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那年去了省城,见到湘绣的装饰品那刻起,雍容富贵的牡丹、苍劲挺拔的松树绣品,就刻入我的脑海。后来见过很多绣花服饰,都会被刺绣的精巧手法和美丽的图案吸引,然后就成了“绣花控”。
当得知广绣课在周末举办,我兴奋至极,匆匆乘车前往天河。广绣与湘绣、苏绣、蜀绣并称为中国四大名绣,四大名绣各具特色,精美绝伦。我以前只见过湘绣,据说广绣的魅力不亚于另几种绣花。
了解了广绣的前世今生,才知广绣历史的源远流长。早在西汉时期,南越王赵眜就在轻盈的绣纱陪伴下长眠于广州象岗。唐代绣娘卢眉娘凭借粟粒大小的针字绣品,成为被文献记载的第一个广州绣娘。到了明清时期,广州海外贸易让广绣融合了西方元素,成为中西合璧的绣品。
广绣具有针法多变、层次分明的艺术特点。刺绣工艺经过千古变迁,在不断探寻和发展中凝聚了艺人的智慧结晶。在绣水波纹和叶子时,会用扭针;绣色泽单一的花瓣儿、羽毛时,会用捆针;绣花篮、竹器时,就用竹织针。
广绣构图形象生动、图案饱满、色泽富丽,艺人遵循“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原则,把富有寓意的吉祥如意和美好祝愿等融于绣品中。
广绣题材随着发展不断丰富,在明清时,以花鸟、山水人物、动物等为题材,后来在海外的来样定制品中把希腊神话、圣经故事、人物肖像加入绣品中。现代刺绣则以岭南风物为题材,如荔枝、木棉、孔雀、紫荆花等。
广绣应用广泛,分为日用品和欣赏品。日用品如官服、戏服、裙褂、荷包、被面、毛巾等。欣赏品如挂屏、座屏、画轴等。
为了传承广绣,近年来广州市非遗保护中心在大、中、小学校举办了“广绣进校园”的活动,给学校提供通俗易懂的广绣教案,中心主编了校园教材《广绣》等。在润物细无声的氛围下,孩子们学习广绣,感受广绣的无穷美丽。
广绣非遗课堂上,几位大学院校的老师上讲台授课,她们结合学校教学特点及学生的作品,图文并茂地讲述了广绣在校园的课程设计、教学成效、社会实践、发展前景等。我们听了她们分享的教学课堂上的点点滴滴,才知她们学校开设了广绣课,很欣慰,广绣在被多元化传承。当她们介绍学生的广绣作品,我们为优美的广绣工艺品震惊。学生们结合岭南特色,绣出的屏风图案是盛开的木棉花和若隐若现的广州城风光,让人仿佛看到春天那火红的木棉开在窗前,透过屏风似乎看到了珠江的旖旎景色。学生们设计的被套、床单、抱枕等床上用品淡雅清新,广绣花朵点缀其间,增添了无穷魅力。
课后,我们参观展厅的广绣作品,大家被技艺精湛、富有艺术特色的广绣吸引。那菊花颜色或淡雅,或鲜艳,花朵上的花瓣儿如龙爪,曾见过龙爪菊就是这样开在秋风中的,那几朵菊花也让人想到盛开在夜空中的烟花,这一切都体现了绣艺超凡。模特儿裙装上的广绣点缀腰间、肩部,呈现了婀娜多姿中的典雅。大家纷纷称赞这些广绣作品富有岭南特色,工艺精美,希望这些宝贵的非遗系列的广绣工艺永远传承下去,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吉荔图》收藏:莫晓艳
本文作者:金萍,笔名“柳絮依依”
视频拍摄:非常匠心活力直播志愿服务队志愿者朱萍芳、何志华、叶洁玲
编辑:张金城、唐中华
审核:金玲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