟不上,又会被‘卡脖子’。”王建峰说。

在纳米真空互联实验站内,记者看到,超高真空管道将一个个形态各异、功能不同的科学设备“无缝”连接起来,形成全真空实验环境“闭环”。

这是世界首个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标准在建的集材料生产、器件加工、测试分析于一体的纳米领域科技公共开放实验平台。“就像太空的真空环境一样,它解决了传统超净间模式中难以解决的尘埃、表面氧化和吸附等污染问题。”邓强说,目前正力争将其纳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体系。

培育前沿新材料产业的进程中,广东材料创新系统能力不足,面临着核心技术和专用装备水平相对落后、关键材料和核心部件保障能力不够等“痛点”。如何用好现有的大科学装置、国家重点实验室、大学和科研院所,培育出繁盛的创新“森林”,值得思考。

从苏州纳米所这颗“种子”成长为纳米产业的繁盛“森林”,关键是培育良性“生态”。

产业生态圈拥有良好的生态梯级层次,对扩大产业规模、塑造产业品牌具有重要推动作用。纵观全球,美国波士顿、以色列特拉维夫等新兴产业发达地区,都构筑了健康可持续的产业生态圈。“2010年底,我们提出了‘纳米技术产业生态圈’的概念。经过十年发展,最终形成了‘纳米技术应用产业生态圈’的发展模式。”苏州纳米城的运营平台苏州纳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综合部副总经理冯瑞杰说。

在“产业生态圈”模式驱动下,苏州工业园区已累计引进孵化约700家各类纳米企业,聚集了中科院苏州纳米所、中科大化纳米学院、苏州大学纳米学院等多家科研机构和重点高校。同时,联合多方成立江苏第三代半导体研究院、工业过程模拟与优化研究所、中为柔性光电子智能制造研究院等一批重大创新机构,形成源头创新的良好基础。

这种“产业生态圈”如何形成?记者在调研中发现,无论是企业、科研院所还是平台机构,都认为政府的“持之以恒”和“高效服务”发挥了重要作用。不管政府人员如何变动,但江苏、苏州对发展纳米产业的支持一以贯之,政策持续性保障了产业发展的持续性。

中科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受访者供图

中科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受访者供图

“只有多元化的碰撞,才能激活更大的应用市场。”冯瑞杰说,苏州纳米城内开展了名为“同合会”的品牌活动,取“志同道合”之意。该平台邀请纳米应用市场的终端企业、投资机构、科研院所加入,定期与园区的材料企业开展对接。

目前,园区已规划建设“研发创新+创业孵化+规模产业化”布局的纳米技术应用产业载体,累计建成载体面积超60万平方米。搭建创新项目、风投资本、服务机构的交流合作圈,园区纳米城已与100余家、资金总规模超200亿元风投资本建立合作关系。

捷迪纳米的“飞跃”,也是在这样的技术与市场碰撞中产生的。2017年,捷迪纳米作出一个关键决定:引入两位经营合伙人,一位是目前公司董事长梁青,另一位是总经理吕玮。前者是联想之星的前投资副总裁,2011年代表联想之星对捷迪纳米进行投资;后者在高科技企业浸淫15年,企业运营经验丰富。

“如果没有生态圈,我们可能很难这么快对接上这些资源。”金赫华认为,技术研发与市场运作同样重要,经营人才的加入弥补了科研人员不擅市场运作的短板,让公司业务聚焦在产生效益的领域。2017年以前,捷迪纳米每年营收最多一两百万元。2018财年,营收突破1000万元;2019财年营收约5000万元,再上新台阶。

如今,这个“产业生态圈”正向更广地区延伸。

在广东佛山,中科院苏州纳米技术与仿生研究所广东(佛山)研究院加快建设。“初步计划将蓝绿激光器产业化项目放在佛山。”邓强介绍,该院将以提升粤港澳大湾区纳米技术、半导体等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建设成为中国科学院在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成果转移转化的重要载体。

放眼苏州纳米城,这里已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多层次、多领域、多维度的合作。中芬纳米创新中心、荷兰高科技中国中心等7家国际纳米创新中心落户,纳米技术应用推广与国际合作日益深化。

“苏州和深圳有些像,都是憋着一股劲儿在做科技创新。两地的互动越来越多。”冯瑞杰说,目前正与深圳联合申报“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创新中心”。

前沿新材料的赛道上,未来长三角与珠三角的携手,充满想象。

建言湾区

实现市场需求与科技推动“双轮驱动”

“在产业链条中,材料看似不起眼、规模不大,但却很关键,它站在产业金字塔的塔尖。”苏州纳维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建峰认为,前沿新材料对未来产业升级而言,发挥着“支撑”与“引领”两大重要作用。其中引领的意义更重要,实现从追随到引领的转变,关键靠材料技术突破。

当前广东从制造迈向“智造”和“创造”,要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必须先过“材料关”。

中科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受访者供图

中科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受访者供图

“市场需求导向与科技推动导向要‘双轮驱动’。”中科院苏州纳米技术与仿生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邓强认为,从产业集群发展看,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和供应链“四链”很重要,其中产业链和创新链又是核心。“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就是把产业链中的核心问题、把“卡脖子”的关键技术问题提炼出来,放到创新链中解决;“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则是在现有的科研布局和技术储备中发现对产业发展具有指导引领作用的新增长点,围绕新增长点不断开拓下游应用方向,让新技术与市场充分碰撞,把创新链中的成果放到产业链中去应用。

“粤港澳大湾区拥有许多成熟优秀的终端企业,通过它们对新材料技术的应用,产业规模与发展活力将非常可观。”苏州纳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综合部副总经理冯瑞杰认为,在新材料领域,粤港澳大湾区拥有巨大的终端市场优势。尤其是广东可依托一批大型企业、骨干企业,进一步挖掘终端市场优势,引导上游材料企业切入到下游成熟的制造业产业链中,打通产业链条各环节,激活应用市场。

【策划】郎国华 王溪勇 陈韩晖 罗彦军 郑佳欣

【统筹】黄应来 彭琳 王彪

【采写】陈晓

【摄像/剪辑】万稳龙 见习记者 钟烜新

【出品】南方经济智库 南方产业智库

编辑 陈梅玉
校对 谢日强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