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时任珠海市斗门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党组成员赵文乐,被下派到云南省怒江州福贡县,挂职担任县委常委、副县长,负责福贡县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协助福贡县开展扶贫、招商、农业(产业)、劳务输出等工作。这场跨越千里的相会,谱写了“隔山难隔情、携手齐攻坚”的扶贫协作新篇章,东西部扶贫协作之花在广袤的怒江大地上绽放异彩。
珠海,百岛之市、浪漫之城,地处南海之滨,得中国改革开放风气之先,地理条件优越,经济高度发达。福贡,隶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地处滇西北横断山脉中段碧罗雪山和高黎贡山之间的怒江峡谷,“看天一条缝,看地一条沟”的特殊地理环境制约了其发展,脱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
2017年以来,珠海市斗门区、高新区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按照中央关于东西部扶贫协作的部署和广东、云南两省的要求,始终聚焦福贡县“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全力帮扶、聚力帮扶、竭力帮扶。自此,因有着共同历史使命,相隔千里的珠海与福贡山海相携,以赵文乐为代表的珠海驻福贡工作队倾注真情,参与并见证了福贡一步跨千年的巨变。
特殊的地理区域以及民族构成,让福贡的自然资源保留完好。为精准把脉福贡贫情,赵文乐一到福贡就积极同县委、县政府沟通,深入到一线调查研究,跑遍了全县六乡一镇的村组。在调研分析后,赵文乐看到了福贡作为全国脱贫攻坚“上甘岭”战场的严峻形势,掌握了福贡脱贫攻坚工作推进情况及面临的挑战,同时明确了助力福贡脱贫攻坚工作的行动方向。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既扶“今天”,更扶“明天”,补齐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发展短板,让贫困家庭子女都能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是夯实脱贫攻坚根基所在。珠海在福贡适龄青少年儿童受教育问题方面也极力支持。今年,珠海投入2363.26万元用于易地扶贫搬迁点5所学校的设施设备采购,解决3520名适龄学生入学问题;投入50万元用于资助贫困大学生;同时派驻3名教师并开办“斗门班”,以项目带动福贡县攻坚“控辍保学”,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促进实现教育脱贫。
选准产业,脱贫有路。要让帮扶持续有效,从“输血”到“造血”是关键,产业帮扶不仅能促进贫困群众增收,更能增强贫困群众的自主造血功能。得知福贡有很多上世纪种植的老茶树,以赵文乐带队的珠海帮扶工作组联系了从事老树茶加工的福贡石月红茶业有限责任公司,并在福贡县供销社的协助下,对福贡县六乡一镇57个村的老茶树进行了全面普查,发现全县80%的村庄都有老茶树,达25万余株。赵文乐立即和福贡县委、县政府汇报了开发福贡野生茶的想法,想法一经提出,就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
至今,两地产业合作呈现多元化发展格局。依托福贡县的资源优势,紧扣“因地制宜”这个产业发展核心,做大做强绿色生态经济产业,高附加值电子产业、传统种养殖业、农牧产品深加工业等多点开花。还开创了全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先河,中华蜂养殖、老茶树开发推广等项目走进千家万户,棒球加工扶贫车间、民族服饰加工扶贫车间、赤松茸种植及深加工,石斛种植等项目变“输血”为“造血”,累计带动建档立卡户8027人增收致富。
结合福贡县的医疗短板,珠海不仅给予资金、医疗设备以及医护人员人才培养等多方面的支持以外,赵文乐了解到福贡有很多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需要救助治疗,这些患儿家庭大部分居住在信息不灵、交通不便、条件十分恶劣的深山区、高寒山区及贫困山区,家庭都比较贫寒。为了这些贫困患儿早日得到治疗,他积极联络相关的慈善机构和医院,终于,在他的大力支持下,近两年,已有17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顺利完成手术。
稳岗就业,劳务协作拓宽增收渠道。授之以鱼,还要授之以渔 。按照“短抓劳务脱贫、长抓产业增收”的工作思路,珠海同福贡努力深化双方在技能培训、劳务对接、专场招聘、校企合作等方面合作关系,通过抓培训来提升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技能,通过抓就业来拓宽贫困群众增收致富渠道。
从2017年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开始截止到2019年底,福贡共转移1443人至珠海市就业,其中2019年转移了618人。2020年以来共转移13批4295人至广东省就业,大幅超出转移1500人的年初既定目标,其中转移至珠海市就业1488人。同时,珠海市有6个镇与福贡县的7个乡结对,2个村、36个企业、29个社会组织与福贡县48个贫困村结对,13所学校与福贡县13所中小学校结对,9所医疗机构和福贡县6所医疗机构结对。
如今,随着脱贫攻坚和东西部扶贫协作的不断深入,福贡的发展日新月异。回望过往,携手同行的峥嵘岁月历历在目,瞻望前方,福贡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与珠海同胞相互提携的可贵情谊,并会带着更加振奋的精神状态、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绘就新时代福贡壮美画卷。
【来源】走进福贡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