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崇祯古炮377年后为何惊现废品回收站?

南方+ 记者

一门崇祯年间的明代炮台揭示了珠海近400年来的地理历史变迁。记者6日从珠海市斗门区博物馆获悉,近日,在珠海斗门白蕉一废品回收站内惊现一管至今已有377年历史的明代铁炮,目前已被该区博物馆收藏。

据白蕉一废品回收站工作人员介绍,该铁炮是从双湖路跨鸡啼门特大桥附近收购回来。收购时,原炮身还粘有黑泥和贝壳,推测此铁炮为建桥施工时,由工人从地下挖掘出来的。

历经数百年的腐蚀,该门铁炮已锈迹斑斑。中腹横出双耳,炮身铸有十二道突棱形固箍,以及11排铭文。初步辨识内容为:“崇祯拾柒年玖月  日/布政司晏  奉/两广军门  沈/巡按御史  刘/囗囗囗囗铸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官广东囗囗囗囗囗/囗囗华/协督造官广东盐课提囗/曹显泽/买铁堂中军官黎光前/匠人杨应奇”。

经现场测量,其铁炮重约1030斤、炮身长207厘米、炮口外径17厘米、炮口内径8厘米、炮最大腹径31厘米、炮两耳各长10厘米。

珠海市斗门区博物馆相关负责人初步判定,该铁炮铸造于广东本地。据了解,在广东已发现时间相近的铁炮有四门,其中一门与此铁炮时期相同,并且铭文行文方式和内容结构相近。参照广东已发现铁炮的研究结果显示,本次出土的铁炮铸造于广东本地。

然而,资料显示,崇祯朝于崇祯十七年三月即宣告灭亡,弘光朝亦于弘光元年五月灭亡,并无此炮身铭文所写之崇祯十七年九月,这是为什么呢?

珠海市斗门区博物馆介绍,根据《南明史》记载,弘光政权主要控制范围在长江下游江浙一带,部分影响到福建北部,而未影响到广东。而且据明季南略记载,江南地区至迟于五月初已知道崇祯帝自缢于北京的消息,而明朝时期广东地区地处偏远,当时信息的传递能力较差,广东至九月仍未知崇祯帝的死讯,所以导致了炮身时间与历史实际存在差异。

【记者】林郁鸿

编辑 叶铮
校对 冯志坚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