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家在社会建设领域推行SPPP模式,这是一种将PPP模式应用于社会领域所衍生出来的创新模式,其特点在于结合政府部门、商业部门和社会部门三大部门的优势,寻求全新的公共服务供给方式以弥合社会差距。
在1月初举行的2020粤港澳大湾区社会责任影响力暨广州公益慈善盛典上,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李健发表了《SPPP模式与慈善创新》演讲,介绍了SPPP模式及相关典型案例,提出其运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以下为李健教授发言内容:
一、结合三大部门优势解决社会问题
PPP模式是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的缩写,指政府Public与私人Private之间,基于提供产品和服务出发点,达成特许权协议,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全程合作”伙伴合作关系,PPP优势在于使合作各方达到比单独行动预期更为有利的结果:政府的财政支出更少,企业的投资风险更轻。
在过去几年里,PPP模式是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力推的一项工作,一共发了50多项文件,鼓励地方通过PPP模式来从事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原因是地方财政在从事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面临着资金不足的问题,希望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本能够投入,共同开发基础设施。
但是这一源于国外,兴起于国内的模式在实际实施过程当中遇到了不小的挑战,主要包括几个方面:私营机构融资成本偏高;普遍采用的特许经营制度可能导致垄断;复杂的交易结构可能降低效率;长期合同缺乏足够的灵活性;公众在使用公共产品或者享受公共服务过程中的成本提高。
同时,慈善事业的发展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慈善组织面临越来越严格的监管;慈善领域对高净值人群的吸引力不够;慈善组织市场化运营能力偏弱;慈善组织长期偏重于社会服务、慈善服务,整个慈善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非常薄弱。
最近几年,国家开始支持在社会领域借助PPP模式进行基础设施的开发。在国家发改委关于开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指导意见(发改投资[2014]2724号)中提到,除了原有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之外,还增加了医疗、旅游、教育培训、健康养老等公共设施项目,以及水利、资源环境和生态保护等项目均可推行PPP模式。
在国外尤其是东南亚国家,比如马来西亚很早就已经提出了SPPP模式,即是在PPP模式基础上加一个“social”,也就是社会领域的PPP模式,它的运行步骤分为:成立基金、专业化发展、合作网络搭建、影响力评估四个步骤。它把社会企业新兴组织类型加入到合作网络当中,承担比较重要的一个角色。
由此可见,SPPP模式是PPP模式应用于社会领域所衍生出来的创新模式,通过嵌入性地利用政府部门、商业部门、第三部门各自的优势,寻求全新的公共服务供给方式以弥合社会差距。SPPP模式在PPP的基础之上了添加社会组织全程参与机制、社会组织协助协商机制、公益基金协商使用机制等基本要素。
SPPP的特点是:能够有效的调动各方的积极性,提供政府-市场-社会三者合力的现实运作机制;尤其适用于政府背景、拥有企业和社会组织多样会员的平台性、枢纽性组织,能有效促成合作与对话;为已有的PPP模式和慈善创新寻求优化方案。
二、SPPP在慈善创新的实践案例
现有的PPP模式主要包括融资模式、非融资模式两种,融资模式当中包括了12种形式,非融资当中包括了5种,在国内慈善创新领域,已经有了不少实践案例。
案例1
设计-建造模式(DB)
中国儿童中心老牛儿童探索馆是由老牛基金会捐4183万,中国儿童中心配套2000万,在中国儿童中心原科学宫基础上改建而成。中国儿童中心的专家团队、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中国儿童博物馆研究中心则在场馆建设和教育心理等方面提供专业支持。
场馆建成之后由中国儿童中心负责运营管理,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馆长负责制。基金会在理事会中只占了一个席位,其他理事都是面向社会招募的相关领域专业人士,场馆运营相对独立。
目前探索馆已经在2015年6月正式向公众开放,主要面向0-7岁的儿童开放,儿童票60元,家长票20元,分城市广场、开心市集、繁忙小镇、阳光之谷等50多个展馆,展项面积1800平方米,开业一年到访儿童及家长18万人次,团队预约参观70多批次。
案例2
设计-建造-运营(DBO模式)
和园位于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由广东何享健慈善基金会捐资3亿元,北滘镇政府划地建设。项目于2014年10月奠基,2019年4月29日开园,占地面积41749平方米,建筑面积13689平方米。
