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横琴新区澳门事务局主办的澳门大学生暑期横琴实习计划已成功举办三届,自2018年起,已累计有300名澳门大学生在横琴政府机关、国有企业、金融机构、知名民企开展为期四周丰富、充实的暑期实习。
月余时间,澳门大学生不乏工作上的感悟、横琴生活的印象,并通过横琴新区澳门事务局举办的实习征文活动记录下实习期间的所感所想。
澳门大学 王芷若
南海有琴,横于碧波之上。滩涂上星罗棋布的蚝架、熙熙攘攘的海鲜街,是儿时对于横琴的初印象。冬日里一口肥美多汁的鲜蚝配上微辣的奶白色胡椒汤,是留存于记忆中多年回味的横琴味道。小时候每当有朋自远方来问起珠海的特色物产,横琴蚝总是当仁不让。随着对其称呼从横琴岛到横琴新区,这个问题的答案从鲜蚝拓展至海洋王国等等,向来者介绍珠海名片的内容逐渐扩大,但其中那份自豪的心情却未曾改变。
来此前对横琴的印象,是一种陌生化的距离感。小时候因路途遥远,于横琴只是上车模模糊糊入睡、餍饱寐足后的匆匆一别,实则从未有深入地了解。于澳大读书后,每每抬头感叹余霞成绮,却也因方向感不妙而道不清横琴山为哪座。而今终寻得机会驻足此地,深入横琴的朝夕生活,却惊喜地发现此晚霞与彼晚霞之绝伦与熟悉,上班路上一墙之隔的澳大校区、夜晚目极处氹仔金碧辉煌的建筑群、即将开放的横琴口岸与愈加便捷的交通,一衣带水的澳门与横琴其实一直共享着同一片美丽的晴空。
得幸于此次宝贵的机会,可窥得横琴生活烟火气与现代化并存的一隅。早晨楼下学校早操的音乐按时响起,建筑工地上的机械轰隆隆开始运作。街边早餐铺子的肠粉蒸笼往外冒着热腾腾的烟气,横琴镇新的一天生机勃勃地开始了。办公室里此起彼伏的电话铃响声和键盘敲击声,思想火花的碰撞与忙碌的身影,一个个巧思形成方案于纸上、诞生为实物。午间漫步于镇上街道,南国榕叶剪下细碎的阳光,围栏里的勒杜鹃朝阳争先恐后地开放,书笙书店里的人们享受着阅读的愉悦与午后的静谧。傍晚霓虹灯亮起,横琴码头钟楼的时针转了一圈,新的一批客人如约而至,步行街的海鲜摊逐渐热闹起来。太阳于天边大桥处西沉,高架桥上车水马龙,远处住宅区星星点点亮起万家灯火,建筑工地的工人们披着落日余晖离去,写字楼的灯渐次亮起后又熄灭。来自不同岗位的建设者们为横琴新区的建设与发展添砖加瓦,从素材化为成品,见证着横琴日新月异的高速发展。
穿梭于一幢幢建筑物、一个个展厅间,聆听青年企业家们讲述鲜活的创业故事,那一件件闪着光芒的高科技产品凝结了团队的宝贵心血,让人闻之亦热血沸腾。从陌生到熟悉,短短一月转瞬即逝,却深刻地走近横琴的烟火气与现代化。想起台风将至的雨天,楼下的五星红旗在风雨中猎猎作响,相思瀑布汇集雨水迸发更加蓬勃的力量,经过台风天洗礼的横琴愈加生机勃发。横琴,一个充满了想象与瞭望的地方,就像横琴标志上的那个莫比乌斯环一样,期待着横琴未来无限的可能。
(2020“琴澳同心·筑梦飞翔”澳门大学生暑期横琴实习计划征文活动,一等奖)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