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城南庄加速新旧动能转换:一座工业大镇的攻与守

南方+ 记者 罗湛贤 2021-01-19 08:24

道氏技术、金意陶、杏头“智造动力谷”、金溢科技……最近一个月,禅城区南庄镇捷报频传,多个重大项目落户或动工投产。   

疫情之下,获得这样的突破,是这座佛山工业大镇攻与守的平衡,稳盘与反弹的双线突围。

2020年,是攻坚克难的一年。南庄直面疫情大考,统筹推进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成功推动经济社会从暂时停摆到快速复苏。

2020年,是逆风飞扬的一年。南庄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村改热潮从年初贯穿到年底,优质产业项目扎堆涌入。

危机中育新机,变局中开新局。在经济社会面临重大挑战时,南庄并未退缩,反而潜心练功,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今后也将在打造智造高地的新定位上纵马奔腾、驰骋前行。

“两难”变“两全”

南庄经济的稳步恢复,首要得益于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手抓”“两手硬”。

回忆起去年初疫情防控的场景,南庄商会会长、广东新明珠陶瓷集团董事长叶德林依旧心潮澎湃。

沧海横流显砥柱。疫情突如其来让众多企业措手不及,所幸的是,南庄镇防控指挥部第一时间启动疫情期网格化的企业管理机制,严防密控疫情。政府强有力部署给企业吃下了“定心丸”。

南庄镇防控指挥部启动疫情期网格化的企业管理机制,严防密控疫情。南庄镇防控指挥部启动疫情期网格化的企业管理机制,严防密控疫情。

面对这场没有硝烟的攻坚战,南庄企业也携起手来抱团出击。自去年1月28日大年初四开始,南庄商会就通过电话、微信、邮箱等方式,累计联系了300多家企业及18个村居物资需求,累计筹集了超46万个口罩、246支体温枪,为企业复工复产的物资储备打下坚实基础。

2月中旬,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这个工业大镇又面临了新课题:如何在继续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有序开展复工复产,推动经济社会逐渐恢复?

“刚开始我们真的没底,复工有风险,不复工企业又难以为继。”广东一鼎科技有限公司廖卫平告诉记者,筹备复工期间,企业一度面临防疫物资紧缺、防控措施不足等困难。但在当地政府的帮助指引下,按照规定率先复工复产。

南庄镇经济和科技促进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有序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南庄成立了10个行动服务小组,为全镇8600多家企业提供全方位的复工复产指引服务,形成统一的复工复产战线。

一鼎科技在政府的帮助下率先复工复产。一鼎科技在政府的帮助下率先复工复产。

防控的关口守住了,接下来,就是要打通受疫情影响的各个堵点,让产业的发展所需的生产要素的充分流通。

2月下旬,为全力助促复工复产工作,南庄镇人社部门通过“点对点”跨省包车的方式,安排专车接送省外异地务工人员回南庄,有力支持南庄企业复工复产的用工需求。

与此同时,全省最大单体物流园、位于南庄的易运物流基地也顺利复工。基地内600多家企业、通往全国上千条货运专线陆续恢复。货通天下成为支撑佛山制造业复苏的有力支撑。

“经过一个月调整,已经基本实现全面复工。”尽管疫情对一鼎科技的经营冲击不小,但公司副总经理廖卫平坦言,复工情况还是比预想中要快。

从经济发展暂时停摆到企业复工加速推进,南庄只用了短短一个月的时间。

人流、物流动起来以后,南庄镇党委政府又马上瞄准企业复工后的融资痛点,主动牵线搭桥,仅用了不到48小时就与佛山农商银行敲定了金融助企战疫的扶持方案,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30亿元的资金授信额度。

“政府的高效作为,给了我们重启发展的信心。”叶德林说。4月以后,作为南庄建陶龙头的新明珠四大生产基地马力全开,5条大规格的岩板生产线陆续上马。

既打赢疫情防控大战,又统筹推进复工复产,将“两难”变“两全”,南庄交出了一份不俗的答卷:仅用约半年时间,全镇规上工业企业、省市重点项目、村级工业园区和专业市场均复工复产。经济社会逐步回归正常轨道,全镇主要经济指标正回稳向好,展现出强劲韧性。

千亩村改突围

稳住经济基本盘的同时,2020年以来,一场空间突围的战役也在南庄如火如荼地开展。

在土地有限而开发程度极高的禅城,占据了全区国土面积1/7的村级工业园,是开拓产业新空间的突破口。而作为产业大镇的南庄,村改更是势在必行。

尽管相比主城区开发程度要低,但近年来南庄用地压力也开始显现,一些大项目落地也曾面临载体不足的尴尬。另一方面,全镇66个村级工业园,占地面积超21800亩。大部分建成于上世纪80、90年代建成,占地大、产出低,安全隐患多,已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村改顺时而为,却非易为。村级工业园占用的村集体土地租期长短不一,牵涉到村组、投资方、企业等利益不同,要达成各方一致本身就是一大难题。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南庄镇委镇政府将村改纳入“头号工程”,由镇委书记亲自挂帅,借鉴周边先进地区经验,镇村企多方联动,形成“政府主导、村企互动、市场为主”的崭新格局,采取“权属人自行改造、镇公有资本参与改造和社会资本参与改造”等模式。

经过一年的统筹谋划布局,去年3月,疫情尚未消退,南庄就率先打响全区村改的头炮——启动对100亩的贺丰工业区改造,总投资约3亿元,分三期建设,将把原有低端的厂房改造成主攻高端制造及新型环保的产业基地。