和园建成后,产权无偿捐献给社会,对顺德本地的市民免费开放,并通过合理的机制来确保其百年传承(非顺德区范围居民游览和园收取全票价格50元),由专门成立的社会服务机构:顺德区北滘镇和园文化发展中心负责运营。
案例3
民间主动融资(PFI)
善园于2017年6月17日开园,是全国首创且迄今为止功能最为齐全的公益慈善综合体,位于宁波市鄞州区南部商务区,其所在之地的主人为宁波帮代表人物严康懋。2013年鄞州银行公益基金会等公益组织接受鄞州区政府等委托,对严氏建筑群进行更有意义的保护利用。由公益组织民间众筹近2000万元,历时两年建造而成。
开园两年多来,善园先后或获评中华慈善奖和浙江省首批慈善基地等重量级荣誉。善园的建地面积16000平方米,里面含有志愿者广场、慈善博物馆、公益集市、公益组织孵化基地、义文化研究中心等,主要面向公益组织开放,用于办公和孵化。
案例4
建造-拥有-运营(BOO)
上海人寿堂国药有限公司与九州通医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武汉市政府合作建立并运营的武汉市九州通协和养老院。九州通协会养老院位于武汉市社会福利院B座,在这个合作之下,人寿堂与九州通医药合计占比90%,而武汉市政府占比10%,该合作投资总金额为1.23亿元人民币。
大家可以看到上面图中大厦分为A座和B座。A座主要由政府运营,主要为低保、失智老人提供公共服务;而九州通协和位于B座,主要为有支付能力的人群提供高端养老服务。A座和B座分别满足了不同层次老人的不同需求,双方在这个项目当中各司其职。
案例5
建设-移交-运营(BTO)
深圳明德实验学校创立于2013年9月,是从小学到高中的12年一体化办学,现有三个校区,由深圳市福田区政府与腾讯公益基金会按照1:1的方式共同投资2亿元建设的“公立非公办”的学校。
福田区政府将学校委托给深圳市明德实验教育基金会承办,该基金会理事由福田区和腾讯基金会组成。秘书长由腾讯公益基金会执行秘书长窦瑞刚先生担任,明德实验学校积极探索义务教育改革模式。明德实验学校是福田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进管办评分离而着力打造的教育综合改革示范校。
明德实验学校采用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推进学校教育改革工作,探索教育家型校长治校的全新模式。具体包括自主组织成立校董事会,由董事会聘请学校管理团队,在法律和政策许可的范围内自主决定学校预算及支出,自主聘任和管理学校校长及主要管理人员,探索现代学校管理体制。
案例6
融资类模式当中的只投资模式
联益慈善楼是北京联益慈善基金会捐赠给青海玉树市八一医院建造的一栋楼,用于建立高原青少年肝病研究诊疗中心,旨在回应玉树地区肝病高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严重问题。基金会邀请北京地坛医院的专家为青海玉树八一医院的传染科医生提供培训,政府出台政策为肝病儿童提供免费医疗。
三、在实践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SPPP模式作为一种创新事物,在实施过程中也有一系列的问题值得重视:
第一,跨行业的人才进入。绝大多数的慈善组织从业人员对商业了解还很有限,在操作SPPP模式这样一个全新工具过程中,特别需要慈善组织有大量的跨行业人才进入,以便在探索SPPP模式当中保持正确的方向。
第二,调动政府参与慈善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性。如今,政府尤其是慈善组织的主管部门对于慈善组织从事商业性行为、交易性行为方面表现得比较谨慎。随着发改委和财政部有关PPP模式的文件发布,各个部委包括文化部、旅游部门等都出台了相关的文件探索PPP。民生领域同样也蕴含着大量可以探索的金矿,未来如何调动政府参与慈善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性,还需要政府部门进一步打开思路,不断创新。
第三,复杂合同设计与多方谈判。政府和企业两方的合作已经非常复杂了,再加入第三方的慈善组织,就会导致在合作项目中各方利益诉求更难平衡,效率可能更低。我们需要在现有的合作当中总结出比较成功的案例,为后续的合作提供支持和参考。
第四,信息公开透明。慈善组织在使用的资金过程中务必要保证信息公开透明。
第五,慈善组织要有专业服务运营能力。在大多数的PPP模式当中,运营往往需要委托给企业,但是在SPPP模式当中,也很有可能是需要把一些学校、医院、基础设施的项目交给慈善组织来运营。但目前慈善组织更多是提供专业服务,在运营基础设施方面经验还不是很丰富。未来慈善组织要想在SPPP模式当中承担更大的作用、发挥更多的责任,就需要去了解如何去运营好慈善领域的专业基础设施。
第六,运营方面需要建立完善的治理结构。在前面几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运营过程中要保证项目的公益性,往往需要成立一个新机构或者建立一个新理事会,通过理事会的方式来治理、制定决策。在SPPP模式当中,为了避免出现利益输送的情况,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既代表政府,也一定程度上满足企业的利益,还能保持项目本身的公益性,尤其是对公众能够带来实惠的内部治理结构。
注:本文根据李健发言整理,经本人审阅。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