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见到校长就感觉他很慈祥。”
“他像我们的爸爸一样关心着我们的学习生活。”
“我们来到珠海那天已经很晚了,校长却还在校门口等我们。”
他对学生倾注的关爱,
就像冬日暖阳般温馨动人,
也像一杯温暖的热茶,
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他就是北师大(珠海)附中
党委书记、校长
梁柏健。
1月18日,课间时,梁柏健来到学生们练习合唱、画板画的教室,天气冷了,他想看看学生们穿得够不够暖。他的心中始终牵挂着这些在珠海学习、生活的新疆学生。
2013年8月,北师大(珠海)附中开始承办新疆高中班。目前学校新疆学生有332名,他们分属于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蒙古族、乌孜别克族等民族。该校本地学生和老师也分属于汉族、满族、壮族、京族、蒙古族、回族、畲族、土家族等多个民族,可以说,这里的师生生活是民族团结的生动写照。
“新疆学生来到珠海,父母不在身边,加上新疆、珠海两地文化差异等,他们在珠海的读书生活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对于学校来说,这也是一项崭新的工作。”梁柏健说。
为了让新疆学生更好地融入珠海校园里的学习生活,梁柏健带领学校老师了解这些孩子的个性、学习基础以及新疆文化,对于想家的新疆学生,学校老师给予了陪伴和开导,为做好新疆班学生教学工作打好基础。
“有一次,一位新疆学生在饭堂吃饭,一边吃一边悄悄抹眼泪,我拿了一根香蕉递给她,这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后来她有什么心事都会跟我聊,我总是鼓励她,后来她毕业又哭了,已经不舍得离开珠海了。很多孩子毕业后会考虑报考广东的大学,或者是回来珠海生活、工作。”梁柏健说。
北师大(珠海)附中秉承“政府办学、专家管理”的理念,坚持以“润”文化育人,坚定“春风不择物,远近一同仁”的教育情怀,着力培养“文雅、优雅、高雅”的润园人。
“我们把孩子们当作天然、没有雕刻过的璞玉,遵循教育规律,陪伴每个孩子慢慢成长。我觉得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实现了教育目标,但没有留下太多的教育痕迹,踏雪无痕、润物无声。”
北师大(珠海)附中不分重点班,本地师生与新疆学生在学习方面密切沟通,这对新疆学生普通话提升很有帮助。此外,学校开设版画、合唱等30多门课程,可以全方位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对于很多新疆家庭来说,自家孩子能够到珠海读书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情。从新疆派到珠海的老师海日姑丽·吐尔逊说:“能够考来北师大(珠海)附中的新疆学生都是比较优秀的,在这里他们受到无微不至的关怀。新疆学生们都很感恩,感觉来珠海来对了,也希望自己的弟弟妹妹能够考到这里来。”
梁柏健对新疆学生的关怀会落实到学生反映的细微问题上。在一次与学生交流中,他得知高三学生因为学习紧张,洗澡时间不足,回宿舍比较晚的时候,学校热水有时会供应不上。
当时,梁柏健对新疆学生说:“天气冷了,吃饱饭、吃好饭、有热水洗澡是最基本的保障,我会跟总务处说让物业公司尽快完善学校热水系统,一定不能再出现热水不够、加热不足的情况。另外,我们争取弄好热水系统,增加每天供热水的次数,大家可以分批洗漱。一天供应三次热水够不够?”
新疆学生开心地回答:“够!”
春节将近,梁柏健带领全校老师早早做好了新疆班学生留校过年的准备工作,与孩子们一同等待佳节的到来。
你身边也有这样温暖的老师吗?
请在评论区
喊出他/她的名字吧!
来源:珠海传媒集团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