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走阴郁,乐活人生
蓝白相间的招牌,店里弥漫着一股面包店的奶油味,店员忙碌招呼客人,货架上商品琳琅满目。
一切看似正常。
起初,就连仰忠社区的居民也没有察觉任何不同,直到后来,才知道这是收纳精神病康复者就业的甜品屋。
职业能力康复是精神康复者回归社会的最后一道坎。国际顶级专业杂志《柳叶刀》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成人精神心理障碍患病率高达16.57%,其中大约有1.5%是重型的精神障碍症。
一直以来,囿于社会的歧视,精神病一边躲在角落,一边渴望重返正常社会。但由于药物副作用和快速运作的社会节奏,康复后他们一旦走出家门,极大可能掉入复发的旋涡。
2019年,越秀区社区精神康复综合服务中心开展烘焙方向的职业康复项目,聘请了专职烘焙师,设计课程,帮助30名精神病康复者训练职业技能,重新融入社会。
2020年8月,乐活派烘焙店正式营业。在这一微型社会里,精神康复者享受了足量的包容,慢慢寻回了人生的价值、收获了同类人的怜惜和理解。
被“控制”的人生
两年来,欣然一直在寻找消失的2个月。她渴望知道,在另一个平行时空里,自己究竟是留下了什么。
她曾是一名双向情感障碍的患者。双向情感障碍是六大严重精神障碍之一,发病时,人有两种极端表现,一是极度抑郁,另一种是狂躁。
2018年她第一次发病时,家人对此一无所知,起初以为是失眠,在辗转睡眠科、心理科后,仍不见好转,最终在广州市脑科医院接受了近两个月的治疗。
她最后一刻的记忆是组织一场培训,接着是断片,丧失了意识。出院前,她目睹了一些人被绑手绑脚,猜想自己是否曾如此。在他人的讲述中,她知道,乖巧的她会帮护工收拾东西、搞卫生、劝说病友进餐。
这一刻,她的脑中依旧没有一点印象。“生命里的两个月,就此消失了。”她说。
精神疾病最大的祸害,不是疼痛与创伤,而是失控。欣然害怕,自己哪一天突然睡着,等下次醒来不知是什么时候,是否外面的世界已发生巨变,“可能我清醒过来,已经是好几年后。”
突如其来的疾病打断了她的人生,她从正常社会隐退,与相恋多年的男友分手,药物成为了她与生活博弈的筹码。
第一次治疗结束后,欣然曾尝试重返社会。在外界,她隐藏了自己的身份,“认为没必要放大”,但由于药物的副作用,她很难保持精神专注,有时在众人面前发言,会不由自主发抖,当同事投来关心的目光时,她总会搪塞一句,“是因为紧张”。
抑郁症患者小宇有过相似的经历,在服药上班后,她会想偷偷打个盹,如果老板在就只能强忍,结果脑子运转慢了许多。
尽管有一颗回归社会的心,但工作压力与快节奏生活已让人变形。结果是病情复发,有些人甚至陷入了“压力大,复发,再停工”的循环。
撕掉“废人”标签
许多康复者希望重获一份工作,撕掉 “废人标签”,获得社会的认可。他们满怀憧憬迈出家门,却被快速运作的社会抽打。
那个发病前的正常社会已经远去。
2012年,越秀区社区精神康复综合服务中心主任李淑恩在香港参观时,看到了一间名为“甜蜜蜜”的西餐厅,精神康复者在社工引导下制作西餐、甜点。那时,众人都很羡慕,“开甜品店,对当时广州的情况来说,比较遥远。”
2020年8月,在广州市公益创投项目的资金支持下,“乐活派”正式开业。蓝白主色调的门面,清新雅典,售卖蛋糕与饮品,这是一家为精神病康复者提供职业能力培训的地方,是不少康复者迈向社会的第一站。
因长期隔离,部分康复者甚少接触社会,也没有职业经历,他们从最简单的工作做起——把曲奇饼干装入包装袋,动作稍显笨拙,但眼神专注而认真。状态较好的康复者,可以学习曲奇、蛋糕的制作,甚至独立负责外送,重新适应与陌生人打交道。
一些康复者重新找到了自己的价值。
一头短发的阿婉,精神利落,你很难看到她是一名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病前,她在快餐店干过兼职,也在街上派过传单。因受疫情影响,原本计划复出就业的她屡屡碰壁,有时要忍受家人的冷嘲热讽。在乐活派,阿婉学会做曲奇饼干,在获得技能的同时得到了一笔收入。她很高兴,自己终于不是“没用的废人”了。
氛围宽容的乐活派成为了康复者走向社会的缓冲地带。
每次发病,大脑可能出现不可逆的损伤,不少康复者的学习能力与记忆力有所退化,常人分3步记忆的制作方法,康复者可能需要拆分成10步,多次重复,才能记住。培训师李漫婷倒也耐心十足,一遍遍地重复讲解步骤、配方与手法。
有次,欣然将蛋糕做坏了,蛋糕失去了蓬松感,“像一块石头一样”,但李漫婷说了一句,“拿回家吃吧”,没有过多责备她的错误。
生活已悄然回归正轨,并非恢复原状,而是开辟了新的方向。欣然是乐活派的优等生, 参加培训时,她总会捧着小本子或者拿起自己的手机,记下配方、步骤等知识点,甚至自费参加了裱花培训班,尽管练习时要站一整天,手累得发僵,但还是咬咬牙坚持。
她对自己有高要求。她说,把每一个烘焙当作作品,就算是一个纸杯蛋糕,也可玩出不少新花样。“我要做出一些属于我自己的东西,才觉得有价值的,否则我跟咸鱼有什么分别?”
