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樟山上有“巨龙”
珠海首条可以“瞰海、揽山、阅城”的
城市山体中央公园步道来了!
板樟山山地步道
已正式命名为“珠海·景山道”
全长10.1公里
自西向东串联起圆明新园
澳门回归公园、白莲洞公园
吉大水库、景山公园等公园及景点
直至珠海城市阳台
它通山达海,一步一景
将山与海,城市与自然
人居与生活完美融合
板樟山山地步道项目是广东省地区海拔最高的步道项目,线路贯穿整座板樟山,分为为“串园段”、“揽山段”和“观海段”三个主题,实现通山、达海、串园的无障碍特色游憩径。
这么美的山地步道有哪些亮点呢?
缆车、垂直电梯,全线无障碍通行
在板樟山公园
随处可见休闲运动的市民们
登高眺远也是最受欢迎的运动之一
但过多攀爬阶梯总会对膝盖造成损伤
“珠海·景山道”平均海拔差100米以上
充分考虑了无障碍通行
依山就势的平缓步道搭配改造升级的缆车
加装无障碍垂直电梯
解决老年人、行动障碍人士通行问题
让所有市民都可共享绿色休闲空间
智能设施全配备,首创最智能步道
全程游览“珠海·景山道”需要约4小时
全线设有太阳能面板的智能座椅
除了可供游客们休息
放下手机还能进行有线或无线充电
蓝牙音箱、天气预报等功能全配备
未来,更有智能体侧、智慧厕所
智慧灯控、智能烟感等各种智能设施
在观览美景的同时
也能感受到现代科技的“贴身”服务
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高新应用技术
通过手机或大屏幕刷脸注册
步道能自动识别并计算个人行走时长
里程、速度、消耗的卡路里等信息
自动进行排名分析
游玩期间还能和别人来一场“比赛”
互动感、乐趣感满满
夜幕下浪漫升级,城市风光尽收眼底
落日余晖,夜幕降临
暖黄色灯光更是将步道映衬得浪漫
漫步在海拔160-180米的空中步道
瞰城市风光、观山海景色
万家灯火璀璨尽收眼底
实现山体生态环境“零破坏”
相信很多人都有这个疑问
“修建山地步道会不会破坏山体生态?”
据了解,步道的建设
遵循保护自然生态原则
以空中栈桥为主,凌空架设
有选择性的在适合的地方建设山地步道
对山体原来水土流失的状况
和脆弱的生态环境起到了保护的作用
更进一步修复和提升山体的生态环境
挖掘研究多个主出入口
建成后可供三千多个车位
为方便市民快速到达山地步道
项目建设团队目前正在对
多个主出入口进行挖掘研究
↓↓↓
01
隧道北主入口
该处属公园用地,设计充分利用该地块的位置优势,将开放绿地结合停车场整体设计,预计配备500个停车位,在景观打造的同时结合垂直提升,建设一条无障碍通行道路,在联通北部健身步道的同时,也联通至板樟山南侧步道主线,打造步道出入口门户形象。
02
圆明新园主入口
圆明新园出入口将结合园区整体改造提升,将圆明新园现有上山缆车进行升级改造,把市民和游客引入步道的同时,为游客提供一个俯瞰园区的空中视角。该入口将配建一个约1000个停车位的大型停车场。
03
隧道南主入口
隧道南出入口位于迎宾路东侧、九洲大道北侧的同心公园处,预计配备500个停车位。利用现状步道进行升级改造连接至板樟山南面山脚空间,结合板樟山人行隧道建设为步道主要的出入口空间,通过架空步道,直接连接至板樟山森林公园停车场,便利游客快捷上山下山。
04
白莲洞公园次入口
白莲洞公园内部现有登山步道可联通山上步道系统,并配备停车位190个,可满足上周边上山居民的停车需求。
05
吉柠路主入口
吉柠路主入口通过跨吉柠路天桥将板樟山南北两片进行联通,西接揽山段,东联观海段,是通山达海的主要节点,该地块地势平坦,交通便利,计划设置集散广场及游客服务中心,预计配备停车位500个。
06
千帆广场次入口
千帆广场周边分布较多公共空间及商业空间,人流量较大,且临近景山社区公园及吉大水库,通过利用千帆广场的区位优势,拟局部改造增加停车位1000个,扩展步道入口空间,吸引周边市民游客,并引入观海段步道系统。
07
城市阳台、景山公园主入口
板樟山步道终点联通至景山公园及城市阳台,通过步道及缆车连接至山下城市阳台商业综合体及景山公园出入口,该处将结合地下空间建设约900个车位大型停车场。
整合资源配备停车位
预计建成后各出入口
共可提供三千多个停车位!
据了解, “珠海·景山道”整体项目
预计2021年底建设完成并对外开放
自圆明新园到白莲洞公园的
1.6公里“串园”段
将力争本月底开放预约游览
很快,就能实现漫步于城市山海间啦!
图片:蔡振丰
素材来源于珠海景山道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