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急诊丨上了救护车就如同到了急诊!全流程智能管理,带来的好处远不止这些...

广东省人民医院
+ 订阅

智慧急诊

赋能急救管理闭环 让医疗更安全高效

广东省人民医院创建5G应用示范医院的初心,就是让医疗更安全、更高效、更温暖!急诊抢救就是和时间赛跑,广东省人民医院智慧急诊项目从2019年9月开始实施,至2020年10月已形成覆盖院前急救、院内急诊以及胸痛中心全流程管理。

01

亮点一:5G速度赋能院前急救 让医疗更高效

当患者通过120呼救、120指挥中心急救任务传递到我院院内调度中心后,急诊出车任务立即安排,我院120救护车经过改造搭载了5G专网设备及院前移动终端,利用5G网络大带宽、低时延的特性,可将病人影像、生命体征、随车医护人员记录的病情信息等大量生命信息实时传回院内。在院前院内联动下,急诊医生可以远程指导救治并提前制定抢救方案,使危重患者有效救治关口大步前移到120救护车上,患者上了救护车就如同进入了急诊室。

02

亮点二:智能分诊叫号实现快速准确分诊 让医疗更安全

通过120急救车运转的急诊患者,患者的随车生命体征信息可通过车载5G专网设备直接实时同步至院内急诊系统,智慧急诊系统基于智能化分诊知识库、结合患者性别、年龄、生命体征、评分等内容综合判断,可自动判断病情分级、提高患者分诊准确率;同时联动急诊叫号系统,减少患者无效移动、有效支撑急诊就医秩序管理、助力医疗安全。

普通急诊患者,达到急诊后也无需手工录入基本体征信息,在智慧急诊系统支撑下可通过分诊台体征采集设备、自动检测患者基本体征信息并实时同步至急诊系统,避免了手工填写耗时长、录入误差等情况,有效缩短急诊患者等候时间。

03

亮点三:急诊数据流程闭环管理、助力急诊患者诊治更高效

智慧急诊系统实现以患者为中心的就诊流程记录,从分诊环节,到抢救、留观、再到住院环节,患者诊疗的每一个关键步骤都被完整记录。医护数据无缝融合、流程无缝打通,医护人员可查看所接诊患者各种医嘱、护理记录单以及检验检查资料,助力医护沟通更高效、患者诊治更及时。

04

亮点四:集成胸痛中心管理 为胸痛患者救治保驾护航

时间就是生命,胸痛中心管理功能也是智慧急诊系统核心功能之一。借助物联网技术,胸痛患者在进入救护车后、胸痛患者的救治时间节点全部自动采集、上传(专病上报数据自动获取比例最多可达93%),保障了数据真实准确客观、大幅提高效率。

同时基于胸痛PDCA管理模式,实现标准化专病急救路径定义、规范化救治管理流程,并通过可视化分析工具,助力胸痛中心及时改进优化胸痛救治流程,提高救治效率。

05

亮点五:结构化急诊病历和便捷急诊护理系统 助力急诊医疗更安全、更高效

相较于传统纸质病历或门诊电子病历,智慧急诊系统具备更专业的急诊专科结构化电子病历,并预设了不同的书写模板,医生在书写病历时可一键代入病人的检验检查等信息,系统同时设置有接诊后病历书写时间和质控管控设置,提升了病历书写速度、同时保障了病历书写质量。

俗话说医护不分家,除了急诊专科电子病历,我院急诊护理系统对接了床旁监护设备、实现了患者生命体征数据自动采集、自动记录到护理记录单,极大的减少了急诊护士手工记录工作同时保障了记录单数据的准确性。通过结构化、模板化的护理记录单,我院致力于实现80%护理数据自动传输填列、20%数据模板化录入,真正的将急诊护士时间还给患者。

普通急诊患者,达到急诊后也无需手工录入基本体征信息,在智慧急诊系统支撑下可通过分诊台体征采集设备、自动检测患者基本体征信息并实时同步至急诊系统,避免了手工填写耗时长、录入误差等情况,有效缩短急诊患者等候时间。

06

亮点六:急诊智能交班和质控管理功能 助力急诊精细化管理

智慧急诊SBAR交班功能,可实现医嘱、护理记录、诊断、检验、检查、体征数据等90%的数据可自动传输形成交班报告,实现急诊交班智能化、大幅提升交班效率及质量。

同时,急诊质控管理可将原来零散的数据集中集成可视化展示,实现急诊驾驶舱、急诊医疗资源占用情况一目了然、助力急诊内部管理精细化。

编辑:温和

审核:蓝溪

统筹:郝黎

粤医宣全媒体团队出品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