尽管乐活派提供了机会与平台,但不是每个人都对融入社会有强烈的欲望,必须承认有些人没有太多的动力往外走。
不管怎么说,欣然依然觉得幸运,拥有一份工作是社会对她的认可。她说,社会是台大机器,不管是康复者还是正常人,都是其中一分子,“每一颗螺钉都是有价值的。”
原来可以不孤独
在这里,他们知道彼此隐藏的“秘密”,却不会轻易透露过往,他们之间情感不是炽热与浓郁,而是同类人相互怜惜、理解与支援。
曾经,有一个智力发育迟缓的患者跟欣然倾诉,说自己只有3岁,不知如何重归社会。欣然安慰他,“你懂得自己回家,懂得谨防骗子,拥有太多生存技能,根本就不是一个3岁小孩能实现的。”
她转头一想,自己是一名康复者,有相似的人生困境。惺惺相惜的呵护遮盖了人生一些苦涩的命题,关于疾病与婚姻,疾病与未来。
有些康复者有时会自言自语,如果在外面的世界,不少人会投来异样眼光,甚至避而远之,但在乐活派,欣然知道这种状态可能出问题,就会主动走近,询问是否需要帮助。“大家都能理解,也会互相帮助。”
在这里,精神病不再难以启齿。曾经重返职场时,欣然躲起来服用药物,就算是同事关心,她只能打掩护。但在这里,只要一旦熟络,就能大胆谈论药物的使用,分享药物使用的方法。
也有敏感地带。欣然说,他们不会过多刻意打听病情,询问康复者与家人的关系,那是他们的软肋。
社工是康复者最信任的人。叩紧闭的心门,需要一次一次上门家访。阿婉说,社工就像她的亲人。无论是否有过接触,只要听到“社工”二字,她就觉得亲切,日后若有精力,自己想做一名义工,去帮助他人。
人们总是很难拒绝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善意。
康复者用自己的方式回馈社工的关爱。有一次,店里订单很多,李漫婷忙得一个上午都顾不上喝水,一位康复者默默地拿起她的杯子,装了水递给她。出乎意料的细心让漫婷回味许久。
偌大的世界里,各自的悲欢、相似的境遇,就在此叠现。
如今,社工郭佳鑫偶尔会接待一些有精神类疾病的人,他们从远方赶来,就坐在店里,观察康复者的现状,聊聊天,心情就会变好,他们会发现,在这条路上,自己原来不孤独。
在社区引入社会力量
在国际上,以社区为基础的精神卫生服务模式广受推崇,即在社区中为精神障碍患者提供精神卫生服务,控制病情、预防复发和恢复社会功能。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广东建立“工疗站”试点,通过工作治疗,为达到康复和为就业打好基础。目前,广东的卫生、残联、民政等职能部门借鉴香港的经验,联合设立福利援助员,为精神病患者免费提供帮助和指导,在基层构建社区服务网络。
广东省人民医院精神卫生研究所所长贾福军说,精神病是一种慢性病,只要治疗得好,多数患者病情长期稳定,建议社区与医院应共同搭建精神病人康复之路,“如果把精神病人都关起来是不现实和不人道的。我国精神病患者较多,病情稳定后回归社区、融入社区,利于康复,能降低肇事伤人的概率”。
“过去说等病好后,社会提供康复场所,实际上这是个谬论。病人完全康复,就直接去参加工作。”贾福军说。
精准管理是康复者走出家门接触社会的前提。然而目前我国精神科医生与护士数量不足,无法真正管理精神类疾病患者,存在一定漏洞。
“说实话,到基层不一定非得要精神科医生。”贾福军说,医护人员的资源是奢侈的,在基层地区,可考虑由社工看护精神病患者,只要病情有变化,能通过医生来协调来管理就行了。
在他看来,社会组织力量融入社区,帮助精神病人康复并回归社会,是很好的发展方向。“这既增加精神病人的社会活动,又能起到看护的作用,使他们自食其力,减轻家庭负担。对患者、家属和社会是多赢的。”
社会多认可一分,精神类疾病康复进程更快一些。“歧视误解越存在,他们受到的负面影响就越多。”
“乐活派是一个窗口。”郭佳鑫说,有了乐活派,因精神疾病一度脱离社会的康复者们,可以在社工的辅导下,逐渐恢复工作习惯和社交能力,收获劳动报酬,普通人能通过它了解精神康复者群体,在接触中减少歧视。
与康复者相处的最好方式是去标签化,适当给予关心,而非对康复者工作能力的全盘否定,“就像好朋友感冒,你会适当调高空调的温度,而不是把他赶出空调房。”郭佳鑫说。
现在,乐活派有一群老熟客,在社交媒体上,顾客们毫不吝惜给出好评——“店员很热情”“一定要给配送的小姐姐加鸡腿”……来自顾客的肯定,在一点一点地增加康复者的信心。
欣然有时会想,如果没有它(疾病),30岁人生是否更圆满,但如今她已慢慢释怀,无论是什么生活,都会像水一样流过,最终留下的是,那些代表自己价值的东西,它很有意义。
【记者】黄锦辉 实习生 关炜瀛 张艺洁
【摄影】张梓望 徐昊
【剪辑】罗斌豪
【海报设计】谭唯 欣然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