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西樵这个社会服务项目焕发大同社区乡村振兴新活力

南海西樵
+ 订阅

近年来,西樵镇高度重视社会治理工作,加快推进市域社会现代化,社会建设服务硕果累累。通过征集举办西樵镇优秀社会服务项目评选活动,一批扎根于社区本土的10个优秀社会服务项目被打造标杆,汇编成册,为社会治理服务项目的实施提供参考经验,有效提高服务影响力。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2020年度西樵镇优秀社会服务项目」之一的“同心共创,显达小康”显岗、大同社区营造项目。

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探索乡村治理创新的方式,2018年12月起,在西樵镇综合治理办公室的大力支持下,启沅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开展“同心共创,显达小康”显岗、大同社区营造项目。围绕“改善人居环境”的主题,以空间微改造作为服务切入点,动员多元主体参与社区治理,培育志愿者、自组织的队伍,充实并利用社区资源网络,构建良好、和谐的社区命运共同体,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区治理格局。项目每年在社区挖掘一个自然村进行服务下沉,本文以大同三村为例分享社区营造服务经验。

“阿敏(社工),我们三村营造行动需要广泛发动大家募捐才行,晚一点我在群上再宣传宣传。”

“阿敏,蚕房的墙绘什么时候动工?提前告诉我,我提醒大家把车停好不要挡到路了”。

“阿敏,营造路线上的那口古井已做好防护网,你有空过去看看”。

在多方的支持和参与之下,截至2020年11月底,共建绿色美好家园行动进入收尾阶段,大同三村的营造示范路线“诞生”,产出营造点8个,社工也从中孵化、培育了三村的小小自组织。整个行动过程就像是一场“环境共创之旅”,从方案的讨论、设计到实施,社工与村民一同克服困难,迎接美好。

找准“钥匙”,探寻共创机会!

2020年,结合“健康生活”“人居环境”等热门服务主题,社工面向全社区进行调研,对社区环境的基本情况再次进行摸底,了解村民对居住环境的需求、大同各个自然村的环境卫生的现况等等。

▲社工走进三村,访问村民有关环境的问题

“村内娱乐设施少。”“村内特色建筑“孖祠堂”附近环境脏乱。”“位于三村中心的旧蚕房残旧。”“村内的几口古井周边没有防护措施,存在安全隐患。”“村内的闲置地能美化一下。”经过定期的走访,社工发现村民对自己的家园评价不高,提出不少的意见和建议。

通过整理《居民意见总表》,根据三村的实际情况,社区两委干部、社工与三村的村长共同沟通,确定复制四村的服务经验,以空间微改造的行动撬动多元主体参与社区的建设和治理,让村民真正掌握家园治理的话语权,动员他们亲身为家园建设付出行动力。并计划打造出社区营造的示范路线,让三村成为大同社区又一网红打卡点,并将此次营造行动命名为“共建绿色美好家园行动”。

▲社区两委干部、村长、社工参与联席会议

榕树头议事会听取各方声音,

撬动多方资源。

在社区的支持以及村长的积极配合下,社工开始在村里开展宣传工作以及举办榕树头议事会,先后组织社区两委干部以及28名三村村民代表对营造路线的原来面貌、改造需要、营造方式等进行议事协商,了解村民对营造行动的态度,听取村民的意见和建议,丰富营造路线的内容。

“如果需要用到村民的房屋,一定要咨询屋主。”

“蚕房作为我们本村的代表建筑,应该进行美化。”

“你们决定就行了,还要我来提什么意见。”

“我认为这件事在三村不太重要,我不同意。”

议事协商的过程有认可,也会有分歧,难免会产生不同的声音,会议过程也会有“燃点”,这对社工而言是一大挑战。当会议出现矛盾时,社工会向村民强调服行动初衷,并针对每一个声音进行及时解释说明。

2020年9月,社工联合三村的志愿者在村内“孖祠堂”举办了《共建绿色美好家园行动方案》发布会,向村民介绍营造路线和具体内容,并发起了资金、人力、物资等募集。会上得到了村民的积极认捐,并吸引了不少村民前来报名行动的志愿者。发布会结束后,社工还继续在线上微信群进行募捐活动。

▲发布会上向村民正式公布行动方案

不足一个月的时间,行动共募集79位村民的18750元的资金、由本地厂企提供的油漆、村民提供种植用的花苗、塘泥等物资,此外,有17对亲子、10名志愿者报名参加了行动。

▲营造点内容

多方联动,村民共创!

在持续数月的行动过程中,社工主动向村民汇报动态,期间,村民的共创意识以及对建设家园的使命感与责任感越来越强,营造出“一人参与,全家出动”的良好氛围。

“如果这块地需要画,我可以推荐我的孙女过来帮忙,她画画很厉害的!”住在榕树头旁的宝姨了解营造工作后,主动推荐自己的孙女加入营造行动。

▲大桐堡美术老师参与五边地墙绘的起稿

在村民的热心推荐之下,社工联系到大桐堡小学的美术老师、开画社的老师、装修师傅等人才资源,他们协助社工开展了大大小小的活动,如青少年户外写生、环保T恤DIY、地绘游戏制作、五边地/蚕房的墙绘等,共吸引了811位村民加入行动。

▲村民共同参与地绘游戏制作

▲村民动手种植,美化村口栏杆

“经过两年多的社区营造实践活动,村民由原来的你做我看,转变为走出家门,主动助力参与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工作。大家共同汇聚智慧和力量,共同美化家园,管理家园,焕发大同社区乡村振兴新活力。”看着社区营造服务在这两年发挥的作用,社区两委干部馨姐有着这样的感慨。

▲三村大街绘画场景

这一条新的社区营造示范路线迎光而生,为三村带来改变。如今,从前破旧的蚕房成为了三村的新地标,鱼塘护栏成为沿途风景,古井被装上防护栏,这里的娱乐空间不再只是篮球场,大榕树下可以乘凉、议事、玩乐,党群服务站的利用率越来越高......

▲村民在榕树头下体验地板游戏


资料来源丨启沅社工

编辑丨念响新媒体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