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校一企一产业,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农村科技特派员全产业链服务模式精准助力“陈小鸽”、助推兴宁鸽产业发展

南方+ 记者

1月5-6日,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农村科技特派员团队在省级农村科技特派员黄燕华教授带领下深入兴宁,助推兴宁鸽产业发展。在当地鸽产业发展示范园区,也是广东省鸽业行业中最大的养鸽基地梅州市金绿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现场考察后,召开了研讨会,会同兴宁市委常委、副市长蓝蓝,市科工商务局、农业农村局负责人,共同为解决兴宁鸽产业发展的“卡脖子”问题出谋划策。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与梅州兴宁市具有长期合作基础,其中梅州市金绿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与该校签订了校企股份合作协议,共同打造“陈小鸽”品牌。本次科技特派员团队以肉鸽全产业链各环节技术需求为导向,充分利用我校作为农业高校的科研特色,汇聚了来自育种繁殖、营养饲料、疾病防控、食品加工、环境监测、机械自动化、信息工程和品牌营销管理等专业的8个学院、30余名农村科技特派员,全产业链把脉企业和产业,大力推动兴宁鸽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在梅州兴宁考察交流现场,针对肉鸽产业目前出现的鸽种退化、营养标准缺乏、专用疫苗缺失、鸽粪处理困难、鸽蛋保鲜期短、养殖设备落后、智能化程度低、品牌效应差等问题,农村科技特派员们发挥各自专业特长,为兴宁鸽产业发展献计献策。团队育种专家黄运茂教授表示团队将协助公司进行原有品种的提纯和固定,同时引进新的优良品种生产新的配套系,以打造优势特色的兴宁鸽;团队动物免疫专家王玮教授认为目前市场上还没有专用的鸽疫苗,团队之前已有新城疫疫苗的研究基础,后期将联合金绿公司共同进行鸽用禽流感疫苗的研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专家杜建军教授团队目前已在开展鸽粪资源化利用研究,以实现鸽粪“变废为宝”;食品加工专家肖乃玉教授表明团队目前已有产业化抗菌材料的鸡蛋托盘,后期将开发新型的运输缓冲介质,以实现延长鸽蛋保鲜期的目的;设备研制专家马稚昱教授提出团队目前已完成了多种种植设备的开发,经验丰富,后期将全力开发专用鸽养殖设备,孵化设备,实现养鸽过程“有机可用”;大数据研究专家刘双印教授表明团队目前已有成熟的养殖环境监测软件,可以连通手机和web端,也有溯源系统创建经验,后期将进行鸽生产全过程的数据收集,建立鸽产业的信息化平台和溯源系统,实现数据赋能鸽产业;农业企业战略研究专家方凯教授表示团队将协助企业打造优质的内部管理培训制度,促进企业文化理念的凝炼和升华。最后,本次带队的负责人、广东省饲料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首席专家黄燕华教授表明团队有丰富的营养研究经验,将从鸽的生产需要、繁殖需要、健康需要、功能需要出发,系统研究能氮比、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素的需求,结合养殖模式改善,实现鸽的“精准营养”和“精准饲喂”。

本次活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特派员制度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牢牢把握“坚持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服务‘三农’”的总要求,践行“注重实践,扶助农工”的校训,为打造新时代科技特派员产业服务的广东模式、为实现兴宁鸽以及整个肉鸽全产业链的高质量发展贡献了“仲恺力量”。


【记者】郑玉婷

【实习生】熊璐

【通讯员】曾献尼 龚慧枫

【统筹】喻淑琴(18898606366)

【来源】南方农村报 南方+ 广东乡村振兴服务中心

编辑 杨雪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