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面积纳入“三旧”改造,番禺加快推进城市更新

南方+ 记者

广州市番禺区总面积 529.94 平方公里,纳入“三旧”改造标图建库用地面积已达 91.57 平方公里,占到总面积的17.3%,占全区现状建设用地约40%!

这是南方+记者从番禺区1月13日召开的加快推进城市更新工作现场会上获得的数据。

番禺目前纳入项目储备库以及城市更新计划的共61 条村,旧村改造房屋全年拆除量接近84万平方米。番禺全年共完成改造面积超过400万平方米,完成城市更新项目固定资产投资89亿元。

会议提出,未来番禺将紧紧围绕“一核两带五路”“一区一圈两带”重点地区以及广州南站、万博长隆片区、广州国际科技创新城等重大发展平台和重点门户开展城市更新,力争打造精品亮点工程。

番禺总面积的17%纳入“三旧”改造

番禺区城市更新潜力巨大,大有可为。会议材料显示,番禺全区总面积 529.94 平方公里,目前已纳入“三旧”改造标图建库用地面积为 91.57 平方公里,这一面积占到了全区总面积的17.3%。

据介绍,番禺纳入“三旧”改造标图建库用地面积占全市总量约 15%,占全区现状建设用地约40%,其中旧村庄 45.45 平方公里,约占总量的 49.63%;村级工业园350个,面积约25平方公里,占全区工业用地比例约19.42%,占全区建设用地比例约11.2%。

在番禺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全区城市更新工作取得了可圈可点成绩,目前纳入项目储备库以及城市更新计划的共61 条村,有45条已开展基础数据调查(23条已完成),18条已引入合作企业,6条已完成方案审批,4条已启动回迁安置房建设,旧村改造房屋全年拆除量接近84万平方米。40个老旧小区微改造项目顺利完工。全年共完成改造面积超过400万平方米,完成城市更新项目固定资产投资89亿元,均超额完成市下达的任务。

全市率先出台9项操作指导文件

番禺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城市更新工作,近年来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和出台配套政策,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为的措施。其中《番禺区城市更新专项规划大纲》,划定“一区一圈两带”城市更新重点区域,建立城市更新领导小组、城市更新项目技术审查专责小组、重点项目领导组的三级决策和协调工作机制,建立更新部门与规划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快速解决城市更新遇到的问题。

在具体操作层面,番禺区在全市率先出台城市更新项目管理等9项操作指导文件,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严格落实市级第二圈层(广明高速以北主城区)旧村全面改造项目产业建设量不低于40%的比例要求,同时结合番禺区实际,高标准规定其余区域的产业建设量不低于30%;在全市首创规定合作企业对旧村全面改造项目村集体复建物业实行整体包租运营,明确改造项目产业类别和税收强度要求。同时,番禺区还严格按照市城市更新政策框架,程序要求不变、规定环节不少,稳妥有序推进旧村改造项目快审批、快表决、快签约。加强批后各环节的业务指导和实施监管,确保项目合法合规有序推进。牢固树立全区“一盘棋”思想,区各部门形成推动城市更新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在会上,番禺区政府向全区15个镇街下达城市更新改造工作目标任务书,并就接下来的工作作出重要部署。

一要明确年度工作目标,全力做好纳入市三年行动计划、五年行动方案的旧村改造,持续推进老旧小区微改造、旧厂改造、村级工业园改造和背街小巷整治;

二要加快《番禺区深化城市更新工作推进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落实,贯彻落实市城市更新“1+1+N”政策体系和区工作部署;

三要统筹推进“一核两带五路”“一区一圈两带”等重点区域的连片更新改造和重点项目,形成示范效应;

四要把握城市更新工作原则,强化项目库管控,打造城市更新精品项目,把好产业质量关,加快补齐民生短板,强化生态环境保护与历史文化传承;

五要增强工作执行能力,各部门、各镇(街)既要分工明确,又要密切配合,形成强大合力;

六要压实镇(街)主体责任,制定细化时间表、路线图,挂图作战,按目标倒排工期抓好实施。

【南方+记者】刘怀宇

【摄影】吴伟洪

编辑 万映雪
校对 黄买冰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