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土地上的绿色梦
蔡海光
梅州市大埔县有“山中山”之称,是省级重点扶贫特困县,也是广东最早被确定的中央苏区县。2019年大埔县被国际自然医学会授予“世界长寿乡”和“人类宜居的理想之城”称号,让这个古朴自然、文化底蕴深厚的小山城一时蜚声中外,而位于大埔县洲瑞镇的瑞山,这几年的名气更是大了起来。
瑞山,名字吉祥充满瑞气,这些年我去过很多次,从她建设之初,到初具规模再到惊艳示人,这得感谢这座山的主人,广东农民企业家蔡俊发,在我看来,他是位对家乡很有情怀的人,对瑞山的感情更是执着得像头拓荒牛;他从2010年开始开发瑞山,在长达八年时间里带着团队扎根大山,硬是把一片两万多亩的荒山野岭,装扮成一个天然氧吧的大公园和鸟语花香的生态圈。
2019年的国庆,瑞山正式开门迎客。在那碧波如镜,繁花似锦的琴湖湖畔,矗立在草坪上的巨石总能引起游客的驻足,巨石上镌刻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10个大字,静观于此,心领神会,看远山近景,树木葱茏,绿意盎然,过滤似的阳光轻洒于湖畔的每一个角落,让人更无法拒绝的。是整个瑞山负氧离子常年保持在每立方厘米27,000个以上,毋庸置疑,这是现实中的大氧吧。细想下,其实瑞山并没有打造风景,她只是在呈现一个自然的原貌,保存自然界最真实的样子罢了。这或许就是这座山的主人最磅礴的初心,对瑞山最独具匠心的一种构思。
八年前的一个早春,生于斯长于斯的蔡俊发创业致富后,他在思考一个问题,如果随波逐流,他可以效仿很多老板过着享乐的日子,再或者是开发房地产赚热钱。但在这片故土挑过瓷土,打过苦工感受过淳朴乡情的他,无法割舍这份浓重的乡愁。内心的棒槌落地后,他把瑞山当作自己梦想重新出发的地方,他明白,这是他的家乡,这更是一片红色的热土,当年闽粤赣边区纵队刘永生司令员曾率领游击战士在瑞山神出鬼没,留下诸多战斗足迹,时至今日山林中依然可见当年游击战中留下的仅容三四人藏身的“石屋指挥部”;还有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大埔县委、埔丰县委等机关都曾设在瑞山,并在此召开多次重要会议,领导当地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瑞山密林之中甚至还有一个简易的伤兵医院,说它简易,其实就是一间土墙泥瓦的矮房子,但就是这样一间矮房子,当年老百姓曾担负过一段时期转运伤员的光荣使命,现仍有红色遗存……蔡俊发曾感叹说,自己开发瑞山是因为瑞山是绿色的摇篮,也是红色的摇篮,他要把祖宗留下的这“两个宝贝”好好保存下来。于是他拿出“现代愚公”的精神,建设瑞山过程的艰辛,根本无法用“苦”字来描述。他曾经在没有手机信号的大山,在简陋的板房里连续吃住26天,白天头戴斗笠,脚踩解放鞋,跟着工人在工地跑,皮肤晒得黝黑,活脱脱就是一个泥腿子;晚上则在板房里挑灯夜战,细化方案,开会讨论;他卯足了干劲,远离城市喧嚣,把自己的思想和灵魂交给这座大山,和大山融为一体;八年来,他对每一位到瑞山关心他的朋友不厌其烦地介绍瑞山的美,那种爱发自他的内心,就像父母深爱自己的孩子……很多人曾说他傻,包括很多亲朋当初都无法理解他的想法;有时他也觉得自己傻,因为开发瑞山的八年,他遇到过很多的建设瓶颈,也曾怀疑自己是否自找苦吃?但当瑞山的昨天被轻轻翻过去,很多曾经妄议他的人又有了新的发现,今天,他傻得是那么可爱。
说实话,瑞山并非名山大川,她无法匹敌泰山的雄奇,也无法媲美黄山的梦幻,更不能和名山胜地划一个等号。文章前面说到的瑞山的名气又从何而来?因为这是一座颇有灵气的山。
