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广东徐工建机智能制造基地在南海区正式奠基,这也是徐工在江苏以外最大的一笔投资。作为中国工程机械产业排名第一的企业,广东徐工建机智能制造基地是徐工华南战略的重要支撑,接下来徐工将部分板块业务转移到华南区生产,进一步夯实徐工在华南的深根战略,让基地成为立足珠三角,面向东南亚、非洲的重要桥头堡,助推佛山高端制造乃至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
投资20亿元
年产塔式起重机、升降机5000台以上
作为国内中国工程机械产业的领头羊,徐工主要指标连续32年排名工程机械行业第一,2018、2019年、2020年,营业收入连续突破千亿元,最新揭晓的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徐工成为中国工程机械唯一入围品牌,是中国工程机械行业规模最大、产品品种与系列最齐全、最具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型企业。
本次引入到南海区的项目由徐州建机工程机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徐工建机”)投资建设,作为徐工旗下创业发展的新板块,徐工建机主要从事建筑起重机械塔式起重机、施工升降机产品研发、制造和销售,近几年全力抢抓市场机遇,连续三年实现收入倍增,正逐渐成长为徐工“新拳头”产业和徐工高质量发展新标杆的有力竞争者,徐工塔机在“2020全球塔式起重机制造商10强”榜单中位列第4位。
广东徐工建机智能制造基地(下称“基地”)位于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荷桂路西侧地段,计划总投资约20亿元,计划用地约266亩,将建设联合厂房、调试发运场地、办公以及后勤等配套设施,并实施标准节、支座、起重臂等智能化生产线16条,应用智能机器人80余台套,主要工序智能化覆盖率85%以上。
“未来佛山基地将打造成为智能化管理、自动化生产、智慧物流、制造技术水平国际领先的智能化标杆工厂,引领行业发展。”徐州建机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夏泳泳表示,项目建成达产后,可年产塔式起重机、施工升降机5000台以上,实现年销售收入25亿元,年利税超2.5亿元。
四个月实现从立项到奠基
立足南海服务大湾区辐射东南亚
2020年8月徐工建机项目启动佛山选址考察,从立项策划到奠基开工仅用了四个月时间,成为徐工落户南海区的第2个项目。对此,徐工集团工程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民表示,中国的超大市场,给了企业和企业家巨大的舞台和机会,所以企业和企业家必须要有战略性布点,选择落户佛山南海,主要是看好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国家战略的美好的前景,看好广东和华南市场,进而辐射东南亚。
王民表示,地方政府高效服务也是企业落户的重要原因,“我们感受到广东佛山南海党委政府高效的工作效率和亲商营商的良好环境,所以我们这次从开始接触到落地签约只用了70天的时间。”
作为徐工在江苏以外最大的投资项目,广东徐工建机智能制造基地是徐工华南战略的重要支撑,接下来将把徐工部分板块业务转移到华南区生产,包括部分研发机构,进一步夯实徐工在华南的深根战略,吸收大湾区的青年才俊加入徐工,让南北人才充分融合交流,打造更优更强的企业创新文化,让基地成为立足珠三角,面向东南亚、非洲的重要桥头堡。
“希望徐工能为粤港澳大湾区先进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增添新的动能,为佛山链接更多的创新资源,助力佛山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智能制造产业集群。”佛山市市长朱伟说,项目的落地将会推动佛山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
“接下来,将继续支持徐工发挥龙头企业的创新引领作用,积极融入以国内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南海区区长顾耀辉说,徐工的强势加盟,不仅推动了南海智能制造产业集聚,更是为南海的高质量发展增质提速注入新动力。
发挥龙头项目带动效应
带动高端装备业人才资源集聚
装备制造业是国之重器,对整个工业体系的优化提升起到基础性、决定性作用。2019年,佛山装备制造业总产值超过7000亿元,在整个珠江西岸占比超过50%,占佛山工业总产值超过30%,装备制造业对佛山乃至广东等发展至关重要,作为国内工程机械龙头,徐工项目的落地,将推动佛山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
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佛山、南海正积极进行产业调整转型、改造提升,推动传统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互动对接,走向高端制造发展之路,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汽车产业、家用电器、电子信息、精密机械等都是佛山市重点发展和扶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而建筑工程用机械制造产业成长前景好,产品附加值高,市场潜力大,将加速高技术人才、管理人才聚集,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佛山发展竞争力。
此外,徐工项目还将有效满足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需求。南海区制造业产业种类齐全、各类产业配套完善,为建筑工程用机械制造产业在粤港澳大湾区健康发展奠定了得天独厚的产业环境和产业基础。对于粤港澳大湾区对建筑用机械的巨大需求,建筑工程用机械制造产业要贴近使用市场,而南海交通位置便利,路网发达,物流成本低,是建筑工程用机械制造产业的首选投资发展之地。
最后,项目的落地还将推进佛山、南海相关产业快速发展。建筑工程用机械制造上游产业链包括相关金属材料、五金机械、电气、液压、自动化、AI、大数据、物联网等众多产业,该项目落地一方面让相关产业受惠,另一方面也让佛山的智能制造走进新台阶,形成一个可持续服务大湾区乃至广东城市建设重要的建筑工程生产基地。
【撰文】孙景锋 叶迟华 张柏林
主办方供图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