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这是一个好故事,又有游戏的意味,而且暗含儿童心灵成长的需要。哼将军和哈将军为了找到自己和对方的不同,踏上了自我寻找之旅。最后,他们从自己的妈妈那里获得领悟——妈妈的爱是不一样的,而且永远不会丢失。
春节快到了
大家又快换新装了
门,也不例外
从小到大贴门纸
多肉姐姐都不知道这两位守护“门神”是谁
怪不好意思的
门神,最初的含义是“司门之神”
过春节在家门贴上门神的习俗已经流传了数千年。它源于上古时期的自然崇拜。西南方的门叫“神门”,由神荼守卫,凡有邪神入山偷桃,神荼就用桃木剑砍其颈,用桃枝贯其腮,并将邪神投入海中喂毒龙。东北方的门叫“鬼门”,由郁垒守卫,如发现饿鬼上树偷吃,就缚以苇索,射以桃弧,扔到山里喂老虎。这两位门神各有十名壮士协助,所有邪神恶鬼见了他们都闻风而逃。
门神的发展变革
到了后来,五花八门新增加的门神取代了神荼、郁垒等先秦门神,门神的含意、形式和内容随着历史的延续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后期新增的门神主要有“祈福类”、“道界类”、“文官类”、“武将类”及“其他杂类”等等。祈福类如赐福天官,道界类如钟馗与王灵官,文官类魏征、包公和文天祥,武将类如秦琼与尉迟恭等等。
今天多肉姐姐就来介绍一本和门神有关的绘本
民间艺术——纸雕
绘本里面出现的人物形象就是以纸雕的形式来进行创作和诠释的。
纸雕,也叫纸浮雕,是一种以纸为素材、使用刀具塑形的工艺,起源于中国汉代。古老的纸雕艺术主要孕育在民间艺术土壤中,发展缓慢却从未间断,形态虽无变化万千,却不失创新精神。
纸雕结合了绘画和雕塑之美,其制作要求艺人熟练地运用切、剪、折、卷、叠、粘等手法,随着纸材来源的普及和纸雕技术的演进,纸雕发展成一种赚钱的插图媒体。至今,纸雕仍是立体插图业的尖兵。西方许多美术学府都设有专系,教授纸雕及其衍生出来的各种立体创作方式。目前主要分为立体派、实验派和刻版纸雕三大主流流派。
刻版纸雕起源于中国,是由军人艺术家王立明在融合中国传统民间剪纸艺术与版画艺术后,开创的一种新的纸雕创作技法,其作品古朴典雅,意境深远,选材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刻版纸雕的诞生开创了中国纸雕艺术的新篇章。
(王立明作品)
旧时在乡村,女儿出嫁时母亲要亲手为女儿折雕一件外观非常漂亮的、上下五层共31个大小不等的、盒摞盒的纸雕艺术品嫁妆———“样本子”,放在箱底层,里面除母亲给的压箱钱外,还分门别类地存放有男女老少各个年龄段所需要的各式各样的鞋样、袜样、帽样、绣花样、窗花样以及针头线脑等女红所需之物。这个立体的、多功能的特殊嫁妆品要陪伴女人的一生,是她一生做针线活的“资料库”。
一起来找茬
仔细看看下图两边究竟有几处不同吧~
“松湖阅读起跑线”是以家庭为单位的系列性主题阅读推广活动,计划跨度一年(2020年7月到2021年6月),期间开展系列活动和跟踪服务。在各位阅读推广人和种子老师的帮助下,致力传递科学的阅读观念,让孩子们在早期阅读中获益一生。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