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名优|历寒弥甜,广东人的青菜之王——增城迟菜心,上线啦!

南方优品
+ 订阅

增城迟菜心,又名高脚菜心,广东省增城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素有“蔬菜之王”、“菜心之冠”之美誉。

在清宣统时期开始就有种植迟菜心的记载,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虽然它只是一颗菜心,却远近驰名,多次获奖,斩获了“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等荣誉。

同是菜心,为什么增城迟菜心如此优秀呢?

菜心界的“高富帅”

01增城迟菜心之“高”

迟菜心又被叫做高脚菜心,在生长的过程中,最高可达1米高,重2500克。迟菜心个头极大,却不粗鄙。

02增城迟菜心之“甜”

增城迟菜心比一般菜心上市时间晚,一般要在深冬。虽然它每年都姗姗来迟,但天气越冷,迟菜心就越甜,尤其是经过打霜后的迟菜心,不仅甜还很脆,无筋无渣,皮脆柔软,菜味浓郁,不是一般菜心可以媲美的。

03增城迟菜心之“空”

普通的菜心如果出现空心,就会不好吃,但增城迟菜心越是空心,越好吃。将其掰断,我们会发现中间有个手指粗细的空洞!这个空洞最大的好处是可以让各种养分被迟菜心充分吸收,从而让迟菜心更爽更甜更多汁。

04增城迟菜心之“富”

增城特有的沙泥土富含多种微量元素,让迟菜心每千克就含蛋白质13~16g,还含有钙、磷、铁等微量元素,品质柔嫩,风味可口,营养丰富。

增城迟菜心属于低热量蔬菜,还含有不溶性膳食纤维,可以说是肠道的“清道夫”,好吃不长胖!

05增城迟菜心之“专”

别的菜心一年收三茬,增城迟菜心一年种一造,立冬前后栽种,等到深冬才上市,这也是它被叫做“迟菜心”的缘故。

因为在深冬里成长,低温和长时间的生长,让迟菜心比普通菜心吃起来更甜,柔嫩无渣。有近百天的积累,才有增城迟菜心的甜!

下霜时的增城迟菜心,有时会披上一层雾白色的外衣,这个时候拿来白灼或者炒腊味,真是又鲜甜又美味。越冷越好吃,这就是增城迟菜心的特色。

不是什么菜心都叫增城迟菜心

迟菜心产于北回归线上的广州市增城区。

这里阡陌纵横、众山环抱、气候温暖,常年平均温度21.6℃ ;而且这里以壤土和轻粘土为主,土壤肥力较高及有机物含量丰富。

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出了增城迟菜心,在这里生长的菜心皮脆肉软,茎肥叶厚,炒脆煮软,清甜无渣,菜味极浓。深受广东人欢迎。

增城迟菜心在种植的过程中,采用原始的耕种方式,不喷洒农药、施用农家肥种植,从而让青菜回归原生态的健康。

深冬至,菜心甜,

增城迟菜心,虽然姗姗来迟,

但当它的鲜甜滋味绽放在舌尖之时,

您定会觉得这样的美味值得被等待。

赶紧识别下方小程序码,

把这份美味带回家。

增城迟菜心 5斤±2两/箱

¥26.8元

|优品百科

增城迟菜心产于广东省增城辖区内的小楼镇中。小楼镇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中北部,林木覆盖率达57.6%,是广州东部大绿化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列为国家第二批生态示范区,除了自然风光优美,林木众多。

正宗的迟菜心产于小楼镇腊布村,腊布村有着符合迟菜心生长的四大条件:种苗、土壤、雨水和温度。小楼镇土壤的酸碱度在pH6.5—7.5之间,以壤土和轻粘土为主,土壤肥力较高,有机物含量足够;增城在初冬季节常伴有连绵小雨,正好满足迟菜心的灌溉需要;迟菜心在一般在深冬才收成,按有经验的农民的说法,一年内要冻上五天,迟菜心才更显清甜,而有经历霜降霜打的迟菜心更是锦上添花,小楼镇冬天的气温较市区要冷上一点,更符合迟菜心的生长。

2010年11月23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增城迟菜心”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19年11月15日,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2020年5月20日,入选2020年第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统筹】董伟富、许金灵、张晶

【文字/编辑】黄文静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