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耕牛、画石头……本土画家用笔留下最美博罗风情

博罗发布
+ 订阅

你还记得自己小时候的梦想吗?

是成为一名医生?还是警察?或是科学家?

小编还记着自己小学作文写的是

要成为一名老师

你的梦想坚持下来了吗?实现了吗?

反正小编的是没有

但是,有这么一个人

他执着求艺,从未停歇

与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

他就是博罗土生土长的张伟烈

从5岁开始习画,坚持了70年

如今

75岁的他仍坚持每天作画几个小时

他还把自己对绘画的追求传递给学生

甘做人梯,培养了一大批美术人才

在博罗县美术教育界

很多人都对他肃然起敬

为他对博罗美术的贡献所称道

▲张伟烈与绘画艺术结缘70载,执着求艺,从未停歇

张伟烈:“绘画对我来说已经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是一种最高级的精神享受。”

5岁开始习画

勤奋自学多年练就好画

1945年出生的张伟烈成长于一个艺术家庭。他的父亲是博罗中学的一位美术老师,受父亲影响,从小耳濡目染的他便对绘画产生了兴趣。张伟烈记得,父亲回到家时,经常会画画给他看,“一张白纸,寥寥几笔,一幅图案就映入眼前。”在这种艺术熏陶下,5岁时,张伟烈就开始涂鸦。父母给的零花钱、压岁钱,他全部拿来买画笔和纸张以及一些小人书,开始照着小人书一册册地画,父亲也鼓励他大胆地描画和模仿,并把他的画贴在家里的墙上。

▲张伟烈的油画作品。

6岁的一天,张伟烈到东江河边玩耍,看到几个广州美术学院的学生在江边写生,便好奇地站在一旁看人作画。东江上的小船、落日的余晖,都在学生的画中呈现出来,这让张伟烈感到非常奇妙。那天下午,他一直专注于观看美院学生作画,竟忘了回家,一直到天色已晚,家人才在东江边找到他。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张伟烈暗自立下誓言,等他长大了,也要像这些学生一样,拿起画笔,描绘家乡的山河美景。

小学五六年级时,父亲就送他去博罗县文化馆学习素描,在那里,他打下了绘画的基础。在采访中,张伟烈一直强调,“我不是美术科班出身,但一直在社会大学里摸爬滚打。”他告诉记者,由于客观的原因,他年轻的时候没有考大学,但从不影响他对绘画的热爱和追求。

▲张伟烈比较喜欢画耕牛。

青少年时代,张伟烈曾拜过惠阳地区的美术名家黄延桐、唐灵、李志强、邓光宝、黄希舜为师,一直通过自己的努力坚持学画。“一有时间,我就会骑着自行车,奔波几十公里,到惠州市区和东莞等地找美术科班的老师求教。”张伟烈告诉记者,如果有画展,他也定会去看,好让自己拓宽视野、增长见识。有一次,广州有一个画展,画展上一位教授带着一帮学生,挨个地对每一幅画进行点评,张伟烈就拿着笔记本,跟着他们,把教授的点评全都记录下来,这些知识让他非常受用。多年来,凭借自己的勤奋努力和坚韧的意志,张伟烈练就了一手好画艺。

坚持写实风格

专注于描绘家乡的美景风物

张伟烈擅长油画,在创作上,他一直坚持走写实风格。“写实的画作比较接地气,老百姓比较喜欢,也更能还原生活的本真。”在张伟烈的画笔下,家乡的美景和风物、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都是他的创作素材。张伟烈有着浓厚的乡土情结,他很少到外地去采风,因为他觉得,美丽的家乡有着取之不尽、画之不完的绘画素材,画家乡的人、家乡的景已经足够。在绘画内容上,张伟烈最喜欢画的是耕牛和石头。这与他早年的一段工作经历有关。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张伟烈做过一段时间的道班养路工,每天,他都要牵着耕牛走10公里以上。“当时还是泥土路,很艰苦,风里来雨里去,跟牛接触多了,我对牛也产生了很深的感情,对牛的性格、脾气、体型结构了如指掌,更被牛身上那种勤苦耐劳的精神所打动,因此喜欢把画笔聚焦于牛。”

▲张伟烈的油画作品。

张伟烈当过乡村小学民办教师、工厂临时工、道班养路工、公路局办公室资料员,后来调入博罗县文工团,从事舞台美术设计制作工作。尽管生活经历坎坷,但他从未放下过画笔,利用业余时间坚持自学。

为提高绘画技能,1989年,张伟烈进入中央美术学院进修油画专业,师承马常利、邸立丰、杨林桂教授等人。进修回来后,他的绘画技艺有了质的飞跃。他更加奋力投入油画创作,数十幅油画作品先后在《惠州日报》《广州日报》《羊城晚报》等媒体上发表,并有多幅油画作品,在省、市大型美术展览中入选、获奖。

培养大批美术人才

今年要办个人画展

在绘画上孜孜以求多年,张伟烈深知求艺的艰辛,为当地培养更多的美术人才,一直是他的心愿。1980年,张伟烈调入博罗县文化馆工作,先后任副馆长、馆长,主要负责社会群众美术辅导工作。也是在那时,博罗县文化馆开办了青少年美术培训班,免费教中小学生、社会青年等学习绘画。张伟烈在美术培训班担任老师,正式走上了培养美术人才的道路。“虽然我没有上过大学,但我想把自己所学都教给我的学生,让他们能考上美术院校,成为对社会有用之人。”

▲张伟烈的油画作品。

在教育学生中,张伟烈一直奉行一个理念,那就是“作画要先学做人。”上课时,他不仅教学生绘画技艺,更注重教他们做人的道理。2005年退休后,张伟烈被博罗县高级中学特聘为高中美术班一线教师,在该校连续工作了八年,辅导学生美术高考。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30多年的美术教学辅导生涯,张伟烈可以说桃李满天下,授教学生数千人,为国内美术院校及综合性大学输送了一大批美术人才。其中考上中央美院4人,清华美院2人,中国美院3人,西安美院、广州美院、四川美院、天津美院等九大美院及综合性大学美术系一大批。这些学生毕业后,有的在广州、深圳、惠州等地当大中小学美术教师,有的在文化馆当美术创作员,还有在各地广告传媒公司当老总,他们在社会各行各业中发光发热,取得了不俗的成就。

▲张伟烈的油画作品。

因为在美术教育和艺术创作中取得的显著成绩,张伟烈在2001年、2004年分别被博罗县委、县政府授予博罗县首批和第二批优秀专家、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称号。《惠州日报》等媒体先后多次报道了他的感人事迹。

如今,张伟烈已经75岁了,但仍然没有放下手中的画笔,每天坚持作画4个小时以上。活到老,画到老。张伟烈说,只要身体允许,他会一直坚持画下去。今年,他争取出版一本个人油画专辑,举办一次个人画展,对他数十年的油画创作做一个总结。

画家简介

张伟烈,1945年出生,博罗罗阳人,5岁开始习画,擅长运用油画的写实语言,描绘家乡的风土人情事物。现为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博罗画院院长、惠州市油画学会顾问、博罗县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数十幅油画在省、市大型美术展览中入选、获奖,代表作有《望子成龙》《山草地》《山里的雕塑》《凝聚》《净界》《快乐时光》等。2001年、2004年分别被博罗县委、县政府授予博罗县首批和第二批优秀专家、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称号。

来源:惠州头条,由博罗文旅综合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