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钉钉正式对外发布6.0版本,向“企业协同办公和应用开发平台”继续进化。据悉,这是阿里巴巴“云钉一体”战略升级后,钉钉首次年度新品发布,聚焦降低组织和业务数字化门槛,让微小的进步持续发生。2015年1月16日,钉钉1.0正式上线;至2020年12月31日,钉钉已经服务4亿用户、1700万企业组织。
据南方+记者体验发现,钉钉6.0开放了宜搭、氚云、简道云等低代码开发工具,用户通过拖拽可视化组件,就能快速搭建业务应用。即便HR、财务等不懂编程的业务人员,也能在钉钉开发业务应用,大幅降低应用开发的门槛。
阿里巴巴在宜搭构建了1.27万个应用,包括HR、财务、法务、行政等多场景,其中99%是由没有开发经验的员工搭建。宜搭数据显示,过去单个企业应用的平均研发耗时为17.5天,通过低代码的方式,可以缩减至3.5天。
此外,角色工作台为管理者、财务、销售、人事、IT等职能角色将关键信息集中、结构化呈现,减少在不同应用中切换查询数据的时间。在管理员开通后,用户可根据职能需求,自主在工作台添加管理驾驶舱、财务报表、销售报表等专属应用,打造属于自己的超级工作台。
值得留意的是,钉钉群聊、智能人事、客户管理等基础能力接口正式对外开放,合作伙伴与客户能将自身业务应用,更深度融合到钉钉群、工作台等主要信息分发场景中,本次开放接口数量超出以往总和。个人、企业自研应用中,也可以直接获取钉钉、阿里云在视频会议、工作流、表单等标准化的技术能力。开发出的”钉应用”可以支持机器人、H5网页或钉钉小程序。
据介绍,钉钉连接器是针对信息孤岛难题的一项解决方案。企业可以借助API打通钉钉应用、第三方应用、自建应用及企业原有IT系统中的应用数据,实现企业应用间的数据互通,快速将整个工作流数字化。
一家公司往往同时使用第三方或自建业务、财务系统和钉钉审批流,通过钉钉连接器打通数据后,信息自动同步流转,实现项目信息、合同号、开票金额、开票时间等数据互通。
以员工打车为例,第三方打车应用、自建财务管理系统和钉钉通过连接器打通后,打车的订单数据、事后报销审批、财务统一支付、发票对账等分布在不同系统的数据,都可以统一在钉钉上完成,员工也不用再进行垫付资金、贴发票、提审批等繁琐操作。
【记者】叶丹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