贺丰工业区打响南庄村级工业园改造的头炮。贺丰工业区打响南庄村级工业园改造的头炮。

此外,贺丰工业区还将创新探索园区社区化和产业城市化,以多层标准厂房为主,并建设幼儿园、人才公寓、商业综合体等生活配套设施。“村改项目将加快带动产业和村容村貌的提升。”贺丰村“两委”负责人十分期待。

9个月后,南庄村改再掀高潮。面积更大、投资额更高的杏头“智造动力谷”项目在年关中拉开帷幕。

该项目由南庄镇公有企业投资约9.5亿元,通过公开租赁杏头村集体用地进行建设和运营,是目前全镇改造面积最大(300亩)的“工改工”项目,重点引入智能家居以及智能车联网等产业,有望打造成南庄未来的智能制造中心及人才聚集地。

杏头“智造动力谷”重点引入智能家居以及智能车联网等产业,有望打造成南庄未来的智能制造中心及人才聚集地。杏头“智造动力谷”重点引入智能家居以及智能车联网等产业,有望打造成南庄未来的智能制造中心及人才聚集地。

如今在南庄,村改之势已愈演愈烈。贺丰、杏头、河滘麻陈、村尾等千亩“工改工”改造项目相继启动,改造面积约1000亩,规划建设产业载体面积100万平方米。

“村改为南庄腾出优质的产业载体,我们要乘势而上。”南庄镇陶瓷产业促进会常务副会长罗文强表示,接下来要加大在商会、企业及村居的发动宣传,带动更多企业参与。

“十四五”期间,禅城将打响村改“百园大战”,打造一批新的重大发展平台、产业创新社区。“借势借力,村改将成为南庄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南庄镇委书记李仕亨表示,接下来将探索“政府为主导、市场为主体、公资撬动、村组参与、项目共建、红利共享”的村改共建、利益共享体系,为南庄产业发展提供更多更优质的载体。

智造高地崛起

如果说村改为长远发展打开了一片新天地,一大批项目的抢滩进驻则为南庄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2020年,尽管面临疫情等诸多挑战,但南庄还是迎来了项目投资、动工的大丰收。

3月,作为佛山重大项目开工投产活动的主会场,占地82亩、总投资近20亿元的国星光电LED器件封装及应用产业项目,在南庄吉利工业园破土动工。

8月,上市公司福能东方将总部从中山迁到禅城后,带动子公司深圳大宇精雕在禅城设立全资子公司,并在南庄吉利工业园全面投产。

11月,国星光电在南庄再下一城,拿下约21亩地块,旨在继续扩充公司现有产品产能。几乎同时,由深圳上市公司金溢科技在南庄投资兴建的智能交通射频识别与电子支付产品生产基地正式投产。

深圳上市公司金溢科技在南庄投资兴建的智能交通射频识别与电子支付产品生产基地已投产。深圳上市公司金溢科技在南庄投资兴建的智能交通射频识别与电子支付产品生产基地已投产。

12月,江苏汇博机器人竞得南庄50亩地块,用于打造装备制造基地、智能家居和人工智能研究院;金意陶、道氏技术在南庄同一日动工。前者投10亿元打造总部大楼和绿色家居产业园,后者斥资10亿元建设氢能及新材料产业园。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项目虽然占地面积不大,但大多围绕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而布局,处于行业高精尖领域,以智能制造为特色,产业带动效应突出。

如金溢科技南庄基地,将通过信息化与自动化带动佛山智能交通产业发展;国星光电LED器件封装及应用产业项目建成后,有望在佛山形成超百亿的产业集群,并带动当地智能家电、汽车制造等产业的发展。

去年11月,国星光电在南庄再下一城,拿下约21亩地块,旨在继续扩充公司现有产品产能。去年11月,国星光电在南庄再下一城,拿下约21亩地块,旨在继续扩充公司现有产品产能。

众所周知的是,南庄一向以建筑陶瓷等传统产业著称,为何能吸引众多新兴产业项目青睐?

“南庄产业基础非常扎实,也能为智能交通产业发展提供充足的应用场景。”金溢科技董事长罗瑞发表示,今年上半年公司产能将全部转移到南庄,并从高速公路到停车场再到加油、充电等领域,开展综合交通管理采集和城市交通治理等各应用场景的落地。

除了产业配套环境,当地高效的政务服务,也是打动企业的关键因素。

在禅城区、南庄镇两级政府的改革推动下,道氏新上马的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项目报建的全过程,当地政府提供贴身服务,也倒逼我们加快落地。”道氏技术董事长助理王健安说。

在禅城区、南庄镇两级政府的改革推动下,道氏新上马的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在禅城区、南庄镇两级政府的改革推动下,道氏新上马的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

良禽择木而栖。良好的营商环境吸引企业纷至沓来。数据显示,2015年全镇高新技术企业只有20多家,去年已突破100家;市场主体从1.21万户增加至2.76万户,其中去年新增6147户,经济发展活力持续提高。

不久前召开的禅城区四届十次全会明确,“十四五”期间,禅城将全力打造精品城区、精品产业、首善之区。而南庄也被赋予了新定位:打造智造高地。

“去年引入了一批优质项目为南庄智造产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李仕亨表示,接下来将围绕禅城区委区政府对南庄的定位,以村改为抓手积极打造优质产业载体,推动吉利工业园提升和拓展,大力招商引资,全力打造禅城乃至佛山的智能制造高地。

从统筹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两手抓”“两手硬”,到攻坚村改开拓产业新空间,再到引进项目打造智造高地,这是支撑南庄经济爬坡过坎、增长好转的中流砥柱,相信越过山重水复,必将迎来柳暗花明。

【南方日报记者】罗湛贤

南庄镇供图


编辑 杨晖桃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