当游客陶醉于瑞山之美时,并不一定有机会去了解瑞山背后的开发故事,就像我们每一个人深爱自己的母亲,但并非真正读懂母爱一样;再比如每一位到过江西瑞金,见过那一口驰名中外的井,但不一定会去深思,那是一口红色的井,一口水面映照着中国历史的井:吃水不忘挖井人。人生的旅程很多都是走过路过,很多风景都一晃而过,但有些地方总会在走过路过后,还会去回头,还会去念想。同样,瑞山瑰丽的今生,她还有一个这样的前世。
说蔡俊发是个苦孩子一点不假。1970年出生的他曾在瑞山脚下的小山村度过难忘的童年时光,他的父亲是位瓦匠,因为家里穷,他在六七岁时就已经学会烧火做饭和上山砍柴,甚至他在这个年纪就学着大人,加入了劳动的行列,和村中的其他小孩一样,平日跟在大人屁股后面,走上几公里的山路到瓷厂挑瓷土,每挑一回为了挣五分钱:后来蔡俊发读到初二,因为家里实在拿不出钱,他只能辍学在村中一家瓷厂当了工人,那一年他才15岁。再后来他又去了深圳打工,最贫困潦倒时用身上仅有的15元钱,度过了人生中最为齿寒的半个月。1993年,他回到家乡梅州创业,开始从事钢材生意,从不懂到熟悉再到被人骗,一步一个坎,慢慢把事业做大。有一年事业刚起步不久的他生意上被人骗了几十万,当时他很懊恼,是他奶奶的一句话为他开了窍:俊发,你能够被人骗,不全是坏事,你可以得到教训,但你永远不要去骗人,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生意人。
也正是那时的一个清晨,略感失意的蔡俊发,一路披荆斩棘,登上瑞山之巅,他极目远眺,森林覆盖率达到85%的瑞山美景尽收眼底,连绵起伏的山脉,云雾袅绕着山梁,美不胜收,他顿时忘却了烦恼同时也在心底许下愿望:事业有成之日,一定要把瑞山打造成一个人间天堂,报答家乡父老的养育之恩。他从小就熟悉这座山,瑞山密林深处,有珍稀的植物乌柏、五针松等,还有梨、桃、杏、李等数不胜数的野果。曾为当年上山砍柴的他充过饥解过馋。更有那些随地可见,他从小就认识的中草药;更值得一提的是,从瑞山石缝中汩汨流出的山泉,甘甜清冽,从山顶到山腰像玉带环绕着整个瑞山,那潺潺水声,伴随着山中的清脆鸟鸣,合成山间最动人的小曲,而这动人的“小曲”,后来被蔡俊发演绎成了瑞山的大作品。
山泉到处都有,但瑞山的山泉却很特别很珍稀,这大概是瑞山对蔡俊发艰辛开发守护的回馈。据检测,瑞山的山泉具有低钠、淡矿和天然软水等特点,水中含有锶、锌、铜、钒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其中偏硅酸含量为37.3毫克/升,水质呈弱碱性。经中科院测评,瑞山山泉是国内罕见的优质均衡水。瑞山山泉有了这个自然而来的底气,这让蔡俊发有了更强的信心,他也决心要做一名合格的“大自然搬运工”,把瑞山的健康好水,奉献给社会。
2019年,他引进三条全自动罐装生产线,做大了瑞山的水文章,并把瑞山优质山泉命名为瑞山天泉,意为“瑞山天泉”天然天赐。而令人感动的是,今年疫情期间,瑞山主人蔡俊发向全国多地的红十字会捐出10万箱瑞山天泉,总价值600多万元,以一个企业家的仁爱之心,表达了对社会最真诚的担当。
蔡俊发对瑞山这片土地的爱是极致的。自幼喜欢古诗词的他,在瑞山的主景区开辟了一片“诗经园”。此园按照《诗经》里记载的植物种植,有花有草有树,达数十种之多。你看,阳光下的向日葵充满勃勃生机,让人想起《诗经·豳风·七月》里“七月亨葵及菽”的记载:往前走几步,是客家山区常见的大片车前草,《诗经》里记载了一首欢快的野外劳作之歌叫《采芣》: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歌中的“芣苢”指的就是这园中的车前草。抬眼望去,园中边沿成排种植的棕树总会勾起我的记忆,旧时,勤劳的客家劳动人民会用这棕树上的棕绒做成蓑衣,披在身上,用它来遮风挡雨,抵御严寒,而《诗经·小雅》中所说的“尔牧来思,何蓑何笠”指的就是用棕树上的棕绒做成的蓑衣。那天,我翻开瑞山的一本画册,蔡俊发头戴斗笠,身披蓑衣的在工地上忙碌的照片让我无法忘怀,甚至感动。此外,诗经园还有橘树、枳树、紫薇、格桑花等诸多知名的不知名的植物,一片绿色的王国,一片花开的世界,蜂蝶翻飞,花木扶疏,芳香沁人,如果你一时叫不出园中植物的名字,也不要紧,使用一下手机的小程序,拍照上传,立马可知道这些植物的庐山真面目。
