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罗好故事·非遗篇 | 罗浮山水豆腐花传统制作技艺

博罗快讯
+ 订阅

博罗好故事·非遗篇

一方水土养一方百姓

罗浮山下,物产丰饶

罗浮山豆腐花便缘起于此

罗浮山水豆腐花

传统制作技艺

六百多年前

有位陈氏祖父曾任宫中御厨

后南下迁徙,客居罗浮山下

夫妻俩每日于雄鸡报晓前

登山挑水磨豆,精制成豆腐花

用牛车拉至集市售卖

豆腐花细腻嫩滑

吃过的人们都赞不绝口

后来人们便给他的豆腐花起名“客家佬”

六百多年后

陈氏后人陈伟光

成为了第四代传承人

靠着这一碗祖传的豆腐花

创立了客家佬品牌

陈伟光:

用的是罗浮山的山水,换用其他水,起不到清甜嫩滑的感觉。

用好水,选好豆

是罗浮山豆腐花

制作的关键

选豆

选豆必选本地豆

罗浮山下的黄豆

蛋白含量高达48%

这也是陈伟光一直的坚持

他的儿子陈根柱也深以为然

每一颗黄豆都经过精挑细选

保证每粒黄豆饱满圆滑

放水浸泡5-8小时

让黄豆吸足水份

将泡好的黄豆

放入石磨中碾磨

按照一定比例

一边加水一边加豆

磨好的豆浆倒入锅中

用大火开盖煮沸去青

豆浆煮好后

用细腻的纱布

将豆渣过滤出来

加入熟石膏水

这些步骤

两父子都烂熟于心

配合默契

如今只需静心等待

传统豆腐花便已凝结成型

豆腐花雪白软嫩

入口即化

清甜甘香,沁入心脾

红豆豆腐花、黑豆豆腐花、绿豆豆腐花

这些新产品都是陈伟光在传承传统技艺后的创新

而陈根柱则开始着手研发豆腐花新的包装形态

改变人们从一口口吃豆腐花到吸豆腐的饮食方式

解决豆腐花运输过程中容易碎掉的问题

让豆腐花走得更远

陈伟光的前半生命途多舛,3岁时患上小儿麻痹症,19岁时被迫辍学,但这都没有摧毁陈伟光,反而让他更加坚定做好一碗豆腐花的初心。相比父亲,陈根柱的人生并没太多的曲折,但他也深知这道理。

或许

这是对祖辈流传下来的技艺

最好的传承

让传统制作工艺

在不断变化的时代里

绽放新的生命力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

一碗豆腐花在陈氏家族的手中

不停地流转

从祖辈的求存

到陈伟光的求新

再到陈根柱的求变

每一代人继承的不仅是罗浮山豆腐花制作技艺

更是融入客家人

血液中的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精神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