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和创作儿童诗歌的兴趣,促进我校市级、区级儿童诗课题的研究,2020年12月期间,我校诗歌课题组的两位成员霍韵斯老师、杨小慧老师在课题组、备课组的帮助下,经历了反复磨课和研讨,最终精彩呈现了儿童诗歌创作指导课例《学写儿童诗》和《听听,大自然的声音》。
本次展示的两节课例,是我校市级课题《基于联想构建下儿童诗歌创作的研究》及市级课题子课题、区特支计划课题《小学三年级儿童诗歌创作的策略研究》课题研讨的系列活动。所有课题组成员、全校语文老师和学校领导参与了此次活动。
杨小慧老师展示《学写儿童诗》课例
杨老师先以绘本搭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根据学生的回答组合成诗歌,再引出学写儿童诗的课题,捕捉诗意,妙趣横生!同时,通过展示的词语展开大胆的想象,再抛出范文,引导学生欣赏,做出精妙的点评,提出诗歌需要想象,最后给出学生写诗歌的支架:从“句”到“一个小节”再到“整首诗”,紧紧围绕想象编织诗歌。整节课行云流水,给刚刚接触写作的三年级孩子们打开了写诗歌的大门。
课题主持人霍韵斯老师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诗歌创作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给大家展示了结合三年级课文内容进行整合的《听听,大自然的声音》儿童诗创作指导课。
这是一节充满童真、灵气飞扬的儿童诗歌教学课堂。课堂上霍老师极具亲和力,以猜猜有趣的大自然声音,带孩子们走进妙趣的童诗课堂,再以三年级课文里的诗歌《听听,秋的声音》整合课外两首童诗做引子,运用形象组合、激发奇妙想象,引领学生通过各感官感受,巧用拟声词和修辞手法等来写童诗,点燃了同学们学写童诗的兴趣,初步习得童诗习作的巧妙方法。学生当场创作了几十首想象丰富的儿童诗。
学生们童趣十足的童诗作品
课后,校内不少语文老师们赞叹,一部份老师表示“这样的诗歌课堂真正打开了同学们的童心、童真,既使同学们学得趣味盎然,所写的诗歌真实纯洁,又有效破解了当前小学生习作方面普遍存在的假、大、空、套的教学难题。”这样生动的童诗教学,对学生想象力、语言表达力、高阶思维力的提升起到了强有力的助推作用,对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在这样的课题教研中,我们收获的是一种精神,一种力量。我们也将带着这些收获走更宽阔的路,行更长远的路。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