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进展 | 香港痛风流行病学调查:2006-2016

风湿免疫专家李天旺
+ 订阅

本文摘自:华南痛风在线

痛风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及患病率均进行性上升。然而,由于各个地区人群的遗传背景及生活习惯的差异,导致痛风的流行情况有所不同。正是因为这些临床特点的差异,结合经济水平的不同,又使治疗方案不尽相同。

2020年9月4日,中国香港学者Man Fung Tsoi等在《关节炎研究与治疗》(《Arthritis Research & Therapy》)杂志发表了一篇论著,阐述了2006年到2016年中国香港痛风流行病学及治疗情况的变化。由于香港人群与中国大陆特别是中国南方地区人群遗传背景与生活习惯极其相近,故该研究对国内痛风的诊断与治疗有相对的价值。

该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回顾性分析痛风在中国香港的发病率和流行率变化,以及患者使用降尿酸治疗的情况。研究数据来源于香港医院管理局的临床数据分析及报告系统,被观察人群为2005年在香港就医,且存活到2006年的个体,共2741862例。观察终点为2016年底或死亡。研究主要分析患者的痛风诊断情况、血尿酸水平和降尿酸药物的处方情况。

结果

痛风的粗发率从2006年的113.05/10万人·年增加到2016年的211.62/10万人·年。

痛风的粗患病率从2006年的1.28%增加到2016年的2.92%。

从2006年到2016年,接受降尿酸治疗的痛风患者比例逐年增加,提示医生和患者逐渐认识到降尿酸治疗的重要性,但2016年也仅有24.5%的患者规律接受治疗。虽然使用非布司他的患者比例越来越多,但多数患者还是使用别嘌醇治疗。

从性别的角度,虽然2006年到2016年男性和女性患者都更多地接受降尿酸治疗,但始终是更多的男性接受该治疗。

如果以血尿酸

综上所述,中国香港地区痛风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在2006到2016年间明显上升。得益于医生和患者对降尿酸治疗重视程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了降尿酸治疗,但比例仍然较低。此外,降尿酸治疗对患者实现血尿酸的达标有至关重要的价值。

参考文献

Tsoi MF, Chung MH, Cheung BMY, Lau CS, Cheung TT. Epidemiology of gout in Hong Kong: a population-based study from 2006 to 2016. Arthritis Res Ther. 2020 Sep 4;22(1):204. doi: 10.1186/s13075-020-02299-5. PMID: 32887668; PMCID: PMC7487938.

作者简介

黄志祥,副主任医师

擅长以强直性脊柱炎为代表的脊柱关节炎、痛风、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骨质疏松、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硬皮病、炎症性肌病及血管炎等风湿病的诊疗,熟练掌握关节腔穿刺及关节超声检查。近年参与并主持省市各级科研课题多项,在SCI收录杂志发表论文十余篇。

学术任职:

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风湿免疫分会青委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内科学分会青年委员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