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生活垃圾摆放较乱,创建国家卫生镇工作开展以后,居民走几步就能看到垃圾收集桶,主干道平坦又干净,大家生活、出行方便多了。”家住蓬江区棠下镇新昌社区的黄叔说,棠下创建国家卫生镇,给居民带来了很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
1月6日,棠下镇正式挂牌国家卫生镇。这标志着棠下镇在加快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社会卫生管理,改善环境卫生面貌,提高人民群众文明卫生素质和健康水平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棠下镇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图为位于棠下镇石头村陈垣故居周边环境。南方日报记者 杨兴乐 摄
“国家卫生镇”这块招牌含金量高,是一个城镇综合功能和文明程度提升至更高水平重要标志之一,对加强城镇管理,改善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有着重大现实和长远意义。
创建国家卫生乡镇也是棠下镇委、镇政府为提高人民福祉提出的奋斗目标。在蓬江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特别是在蓬江区驻点领导的强力督导下,棠下镇以蓬江区委、区政府实施八项工作三年行动计划为契机,积极推动国家卫生镇创建工作,广泛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建立健全市容环卫监督机制,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功能配套建设,促进了市政配套水平和管理能力稳步提高,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居民卫生意识有了明显增强,文明风尚逐步形成,为文明城市创建打下坚实的基础。
行动引领
提升群众幸福感
创建国家卫生镇离不开组织领导体系建设。棠下镇成立了由党政一把手同时挂帅的卫生创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镇委书记担任总指挥,镇长任组长,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
在坚强组织领导下,棠下镇委、镇政府以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水准管理的要求,累计投入4425万元,推动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再上新台阶,建成区内市政卫生基础设施承载功能配套日益完善。
道路升级建设就是其中一个方面。棠下镇良溪村是广东省古村落,此前由于交通不便,虽然拥有着众多古建筑,但知名度一直未得到提升。随着连接良溪村的道路升级改造,该村“罗氏大宗祠”“节孝流芳坊”等项目入选了省第一批乡村旅游开发资源目录。
过去两年来,棠下镇在市政道路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了696万元。启动良溪大亨村村道、五洞积溪村村道、五洞佛坑村村道、虎岭紫兰村村道与江门大道多个出入口连接线等道路综合升级改造。其中,良溪大亨村村道升级改造后,路面宽阔、优美整洁,极大地提升了镇城品位。目前,镇区道路硬底化率达100%,主干道路下水道全部暗渠化,并按规范要求设置数量充足的新型果皮箱,配置病媒生物防治设施,安装路灯,亮灯率达100%。
提升群众幸福感,还要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近期,结合文明城市创建工作,针对停车难问题,棠下镇对各村居闲置地重新规划,共施划停车位1.1万个,提升便民服务。比如,新昌社区腾出空置地规划车位,已完成小车位579个、摩托位203个。棠下社区开展施划停车位专项行动,对乱停车进行专项治理,统一施划及补划小车位602个和摩托车位457个。
全民参与
凝聚合力美环境
走进石头村,村道两旁车辆停放有序,大部分“牛皮癣”已被清理,过去这里环境脏乱差、占道经营、车辆乱停放现象得到有效改变。
元旦前,石头村持续实施“洁美”行动,切实加强村容专项治理,对村委会周边主干道占道经营现象开展集中整治,出动勾机、吊机、垃圾压缩车等设备,出动人员80余人次,取缔流动摊点30余处,规范整治纠正越门经营10余起,清洗铲除“牛皮癣”广告50余处,清理杂物乱堆放30处,清拆占道大棚45处约1000平方米。
除了石头村,棠下其他村(社区)也同步开展了环境卫生整洁行动。比如,新昌社区开展除草、清理“牛皮癣”、清运生活垃圾和清理卫生死角工作,入户宣传,协助居民清理杂物,并劝导居民摆放整齐建筑材料,插上临时堆放牌。棠下社区就重新更换楼宇破旧玻璃共202处,更换破损的消防器材共52处,已超计划完成粉刷楼道119处。
“有人觉得,‘创卫’是在自家里扫扫地、刷刷墙。但在我们看来,‘创卫’是要为棠下镇的老百姓营造一个更舒心的居住环境。”棠下镇有关负责人说。
从去年底开始,棠下镇加大力度美化镇内环境,各个部门形成强大合力。近三个多月来,棠下镇综合行政执法队出动工作人员11618人次,处理占道经营612宗,处理流动摊贩摆卖2316宗,清理乱拉挂985宗,整治工地扬尘6宗;交警中队在棠下大道整治车辆乱停放,共处理380宗违停,整治非机动车和行人教育3005宗;镇环卫清理“牛皮癣”6571处,清理垃圾2017吨,清洗街道垃圾桶375个;农办清理积存垃圾、建筑垃圾、杂草杂物3436宗共558吨。
“创卫”带来的变化看得见,摸得着,不仅让百姓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而且也提升了城市形象,为促进棠下镇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无穷的动力。
营造氛围
共享文明新风尚
“创卫”为了群众,更需要依靠群众,形成共建共享的“创卫”氛围,才能推动整体卫生环境上一个新台阶。
自启动创建国家卫生镇活动以来,棠下镇全面开展健康教育。近三年来共派发健康教育宣传资料5万多份,中小学校健康教育开课率达到100%,学生健康教育课本配备率达到100%。全镇26个村(社区)在辖区内的集贸市场、主干道路、陈垣广场、棠下公园等重点公众场所,均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并根据不同季节和传染病防治需要刊登不同内容除害防病知识,向广大居民群众普及卫生常识。
“创卫”拼的是市民综合素质。市民的一举一动都体现出个人素养,事关“创卫”的成败。“创卫”以来,棠下镇委、镇政府组织开展了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卫生创建宣传活动,开辟“创卫”专栏,大力宣传全镇“创卫”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事迹,及时报道“创卫”工作中广大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对不文明行为予以曝光,加大了社会舆论监督力度。此外,棠下镇还通过出动宣传车、设立咨询台、悬挂宣传标语、制作宣传展板和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卫生专项整治和卫生检查评比活动,为“创卫”工作营造了浓厚的氛围,极大地激发了广大群众参与热情。
过去乱堆乱放、乱涂乱贴等“脏、乱、差”的现象,现在已消失不见。在棠下镇,人们更加自觉地爱护环境,保护资源,遵守交通秩序,呵护每一片草地……
近期,结合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棠下镇各村(社区)工作人员、驻村工作组和党员义工每周深入到小区住户、沿街商铺门市宣传文明知识。截至目前,棠下镇已举办入户宣传志愿服务以及“大手拉小手”活动共80场,入户宣传1.5万多户,共发放相关宣传单、倡议书约4万份。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戴惠甜
【通讯员】赵艳卿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