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水资讯 | 里水镇和顺一中:汲专家智慧,促专业成长——记名班主任工作室成员外出学习

南海区家促会
+ 订阅

南海区家促会心理辅导热线

文章来源:南海区里水镇和顺一中微信公众号

录入:南海区家促会里水办事处符珊珊

2020年11月5日-11月6日,我校名班主任工作室成员郑玉娴、汤碧航老师在镇的统一组织下前去参加2020年后疫情时代全国中小学班主任专业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共聆听了四位专家的讲座。在这收获的时令里,老师们齐齐在学习中采撷“硕果”。

一、活动育人,润德于心

11月5日上午8:30-11:30,北京教育学院教授迟希新老师,为与会者作了一个以“让教育在活动中发生”为主题的演讲。

迟老师以一个通俗易懂的故事——《一杯咖啡与九千颗螺丝》带入主题,这个故事也启示了我们:教育,是可以在活动中发生的。迟老师还就此分享了意大利作家玛丽娅·蒙台梭利在她的名著《童年的秘密》一书中说的话:“我听到了,但可能忘记了;我看见了,就可能记住了;我做过了,便真正理解了。”

接下来,迟老师为我们介绍了与之相关的克伯屈理论。美国教育学家克伯屈把学习分为主学习、副学习和附加学习。其中附加学习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态度、所获得的一系列感受体验或经验。也就是在活动中教育。

那么,在平日的主题班会中,班主任怎么将活动融入其中、并达到“活动育人”的效果呢?迟老师也为我们作了解答。首先,一次有效的主题班会,有“五忌”,忌目标大,忌内容多,忌节奏快,忌学生参与少,忌体验时间短。这五忌,在我们平日上班会课里,或多或少也触碰了一些。但是,听了迟老师的以下指导,相信我们会有所改善。首先,关于班会主题的酝酿与确定,要依据学生年龄特点和班级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去明确,也就是要有针对性。然后,教师要以恰当的形式导入主题,以适宜的活动深化学生的理解和体验。最后,在活动的结尾,由老师和同学共同总结活动体验和感悟,对主题活动进行主题的深化和提升。

二、与生共情,宽容教育

下午2:00-5:00,是佛山市外国语学校李俊兴校长为我们作关于集体管理的经验分享。

首先,李校长和我们明确了教师的定位和横向领导力的定位,具体和我们介绍了横向领导力的三要素,以及如何在复盘思维中提升竞争力。

在这些内容里,我们最受触动的是两个字——包容。在日常教学中,尤其是公办学校里,我们接触着形形色色的学生。他们各方面的水平和能力都参差不平,但老师对他们总怀着“恨铁不成钢”的念头,而又经常把这种着急表现给学生看,犯错就骂、违纪就罚,学生厌倦,老师也厌倦,最终“两相厌”。正像李校长所说,以包容的态度对待他们,一来可以缓解教师本身的急躁,二来说不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有时,教师也要有共情力和同理心,理解和包容学生,毕竟与学生交好总比和学生站在对立面强。但当然不是一味地包容,还需钻研科学的教育方法,要用能让学生接受的方式讲道理,学生才真正接收。

总而言之,就是要“对时间有耐心”,要明白,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本身就是慢的艺术。我能看见学生现今的普通,但我看不到他们10年以后的优秀。永远不要对任何的学生有偏见,每个人注定有自己的路要走。

三、灵动教学,温暖育生

11月6日上午,全国优秀班主任王晓波老师以“给学生创造一间温暖的教室”为主题,给大家讲述了如何把棘手的班级带得出色。她围绕“温暖”这个关键词,从“给班级起一个温暖的名字,为学生创造一间温暖的教室,让学生成为有温度的人”三个方面来具体介绍她带领学生共同打造“猫的国”,用文化治班的成长历程。学员们都被王老师的优雅、智慧、坚持所打动,被睿智的思想启迪着,被她的学习吸纳、实践活动、总结反思、创新创造的能力感染着,特别是那些操作性极强的策略和方法都让我们获益良多。

四、家校沟通,家校共育

下午,广东省南海区首席班主任张玉石老师重点讲述了“家校沟通、家校合作、家校共育”三部曲。

活动伊始,张玉石老师分享了三个带着痛点的亲身经历,提纲挈领地指出家校共育三部曲:第一,家校沟通需要高情商地沟通技巧之“先跟后带”。“先跟”就是建立亲和感,去肯定和配合对方的信念,找两个人的共同点;“后带”即在对方认可之后提出希望和要求。说得明白点,我们首先需要做的是肯定对方说的话、动机和情绪,其次站在孩子的角度说好处,这也就要求老师的“站位”要高。这和我们走在迷宫里,看到的是一堵堵围墙,但是当站的高度高出围墙,那么看到的自然也就是出路了是一个道理。第二,家校合作,让5+2>7之“周末&假期”。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具体做法是:首先要明确合作范围,建立老师与家长适当的界限,始终牢记凡事过度,过犹不及。其次老师应该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与水平来吸引学生。再次,坚持家校合作原则,真正的合作一定是建立在双方自愿和主动基础上的,并且在此基础上不断深化合作内核,即老师不但要反映孩子的问题是什么,更要告诉家长怎么办,需要怎么合作。

这两天的培训,打开了我们新视角,充实了我们新智慧,愿我们也能用心滋养学生生命,努力丰富学生体验,然后静待花开。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