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88人次逆行付出,6576小时日夜坚守,深圳监狱筑起抗击疫情的"金钟罩",坚决将疫情阻断在高墙外,也让监狱刑罚执行更有温度。
闻令而动,在大考中夯实监狱"安全度"
疫情防控就像一场安全大考,深圳监狱多措并举,坚决守住"三防一安全"的底线(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外防输出,确保监管场所安全)突出重点下好先手棋,以"封、查、防、联、导"五字诀应战,实现新冠肺炎疫情"零输入",取得疫情防控阶段性胜利。
封:封闭管理及时到位。从最初的全封闭管理,到实行最高勤务等级,再到最后的7+7,监狱始终闻令而动,以最快速度、最高标准、最严要求不折不扣落实封闭管理有关要求。
查:核酸检测全面覆盖。坚持依法科学精准防控,在全省率先开展核酸检测,截至目前进行核酸检测超2万人次,确保全员"干净"上岗。
防:防控工作提前研判。在去年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深圳监狱早在春节前就抓紧采购防疫物资,确保了前期防疫物资供应充足;全面暂停面对面会见工作,进一步切断疫情输入的渠道。
联:联防联控稳步推进。第一时间争取深圳市防控指挥部把深圳监狱列为重点防控单位,后续又协调属地坪山区防控指挥办印发了联防联控工作方案,打通监狱纳入属地联防联控机制的"最后一公里",并联合开展了桌面沙盘推演和应急演练。
导:教育疏导同步跟进。在落实集体、个别教育100%覆盖的前提下,部分罪犯通过可视化心理援助热线进行心理咨询和危机干预共计38人次。
依法治理,让监狱刑罚执行更"有温度"
在疫情防控成为首要任务时,深圳监狱常态化的工作非但没有落下,还积极创新形式,变管理为治理,让监狱刑罚执行更"有温度"。
微信视频会见暖心上线。"因疫情影响一直没有和家人现场会见,但监狱给我们增加了拨打亲情电话的次数,除开展远程视频会见外,还实行微信视频会见,既解决了和家人的沟通问题,还帮家里省了不少时间和来回的路费,真的很感谢。" 这是服刑人员黎某的心声。
原来,为了破解疫情期间罪犯会见困局,深圳监狱拓展会见形式,探索实施了微信视频会见,制定了《深圳监狱疫情防控期间罪犯微信视频会见实施细则(试行)》,自开展以来共办理微信视频会见4683人次,有效缓解了罪犯思家念亲情绪,免去了罪犯亲属来回奔波劳累之苦。
减刑假释工作与时俱进。疫情防控期间,深圳监狱依托Welink平台,将讨论、评审和庭审工作搬到线上,切实消除了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共办理罪犯减刑假释案件6批1268宗,确保了刑罚执行工作标准不降,减刑假释工作与时俱进。
刑释安置工作实现无缝衔接。对于要刑满释放重获自由的人,正值疫情防控关键时刻,"如何安全回家?后续如何安置?"成为监狱和刑释人员最担忧的问题。
去年2月,贵州籍释放人员王某,面临没有家属可对接,在深圳也没有落脚点的困境。怎么办?
为了使刑满释放人员能够更好地恢复正常生活,深圳监狱与坪山区司法局提前沟通方案,根据王某意愿,由坪山区石井街道办临时安置到温馨驿站,再前往宝安区石岩街道,由深圳市生命之光协会负责联系工作。在工作人员的陪伴下,王某来到温馨驿站,次日,王某便顺利离开坪山前往宝安。
高墙外,温暖帮扶依然在线。深圳监狱抽调精干力量组成刑释安置工作专班,先后6次批量释放罪犯399人,在属地司法局、卫监局、街道办和派出所等单位协助下,实现刑释人员"回家不添堵""刑释不添乱"的目标;制定疫情防控期间刑释人员送返衔接方案,成立由特警队员组成的送返小组,截至目前共释放1761人,其中送返57人,一系列"暖心"措施使得刑释安置工作实现无缝衔接。
强警铸魂,提升警察队伍建设"成熟度"
深圳监狱始终坚持以警察为本,践行"变管理干警为培养干警"理念,创新队伍工作方法,增强警队基础素质。疫情防控期间,深圳监狱成立3个临时党总支、33个临时党支部,让党旗始终高高飘扬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受党员先进事迹感召,疫情防控期间,46名警察提交了入党申请、17名满一年的入党积极分子被吸收为预备党员。
为推动疫情防控常态化情况下监狱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同时"战学"结合培养警察,在持续封闭执勤模式的条件下,深圳监狱通过充分动员和注重封闭人员新老搭配,提级或跨领域锻炼警察,如让非领导职务警察负责分监区工作,让分监区长承担副监区长职责,干部在不同业务领域进行锻炼,既确保了工作的正常开展,又锻炼了干部。
为让逆行者轻装上阵,深圳监狱党委三次向警察职工家属发出公开信,争取理解与支持;专门成立后援团队帮扶困难警察职工家庭;将监区分控室夜班撤到监狱指挥中心、定向提供心理咨询服务、为参与封闭的警察职工发放纪念卡,缓解警察执勤压力;安装103台空调,开辟1000多平方米的封闭活动区域,配置跑步机等文体设施,不断改善封闭备勤环境,以实际行动暖人心、提士气。
文/图:司新宣、深圳监狱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