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元旦当天,《巴啦啦小魔仙》主演孙侨潞疑因心梗意外离世的消息传出,引发网络热议。
据悉,孙侨潞年仅25岁。有消息称,其去世前凌晨两点仍在和朋友蹦迪喝酒,孙侨潞也曾多次向粉丝表示自己有喝酒和熬夜的习惯。
当日,孙侨潞母亲发文证实其去世消息。长文中称:“之前和你一起看到那些心梗猝死的新闻,并没有放在心上,可谁知道,这种事情会发生在自己的女儿身上”。同时,她还在文中恳求网友不要做过多的揣测和评价。
年纪轻轻的孙侨潞因心梗离世,不仅引发了大量网友的震惊和惋惜,更令一众网友开始担忧起“心梗年轻化”现象。话题“为何心梗会缠上年轻人”一度登上微博热搜,网友们纷纷表示,“一定要少熬夜多运动”、“真的要早睡早起多锻炼了”。
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发心肌梗死至少250万人,每年死于心肌梗死及其并发症的人数已超过100多万。心梗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具体有哪些表现?是否可以预防和及时处理?
心肌梗死患者出现年轻化趋势
急性心肌梗死是因心脏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的一种较为凶险的致死、致残性疾病。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二科主任叶泽兵表示,“近年来,心肌梗死患者出现年轻化趋势,年轻的患者比以往多了。”
心梗年轻化主要跟不良生活方式有关,比如大量吸烟、经常熬夜、缺乏运动、饮食不规律等,这些危险因素正是心血管疾病的“隐形杀手”。其中,吸烟和大量饮酒,会让给心肌供血的冠状动脉痉挛,增加心肌耗氧量,从而诱发急性心肌梗死。
当下的年轻人由于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生活不规律等原因,过早濒临于心血管疾病危险当中,形成了急性心肌梗死发病低龄化趋势。
心梗前兆不可大意
许多人以为心梗往往是突发、不可预测的,其实不然。据叶泽兵主任介绍,多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发病前1-2天或1-2周有前驱症状,最常见的是持续性胸闷、心绞痛。
“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发作前,常常会有心绞痛作为前驱症状,未及时发现会导致延误治疗。”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二科副主任医师刘永欣表示,心绞痛的症状因人而异,大部分都是出现胸闷、胸痛,不典型的可以表现为腹部疼痛、肩膀手臂疼痛、脖子咽部疼痛,甚至牙痛,其中,女性出现不典型症状的表现多一些。
同时,刘永欣副主任医师还指出,冬季天气寒冷,是心血管类疾病的高发季节,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肥胖等基础病的人要特别注意,平时吸烟、嗜酒、精神紧张的人也要高度重视。有家族史的人及中老年患者要定期体检。尤其要注意身体上突然出现的异常症状,特别是以上提到的这些不典型症状,切莫大意。
心肌梗死的典型症状表现
1、突然发作剧烈而持久的胸闷、胸痛,常伴有烦躁不安、出汗、恐惧或濒死感。
2、持续性胸痛,伴有恶心、呕吐、腹胀等,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更常见。
3、心律失常,发生在起病的1-2周内,以24小时内多见。
4、低血压、休克。冠心病患者或老年人,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低血压、心力衰竭、休克或晕厥等情况时都应想到心肌梗死的可能性。
突发心梗应如何应急?
叶泽兵主任强调,一旦出现急性心梗,要牢记两个120,一是及时拨打120叫救护车,二是救治的黄金时间是120分钟,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一定要在最短的时间送院急救。”
“黄金4分钟”:
一般情况下,心脏骤停4分钟后脑细胞就会出现不可逆转的损害,如果时间在10分钟以上,即使病人抢救过来,也可能是脑死亡,即植物人。所以在心源性猝死急救上有“黄金四分钟”之说。
在心脏骤停后的“黄金4分钟”内,将自动体外除颤器(AED)与心肺复苏术(CPR)配合使用,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在施救的同时,其他人应及时拨打急救中心电话120。
心脏复苏术(CPR)操作步骤
自动体外除颤器(AED)使用指南
医生提醒:应注意养成健康生活方式
叶泽兵主任提醒,重视心血管疾病的早期预防,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有效途径。“戒烟、限酒、控制体重、规律运动,少油、少盐、低胆固醇饮食、多吃水果蔬菜等,都是我们所倡导的健康生活方式。”
此外,还要学会自我调节工作中的压力,合理的安排休息时间。已经患有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的“三高”中青年人,除了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外,还需遵从医嘱及时进行治疗,保证血压、血糖、血脂水平达标。
专家介绍
叶泽兵
心内二科主任,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研究生导师。
中华医学会灾难医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灾难学组委员、中国灾害防御协会救援医学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应急(灾难)医学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主任委员、广东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应急装备与技术分会常委、广东省民防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急诊医学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广州市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专家委员会委员。
擅长心脏病及其它急危重症抢救治疗,在灾害救援、公众自救互救技能普及培训方面有所专长,近年获得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主持、参与省级以上科研课题10余项,参与编写专著6本,在国内外发表论文50余篇。
内容:何昊书 阙华媚
编辑:阙华媚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