疫情后的第一个春天,我再次来到瑞山,恰逢碰到瑞山的主人蔡俊发,因为是本家,因而聊得更投缘,他热情地邀我登山,于是我们结伴而行,沿着密林中的石阶攀登而上,如今的登山道不再是当年的灌木丛生,而是可以让游人锻炼徒步的观光道。我们边说边走,蔡俊发说起了最让他开心的事,他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目前景区已投入建设资金超过10亿元,朝着5A级景区的标准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在大保护中开发利用,旅游产业链的逐渐完善,已经创造的直接就业岗位超过一千个,间接创造就业的岗位有五万个,很大缓解了当地剩余劳动力安置问题。不少村里的父老乡亲因为瑞山的开发,办起了农家乐以及土特产的销售,摘下了穷帽子,加快了奔康致富的步子……我默默地听着,没有插话,内心却油然起敬。
两个小时的攀登,我们钻出密林,阳光投射到头顶,终于来到了海拔900米的瑞山之巅,身后登山的游客也陆续上来。近看,让游客眼前一亮的是,一个巨大的瑞山天池出现在面前,崇山叠嶂之间,山顶居然有像碧玉般的天池,不能不令人称奇。更让人赞叹的是,远望去,瑞山巨大的主体建筑群像三个大蘑菇,又像三朵盛开的莲花,镶嵌在青山绿水之中。
主体建筑群是全钢架结构,把现代建筑艺术和客家文化元素完美融合一体。蔡俊发一手叉腰一手指着远处的建筑群笑着问我像什么,我脱口答道:梅州的“鸟巢”。他看着我会心应着:你答对了,我就是一只家乡的小鸟,以前飞出去,现在飞回来,要回到家乡的鸟巢……我是瑞山的儿子,我所做的一切,是我的义务,也是我的初心。我在内心咀嚼着他的话,此时的瑞山之巅,云海浮现,恍如仙境,我回头发现,我身旁站着的这个人,才是瑞山最美的风景。
蔡海光,男,笔名夜星,广东大埔县三河五丰石背坑人。
文学方面: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梅州市作家协会理事,在《人民日报》、《中国作家》、《中国报告文学》、《散文百家》、《鸭绿江》、《牡丹》、《南方日报》、《广州时报》、《源流》、《黄金时代》等全国各级报刊、中国诗歌网等网络发表作品累计超过200多万字。
书法方面:系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南方书画院特聘书画家。
出版作品:报告文学《记录》(2008年)、诗集《诗话客家》、人物传记《走出围龙的人》(2012年),朗诵诗集《你好,邻居》(2016)、《坐标》(2018)、《蔡海光书法作品集》(《尺牍》和《硬笔》上下两册、2014年)等。
其他爱好:熟稔文化策划,成功案例有雁南飞、客天下、养生谷、瑞山等。擅长组合口琴、小提琴的演奏,培养门生数百人,创作歌曲十多首,其中《你好,邻居》网红。爱好摄影、旅游,系梅州市摄影家协会会员。
社会影响:书法作品被中国书法网广泛宣传以及被广东省方志馆和各种收藏机构、社会名流收藏。个人传略和作品被收入《世界名人录》(第二卷)、《当代著名书画篆刻家大辞典》等数十部典籍中,中国新闻网等官方媒体报道誉其为“广东客家才子”,2016年4月,蔡海光家庭获评“全国书香之家”。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