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2021年我国经济增速预计在8%左右|预见2021

南方+ 记者

2020年中国经济年终“成绩单”今日发布。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01598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3%。在疫情的冲击之下,我国经济为何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新的一年,中国经济面临怎样的内外大环境?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接受南方日报、南方+记者专访表示,疫情冲击下,中国经济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得益于我国的制度优势、经济本身的弹性和韧性、科学的决策和战略组合的进退有据。他预计,2021年,我国经济将持续复苏,增速应该在8%左右。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受访者供图。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受访者供图。

“应该认识到,目前我国经济复苏的基础仍不稳定、不扎实。”刘元春表示,2021年我国经济宏观调控的复杂程度要高于2020年,这就要求宏观调控政策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更加精准有效;“六稳”“六保”政策不能大转弯,不能“见好就收”。

——完善产业链塑造中国经济强大韧性

南方+: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肆虐,全球经济受到重创,中国却成为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您认为,为何我国能取得这样的成绩?

刘元春:在疫情冲击全球经济的当下,我国成为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充分展现;二是中国经济的弹性和韧性,支持中国经济能够应对疫情冲击;三是科学的决策和战略组合的进退有据,带动中国经济走出疫情影响。这三位一体配合得很好,这是中国经济能够实现正增长的关键所在。

南方+:在您看来,中国经济的弹性和韧性表现在哪里?

刘元春:我国经济的弹性和韧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我国拥有最为完善的产业链和供应链,在疫情的特殊时期,这种完整性和强大链条,使得我国成为世界抗疫的生产中心。二是,我们过去几年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得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扭曲得到极大程度的改善。三是,过去几年,我国加强金融整顿,金融泡沫得到很好整治,企事业单位和经济主体资产负债表相对良好,并且在疫情形势下不至于出现短期恶化。四是,我国债务率比较低,在疫情的特殊时期,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回旋空间较大。五是我国作为一个超大市场经济体,即便在其他国家市场停摆后,内循环依然能够相对独立运行,这都体现我国经济的弹性和韧性。

——全球经济复苏仍面临大量不确定性

南方+: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也是建党100周年的日子,做好经济工作,十分重要。您认为,当前我国经济面临怎样的国际国内大环境?

刘元春:从国际环境来看,今年全球疫情是面临持续和逐步消退的过程,世界经济在疫情控制的基础上出现复苏,但复苏过程中依然面临着大量的不确定性。其中,西方发达国家货币政策的退出,全球金融风险可能进一步恶化,经济本身的风险没有降低。另外,不同国家复苏进程严重不同步,这种结构分化会进一步加剧。

但从国内环境来看,我国经济持续复苏和进入常态化进程是很确定的。在复苏的过程中,我国去年采取的一系列抗疫纾困的非常规政策可能逐步向常态化转变。在“六稳”“六保”的基础上,我国还将构建新发展格局、开启“十四五”规划,我国经济短期面临着规划转换、战略坡度的接续期,在中期新的总需求扩张和新动能也将不断出现,还要看到,随着改革的调整,我国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包括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城乡结构都将出现一些变化。

南方+:在当下世界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的当下,我国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对应对当下的形势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有怎样的意义?

刘元春: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框架,从根本上将重构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体系,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在中高速、高质量增长的轨道上持续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打下坚实的制度基础和结构基础。

另外,构建新发展格局还将利用我国这样一个超大市场经济体、利用创新驱动,推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格局加速演变,特别是为中华民族在世界经济全面崛起奠定很好的经济基础和综合能力,同时从根本上改变中美大国博弈的不对称关系。

——今年宏观调控复杂程度高于2020年

南方+:近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经合组织对2021年中国GDP增速预测值分别为8.2%、6.9%和6.8%,显示出全球对中国经济复苏的信心。但去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并未就今年经济增长提出目标,要求“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您认为这个合理区间是什么?在您看来,今年我国经济增长预期如何?

刘元春:今年我国经济运行状态将向常态化增长速度转变,去年和今年的增速平均速度在5%-5.5%,这是一个常态化的路径。去年我国经济的增速应该在2%-2.5%这个区间,那2021年合理的增长区间应该在7%-8.5%这样的区间,这样的增速能够使我国经济结构中供需相对平衡,经济增速回归到潜在增长速度的状态。

由于受到疫情冲击,2020年经济带来基数效应和潜在增速的折损,我们预计,2021年的经济增速应该在8%左右。当然,2021年我国经济持续复苏,宏观调控政策也要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这就意味着我们不应刻意追求增长速度,而是要为新发展格局迈好第一步,更好地在改革、结构调整和新发展格局的布局上做文章。

南方+:会议还提出,今年宏观政策操作上要更加精准有效,不急转弯,把握好政策时度效。您如何理解“精准有效”?

刘元春:应该认识到,目前我国经济复苏的基础仍不稳定、不扎实,因此保持有效需求的持续扩张是基本定位,这就要求“六稳”“六保”政策不能大转弯,不能“见好就收”。

与此同时,我们要考虑到构建新发展格局过程中,我国经济面临的短板问题和重大风险问题,应在短期内进行解决,为“十四五”总体布局进行重点项目和重点工程的打造。

这也意味着,2021年我国经济宏观调控的复杂程度要高于2020年,要求更为精准,才能在战略布局、短期风险控制和稳定复苏上寻找到可行的路径。

【记者】赵晓娜

编辑 钟金秀
校对 谢日强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